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男,6周岁, 2011-2-14,初诊,在金华乡下家里。
1、 舌象:舌体正常,中部下部白腻苔偏厚,上部红(舌尖尤红)。
2、 脉象:双手脉偏沉小数,脉体堵塞,三部不明不畅,气动严重不足。
3、 其它:从小多食荤腥(其母主导),营养太好,以至内热,至今仍尿床。前段时间前额、脸部、嘴唇、下巴、手背、脚背出疹子,经西医治疗退去(估计是西药对抗清热治疗后内毒暂时隐退回去),这两天后腰、脖子、手上又出现零星红斑,痒。今晚带其去邻村观灯,发现其手指凉(内热以至气机不畅气血不能外达肢端),且常闻其打嗝。
4、 诊断:气虚气动不足,气机不畅(尤其下焦代谢不畅),心肺有热但不能正常外发(热毒内闭)。
5、 治则:补气(托毒外出),理气(疏通气机理顺代谢),清热凉血、解毒,并适当解表。
6、 药方:
生黄芪:30 克,薏苡仁:20 克,
广木香: 8 克,乌 药: 8 克,
黄 芩: 6 克,银 花:20 克,
紫 草:10 克,丹 皮:10 克,
柴 胡:10 克,菊 花:10 克,
升 麻: 6 克,郁 金: 8 克,
厚 朴: 6 克,莱菔子:12 克。
以上药方抓 五 副。 共 14 味,总量 163 克。
其父发来关于皮肤荨麻疹的相关资料供我阅读。
我阅后回复:
上述链接内容已阅,从中摘录相关内容如下:
1、荨麻疹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种皮肤表现。
2、外抹中药加外洗中药是最根本的一种治疗方式……中药治疗,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安全高效,治愈后不再复发。
说 明:
1、如果用药精当,中药内服彻底调整机制更好,外涂只能暂时解决表象。
2、东阳老吴的皮肤病被西医称作“红斑型天疱疮”,经西医几年治疗(包括用激素)无效,我几次药方给他治好了。
其父决定:那用外涂中药或者外洗中药好了。吃中药就再说了。
我给他拟定外洗配方如下:
紫 草:50 克,升 麻:50 克,
荆 芥:50 克,薄 荷:50 克,
白鲜皮:50 克,苦 参:50 克。
以上药方抓 三 副,每天一副煎熬成浓汤给他擦洗,早晚各擦一次,连续擦洗三天。
10月16日,复诊。
1、 脉象:右手关尺脉实数带弦带滑,寸脉弱。左手脉数,带闪电感(风入血中)。
2、 舌象:舌体正常,舌质正常。中下部苔偏厚腻,色白稍带绿,上部苔正常。
3、 自述:头部两侧靠前位置会疼。白天听其呼吸声音粗,喉咙中有不自觉咳声。凌晨四点钟(寅时中)左右开始,其呼吸极其粗重困难,甚至经常要张嘴呼吸,持续半个多小时后(近五点寅时结束)才开始逐步恢复。
4、 诊断:营养太好,中下焦痰食堵塞,致表气不畅,头部气血不畅,因此风邪滞留中下焦不能排出。
5、 治则:疏风解表(辛凉),提少阳之气(柴胡),清热凉血、解毒,理气化痰,破血,消导。
6、 药方:
牛蒡子: 8 克,柴 胡:10 克,
白菊花:12 克,升 麻: 6 克,
龙胆草: 3 克,黄 柏: 6 克,
丹 皮: 8 克,射 干: 6 克,
金银花:15 克,连 翘:10 克,
桔 梗: 6 克,浙贝母: 6 克,
莱菔子:10 克,山 楂:10 克,
青 皮: 5 克,佛 手: 5 克。
以上药方抓 5 副。 共 16 味,总量 126 克。
说明:这次机制比较复杂,必须正式用中药复方调理。
========== 以上几次内服药都未( 不肯)服用,只用过外洗药一次。
2014年5月18日星期日,复诊(未完成)。
1、 脉象:
2、 舌象:
3、 自述:经常流鼻血(鼻衄)。
4、 诊断:
5、 治则:
6、 药方:
参 考:
薏苡仁:20 克,炒知母:10 克,
玄 参:10 克,川牛膝:10 克,
制大黄: 8 克,鱼腥草:20 克,
仙鹤草:10 克,侧柏叶:10 克。
2014年8月24日,复诊。
1、 脉象:右手脉整取带弦带滑稍搏指,整体偏弱(寸脉较甚),搏动迟数不定,单取尺脉弱,关脉偏实带弦较搏指,寸脉偏弱。左手脉整取偏实偏数带弦带滑,稍偏沉,单取尺脉弱,关脉偏实偏数带弦较搏指,寸脉偏数带弦稍搏指。
2、 舌象:舌体正常,舌质偏暗,中下部中间白苔较厚,其它部分正常薄白苔。
3、 自述:睡眠正常。胃口正常,以前吃完饭后肚子痛。有段时间晨起咳嗽,经我几次点少商穴解决。有一次与我同睡,凌晨三至五点钟的时候听到其呼吸极度不畅。有段时间经常大便憋不住沾在内裤上。有段时间腰部皮肤出现湿疹。现在经常鼻子无故出血(鼻衄)。有时候正常,有时候会拉稀,有时候前段好后段稀。
4、 诊断:肺气偏弱,气机不畅、代谢不畅,中焦寒湿痰堵。肾阳虚(由于中焦气机堵塞导致肺气不降因而金不生水),命门之火偏衰。心肝血实血结致血热、血行不畅(肝尤甚),肾血(正常好血)偏虚。
