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为什么印度大学生远超中国?

宇文华按语:

以下转发两篇文章,信力建先生的文章赞同其第一点与第二点,关于第三点,思想自由解放问题,一个国家必须在坚持主旋律前提下的思想自由解放。印度媒体私有化,本质受印度梵天法西斯思想控制,第二是受力量可与美军媲美的美国NGO控制洗脑,总的就是“印度人征服中国统治世界”,美国纵容印度法西斯化的根本目的如同当年西方纵容日本法西斯化及德国法西斯化一样。印度距离独立思考的大学精神差得十万八千里。

印度大学目前存在大跃进问题,但其学生基数极为庞大,2015年印度大学生达到3450万,目前已经突破4千万,按4年,每年大学生为1千万;2030年达到7千万,2035年可望达到8千万,莫迪政府制定的到2035年每年大学生新生数量突破1500万是完全可能的。中国目前年出生人口降到2020年户籍登记的新生儿数量为1003.5万,考虑到有些新生儿还没有登记户籍,2020年中国新生儿实际只有1200万。尽管美国权威人类学家测试中国人平均智商105远高于印度人的82及美国白人的95,但人的大脑利用率不到5%,印度人脑子是够用的。在2000年前,世界各大高校的前十名由华人大学生获得,进入2010年后,大多由印度裔获得。中国有富不过三代的规律,印度青年远比当代中国青年勤奋、打拼及抱团。

印度大学生在国内找不到工作,其在西方国家的工资是印度国内的25倍以上,形成超级巨大的年轻科技移民势能。欧美国家白人人口日益负增长,而不干活的穆斯林及黑人人口超级大爆炸增长,为了避免被穆斯林化及黑人化,必然要大力引进印度年轻科技移民进行平衡。福利社会下,欧美白人日益淫懒,为了产业的生存及发展,需要大量引进印度科技移民。欧美国家都竭力阻止中国的崛起,一方面拉上印度对抗中国,另一方面图谋实现国际产业从中国转向印度,必然对印度进行纵容及大力引进印度科技移民。印度是一个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移民英语系国家具有天然优势。目前澳大利亚与加拿大,没人愿意当矿工、当环工、当牧民及当农民等,吃印度科技移民已经严重上瘾,凡在美国一时拿不到绿卡的印度裔迅速被澳加两国抢走,正在搞引进印度大学毕业生的比赛。印度大学生有狂热的印度教抱团及爱国狂热,完全不排除有多余牛毛的海外梵天法西斯人民党组织,等待欧美诸国山呕下泻的一天正在加速到来。印度至少做好了2035年前派航母里应外合接管澳洲的准备。正如美国认为没有中国的崛起他可以永恒的统治世界一样,印度认为妨碍印度人统治世界的唯一障碍就是中国。在海外,海外印度裔见到华人就发出“滚回中国去”的怒吼,在与海外印度裔的博弈中海外华人正在节节败退。

我们面临的不但是一个法西斯化了的恶邻印度,还将是一个被不断印度化的欧美。我们绝不可低估印度。

 

 

为什么印度大学生远超中国?

作者:信力建 教育新闻教育思想网2015-05-21 15:51

同样一个印度,去过的人,有些看到了其基础教育的落后,有人则看到了其高等教育的先进。凡在印度留过学的学生,对印度大学生的印象都颇为深刻,更有甚者强调印度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的综合水平和综合素质可能要超过中国硕士毕业生。话虽刺耳,但他们拿出的论据却很难反驳:一是中国如今的教育对传统重视远不如印度;第二,印度近代以来的教育模式受英国影响甚大;第三,印度有极为开放的媒体,让学生自由独立的思考。

仔细想想,这三点的确是中国教育所欠缺的。比如说传统文化的因素,由于受婆罗门教的影响,印度的教育一直没有放弃宗教精神的培养,早期的学生主要是学习《吠陀》,后来教育内容又增加:语音学、韵律学、文法学、子源学、天文学、祭礼等六科,内容基本是以神学为核心的知识范畴,直到今天,印度的宗教经典仍然被推崇,还可以供新一代的人们去思考,系统地引领学生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进行全面的思考。相反,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温、良、恭、俭、让的内涵到外在结构,如书香门第、乡校私塾、各式书院都在数次运动中被反复践踏破坏,新一代的学生基本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土壤。

