完全没有(主观)思维
钱塘散人
梁老师:你好!
最近我读周叔迦所著的《唯识研究》,几近顿悟!有感而发写了:终极问题有答案 、简喻入道方法和悟道状态 、
看来梁老师在佛学方面的学习和修习比我专业得多深入得多!可喜!我是综合各家核心思想并吸收了西方科学思想所得的个人见解。
作为杂家,只能结合佛学和科学做一些佛普或科普的工作,让更多的普通百姓和科学工作者也有机会契入佛道,得以正确安放身心。
周
你邮件中的某些佛学概念我尚未接触或深究,就我浅见答复如下:
1、 昏沉类似于通常的睡眠,此时没有清晰的意识;妄想是虽有清晰意识,但是纯属胡思乱想;
至于无记,又称为无记业,并非“什么都不想”的意思。据我所知,其含义是不可称为善、不可称为恶的行为统称为无记,也就是中性的行为。
“三际托空”指的是切断前念后念之际瞬间的所谓“空”,其实并非真空,一念三千其实是相续不断的,其前提是有念,所以其实不可能为空的。
我所指的“思维完全停止”,是根本就没有“念”,即“不起心、不动念”,这与有念头而中间暂停是两码事。
所谓“第七识”也音译为“末那识”,通俗地说就是“自我意识”,佛学称为“我执”,把自我和别人区别开来的意识。
据我所知的科学常识,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最早要到五个月后才开始出现,一般要到一周岁后才会有自我意识,所以刚出生的婴儿没有第七识。
我所指的“思维完全停止”,指的是大脑发育已经完成的成年人、其大脑已经能完全感知宇宙投影的情况下完全停止主观思维,这与婴儿刚出生时没有思维是两码事,前者是完全能思维而彻底停止思维,后者是完全不能思维,所以无所谓是否停止思维,因为其大脑尚未能完全感知宇宙的投影,所以不可能照见宇宙真如实相。
2、 没错,你描述的那些独悟、独见、独明既然在第七识中,当然不是真的开悟境界,因为都是自我意识的作用,开悟境界是已经破除了我执,没有自我意识的。
禅定开悟的层次从初地至十地种种境界不同,我指的“思维完全停止”是指十地的境界。我提到的“神识”是比较笼统的概念,泛指人的种种意识,如果确需界定说明,当指第八识阿赖耶识。
儒家经典《大学》中的“慎独”与佛学关系不大,它主要是指个人道德的自律要做到表里如一、人前人后一个样,而且在独处的时候更要严谨自律,因为《大学》的“八目”中修行的第一条就是“诚意”,就是言行是自觉 的、发自内心的、不需要外部监督的,因为“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不像有些贪官污吏在台上作报告时说反腐倡廉振振有词,台下贪污腐败肆无忌弹,这是严重的人格分裂。
3、 前五识是感官信息,第六识“意识”是出入之门,第七识是能出能入的“自我”,是房子的主人,只有破除了第七识的我执,才能达到开悟状态,进入第八识如来藏识、也叫阿赖耶识中。
我只是借用佛学中禅定的概念,其实我指的“思维完全停止”并非普通的禅定状态,而是指终极的究竟的状态,即大脑纯如明镜照万物,完全没有任何主观意识,连五遍行心所也不存在的状态。
4、 关于物理学越来越接近和证明佛学,前两年我看过朱清时的一篇演讲:物理学趋近佛学:宇宙的本质是缘起性空 。
5、 关于三境三量,我的这篇文章中好像并没有提到三境问题,所以我也没有去了解和深究。
关于现量,我看你所描述的含义在其“显现”方面,把“现”字做动词解。我所指的“现量”侧重在其“当下的、真实的”含义,即不是过去的未来的而是当下的,不是比较的相对的而是绝对的真实的,是形容词做状语。
周
老師好!
看了您的郵件,有幾個問題,斗膽跟您討論一下:
1、“思維完全停止,這時候你就能入道了,就在禪定狀態了,就開悟了智慧也顯現了,所見就是真如實相了!”