英国对印度教育的影响当然是全方位的,早在1835年,时任国民教育委员会主席的麦考利便主持起草了一个教育备忘录,称英国政府的教育政策是促使在印度人中间推广欧洲的学术和科学,目的在于造就这样一类人,他们具有印度的血统与肤色,但却具有英国人的道德、才智、见解和情趣,并且希望受过英国教育洗礼的人将其传递到一般平民百姓之中。英国当局随后承担其印度庞大的公用教育事业开支。1857年,印度以伦敦大学的模式建立大学,以前私人创建的各种学院隶属于这些大学,附属学院制产生。到19世纪末,由于补助金制度的实行,以及政府对高等教育推行“放任政策”鼓励个人、非政府或民间办学,私立学院发展很快,它们与公立学院在大学汇合成统一系统。独立后,印度政府依然鼓励民间办学,对高等教育采取“开放政策”,私立学院得到大力扩充。

印度大学进行彻底的英语(课程)教学更是中国大学无法比拟的,印度学生不必出国便可掌握一门流利的英语,他们继续进入欧美名校深造没有任何障碍,无论是科学技术各个层面看,还是从获取最新的知识信息看,印度教育都能让学生与全球无缝对接。而中国49年之后的教育受苏俄影响极大,基本上是仿照落后的工业化教育模式,绝大多数学生在语言上也不过关,跟世界接轨有困难。

印度新闻是高度自由,任何人都可以办报、办出版社、办电视台,任何人都可以在家装卫星电视。印度有5600种以上的报纸,每天用100种以上的语言发行,其中有150种是大型报刊。许多报纸都有100多年的历史。譬如《印度时报》就是1838年创立的,一直出版到今天。报纸全部为私营,但电视台分为国营、私营和合资3种类型。没有真理部,没有一言堂,印度大学生们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观点,不同的思想能够让学生持续深入争论,而不是单向度的思考问题。这样的环境造就的学生无论是思想成熟度还是人格健全度,显然要远胜封闭的中国学生。

虽然印度教育存在发展不平衡,有过分重视高等教育而轻视初等教育的倾向,但是其高等教育的质量的确要好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对于历来看不起印度的中国来说,值得反思。

 

印度在校大学生真的有3500万吗?

按印度官方的教育统计报告,2015年,印度高校(1823岁群体)在校生人数为342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4.3%……另据印度媒体(2016年)统计,印度目前拥有大学8410所(同时期美国为5762所,日本为1226所,中国为2879所)。

印度用了9年时间,将整个高等教育建制规模扩大了一倍多。回顾2006年,印度高等教育在校生仅为1050万人,到2015年就超过了3000万,扩大3.3倍了!在这9年中,印度平均每个月要新开3.8所大学,平均每天要新开6.2所学院,平均每年净增高校在校生263.4万!怪不得印度有信心到2030年大学在校生数量达到7000万的目标——印度正在经历不停顿的教育大跃进!

印度高校大体可以分为五个等级:综合大学、准大学、国家重点学院、研究院、综合大学附属学院。附属学院所属“宗主”大学被称为纳附大学,平均每所纳附大学拥有近百所附属学院。4万学院绝大多数是挂靠在大学名下的私立附属学院。2012年统计,这些仅需参加外部考试就可入学的纳附大学附属学院,容纳了印度85%以上的高校在校生,包括九成以上的本科生,以及接近九成的教师。但在经费分配方面,这些“大学”几乎一无所获。因此,在实际教育体系的进步上,除了精英人群教育水平的提升之外,印度这么整可以说是毫无意义。如果说中国的教育质量是阶梯状分布,那印度就是绝大多数高校学生的“平地”与精英的“巴比伦塔”——更多的人还没有爬出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