——不見的。就我所知:
昏沉、妄想、無記,其中無記就是什麼都不想。
另外,“三際托空”前面一個念過去了,後面一個念還沒來,這中間的狀態,是不是也符合老師所說的思維完全停止。
還有剛出生的嬰兒是沒有思維的,但有第七識。
2、老師反復出現“神識”。這裡想跟老師討論:
《內經》“請言神。神乎神,耳不聞,目明心開而志先,慧然獨悟,口弗能言。俱視獨見,視若昏。昭然獨明,若風吹云,故曰神。”
這是對於“識神”的三個景象的說明:獨悟、獨見、獨明。獨悟:是指意識粗浮的活動靜止以後,便會引發自性的智慧的功能,達到如有所悟的特別境界。“耳不聞,目明心開。”相似的境界“言語道斷,心形處滅”,有自認修行到此,已算是開悟得道了,但真正的禪宗便會明白這是“識神”的作用。並有一首:“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來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來加以說明。這也是“別境慧”的一種現象。在第七識中。
另外有“識神”所發生的“獨見”景象,它是在自我意識中,好像什麼都看得見,但是頭腦身體是停在昏昧的狀態下,正是冥想的作用。“獨明”幾乎等於靈魂出竅(精神狀態),同佛學所說的“中陰”現狀。
這些是學堂孩子一起學習《大學》中,有一句“必慎其獨也”對於“什麼是慎獨”的學習。也是“慎獨”的“內明”道理。《大學》中所言“誠意、慎獨”正是佛學中所說的“第六意識的獨頭、獨影作用的一面。”
3、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園。
是否能夠悟道見性成佛,上天入地,成凡成聖都靠第六意識。第七識是第六識的根。只有第六識和第七識清淨了轉了,前五識和第八識才會跟著轉。但是其中有一個“五遍行”是遍佈在八個識裡面的。因此從這個上面說來說,入定不是思維完全停止。
4、西方科學越進步越能證明佛陀說的是真的,越能證明佛學的科學性。佛學就是科學,是一門邏輯嚴謹的學問。
5、三境三量的問題。
性境、獨影境、帶質境;做夢是昏沉,同樣是屬於獨影境。夢遊是帶質境的非量境界,是獨影境。
現量,山河大地,宇宙萬物是第八阿賴耶識功能的現量,我們這個身體也是第八識的現量。
一念清淨,清淨心,那個是第六意識的現量。我們普通凡夫很多時候生活在非量狀態下。
==============================================================================
梁老师:你 好 !
生死乃人生大事,了脱生死乃大丈夫事业。
佛学博大精深,我们只是一起学起,并无师生之别,唯以真道真理为求。正如《道德经》所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啊!
人生难得,佛学把投胎为人比喻为“如海龟遇浮木”,言其概率之极低,所以应该珍惜今世生命努力修行才是。
正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向何生渡此身。
根据西方科学的研究,婴儿并没有自我意识,当然更没有其它意识。
你从佛学的角度把这个问题分为两个层次,认为婴儿虽然还没有其它意识(第六识),但是却有自我意识(我执,第七识)。
你可能是从《六祖坛经》中看到“六七因上转,八五果上圆”这句话,但是这句话和“婴儿有没有自我意识(第七识)”这个问题并没有内在联系。
为什么说第六识、第七识是因,而前五识、第八识是果呢?因为第六识、第七识是人的主观思维,前五识、第八识是客观存在的宇宙信息,其中前五识是人接收进来的,第八识是人 接收进来后存储的。影响客观存在真实性的正是人的主观思维,人的主观思维(第六识、第七识)转变了,客观结果也就转变了,所以说第六识、第七识是因(相当于函数中的自变量),而前五识、第八识是果(相当于函数中的应变量)。也正因为如此,我才说“(人的主观)思维完全停止”,才能看到宇宙的真如实相。
转识成智中:
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成所作”意思是它原来怎么样的就是怎么样,不让人的主观因素(第六、第七识)影响和改变其真实面目。
转第六识别为妙观察智,“妙观察”意思是你的主观思维只做微妙的观察而不去改变对象。
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平等性”意思是消除人我的区别,即破除我执,把主观自我和客观对象做平等看待,这也是最难的一个环节。
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大圆镜”意思是客观世界真实圆满,作为主观的你只是像镜子照物,清晰真实却不影响和改变对象。
曾参做《大学》、子思做《中庸》时,佛家思想并未进入儒家,援佛入儒、三教合流是从宋朝开始的。
“内圣外王”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其中的“外王”很容易理解,即在现实生活中要能成就王者的功业。
“内圣”指的是内有圣人之心,即要以圣人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并非佛家的自证或内明,所以《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 ”,即大学(大人之学)所研究的,是要弄清最高的道德 …… 而并非佛家的明心见性。
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指的是不做善恶分别,但是他还是“思中(不善不恶)”啊!而佛家的心是“不住两边也不在中间、遍照十方世界”的,正如《楞严经》所谓“(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我说的“思维完全停止”不是天台宗止观学说中大小止观的“止”,看来我用这个“止”字表达不够准,让你产生误会了,我是一时找不到更合适的字来描述,所以用了一个“止”字,那我试着用另一种说法来表达吧:完全没有思维!
周
老師好:
老師謬讚了!我的那點知見非常淺薄,甚至不足掛齒。羞愧得很。實證到自身的也極其粗淺有限。原本很無知,不知天高地厚,立志了脫生死,回歸道體。隨著知見的確立,發現自己太狂妄自大!在沒有窮其理的前提下就發那樣的願心,面對過去的自己:真是無言以對!
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到:若想成佛,必須先窮其理。正確的知見就如同指路明燈,會告訴肯用功的人,如何一步步前行!
所以看到老師的郵件,就很想跟老師交流討論一下自己的看法,劉老師善意提醒,這樣會不會不好?我跟劉老師說:老師向來提倡:學術面前,當寸步不讓。老師是求道之人,我們都不知道經歷過多少的生死,才有了今生今世的覺醒,在求道面前,沒有什麼面子不面子的,學問面前,學理面前,不分男女,不分上下,只是就學問本身而言,如此而已。而且會因為這樣單純的交流,而各有所得。這是人生之幸事!本著這樣的心念,斗膽跟老師回復郵件。
老師的文章一看就知道是融合了自己的思想見解的,邏輯清晰嚴謹,文風老辣。
就新生兒問題交流:剛出生的新生兒第六意識沒有啟用,但是第七識我執是有的。
第七識轉識,是要在第六識轉了以後,第七識才會跟著轉,第六意識和第七識是一體兩面,因此一方轉另一方一定也會跟著轉。前五識和第八識是要在第六、七識轉了以後才會轉。正所謂“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園”。
如果老師說“神識”當作第八阿賴耶識來理解,那便無什麼異議了。第八識阿賴耶識轉識成智,大圓鏡智,八識皆轉,悟道成佛,回歸道體。
“儒家经典《大学》中的“慎独”与佛学关系不大,它主要是指个人道德的自律要做到表里如一、人前人后一个样,而且在独处的时候更要严谨自律”“慎獨”一般簡單來理解是要求嚴謹自律,獨處的時候也要如同在眾人面前一樣。但是窮其理,便是要達到“慎獨”的“內明”境界。這也是大學一直在講的“內聖外王”的學問。知止定靜安慮得,是內養功夫的七證,真的用功去做,會明白大學中所說的“慎獨”,就不是簡單的獨處時候自律,人前人後一個樣子的簡單理解了。
我在郵件中之所以提到三境三量,是我在說明的時候,是需要結合三境三量中的個別詞匯,因此就全部拿出來說了一遍。老師確實沒有提到三境。
“無記”,正如老師所說:不思善不思惡。六祖在接引惠明的時候,說了一個偈子“不思善不思惡,那(哪)個是原來的你”,後人很多時候誤解,認為不思善不思惡,愣住了在那裡,什麼也不想,就是道了,就是見到自性了。而這時一個大錯誤,因為這裡有一個無記,並非就是道了。
我理解的老師說的“思維完全停止”,倒是比較符合《大學》內養功夫裡面的“知止定靜”中懂得“止”,但“止在那裡”的時候,仍然是有這一念的,這本身就是一念。
老師晚安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