5、 治则:稍稍补肺气,疏肝、理气(中焦),燥湿化痰(中焦)、温里散寒(中下焦)。补肾阳,稍稍补命门之火。活血、破血,清热凉血(心肝),补血(肾),以求去瘀生新。
6、 药方:
炒黄芪:30 克,五味子:10 克,
广木香:10 克,炒枳壳:10 克,
厚 朴:10 克,制半夏:10 克,
干 姜:10 克,制附子: 5 克,
沙苑子:15 克,补骨脂: 5 克,
葫芦巴: 5 克,柴 胡:10 克,
丹 参:10 克,桃 仁: 5 克,
郁 金:10 克,熟 地:25 克,
赤 芍:10 克,丹 皮:10 克。
上述药方抓 五 副。每天吃一副(早晚各半副)。 共 18 味,总量 200 克。
2015年3月22日,复诊。
1、脉象:右手脉整取关脉尺脉偏实偏数带弦,寸脉偏弱,单取寸脉稍偏弱数带弦细,关脉弦实数,尺脉偏数,浮取微偏弱,沉取偏实带弦。左手脉整取偏数偏实较搏指,脉体较僵硬,单取寸脉偏弱偏数稍带弦,搏动较费劲,关脉偏数带弦,有时偏虚有时偏实,偏实时搏动较费劲,尺脉偏实偏数搏动较费劲。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微微偏暗不匀,全舌微微黄白嫩苔较厚。
3、自述:上次药方吃完后,有差不多五个月左右没有再流鼻血,今年三月底到德国的飞机上又流了一次,九天后回国那天又流了两次。睡眠不太好,有时候躺下去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睡着,睡得还算比较沉,一般中间不会醒来,但是梦特别多,一般都是恶梦。胃口好的。大小。大便基本正常,有规律,顺畅,基本成形。前段时间小便正常,今天早上出现一次不容易拉出来,拉出来时有点痛。
4、诊断:心肺之气偏弱,表气不畅,中下焦气机不畅,导致郁热,中焦肝气胃气尤其不畅!血实、血行不畅!导致血热妄行。
5、治则:稍补心肺之气,中性解表,疏肝理气,理中下焦之气,消导!清热凉血,辛凉活血!
6、药方:
生黄芪:40 克,柏子仁:20 克,
白菊花:20 克,柴 胡:10 克,
牛蒡子:10 克,桂 枝:10 克,
广木香:15 克,乌 药:15 克,
鸡内金:15 克,生山楂:30 克,
丹 皮:15 克,郁 金:15 克。
上述药方抓 五 副。 每天吃一副,早晚各半副。 共 12 味,总量 215 克。
2015年6月20日,复诊。
1、脉象:右手脉整取数促带滑较搏指,但是整体又偏弱,单取三部皆数,寸脉带弦细,关脉偏实较搏指,尺脉微弱。左手脉整取关脉尺脉数带滑较搏指,寸脉弱,单取关脉尺脉偏数带弦,寸脉弱带弦且不数。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稍偏暗,舌尖红,中下部中间微微黄绿嫩白苔较厚,上部及下边周边无苔。
3、自述:睡眠挺好,胃口挺好的,大小便正常。
4、诊断:里实痰热,表气不畅,但是整体气弱(心肺尤弱),肾阳虚。血热、血行不畅。
5、治则:清热泻火、化痰,中性偏凉解表,补气养阴(侧重心肺),补肾阳。清热凉血,滋阴清热,辛凉活血。
6、药方:
生知母:15 克,全瓜蒌:30 克,
柴 胡:15 克,牛蒡子:10 克,
金银花:30 克,桂 枝:10 克,
柏子仁:30 克,生山药:90 克,
菟丝子:30 克,丹 皮:10 克,
生 地:30 克,天门冬:10 克,
郁 金:10 克,川牛膝:10 克。
上述药方抓 五 副。 每天吃一副,早晚各半副。 共 14 味,总量 330 克。
2016年7月10日星期日,复诊。
1、脉象:右手脉整取虚数,单取寸脉关脉虚数,尺脉亦数但是虚像尚不明显。左手脉整取弱数,单取寸脉弱数带弦杂,关脉偏数其它指标尚可,尺脉偏弱数。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红偏暗,舌尖红,中下部白嫩较厚,上部几乎无苔。
3、自述:咳嗽几个月,有痰,开始是绿痰白痰都有,后来是黄痰,再后来又是绿痰和白痰。有鼻涕,颜色和痰差不多。睡眠质量还好,但是有几次醒来。胃口不太好。大便还好,有几次没盖被子着凉拉肚子,小便还好。
4、诊断:心脾肺气虚有(虚)热!心阴虚有热!且心血不畅。肾阴虚有虚热!相火存。
5、治则:补(心脾肺之)气养阴!清热泻火,清虚热。滋心阴,清热凉血、辛凉活血(心)。清热解毒(心、肾、咽喉)。滋阴清热(肾)!泻相火。
6、药方:
太子参:20 克,生山药:90 克,
柏子仁:20 克,生甘草:10 克,
地骨皮:20 克,生知母:10 克,
酸枣仁:20 克,生地黄:30 克,
郁 金:10 克,毛冬青:30 克,
射 干: 6 克,山豆根: 6 克,
天门冬:20 克,泽 泻:10 克。
上述药方抓 五 副。 每天吃一副,分早、晚两次服用。 共 14 味,总量 300 克。
--------------------------------
2016年9月11日星期日,复诊。
1、脉象:右手脉整取数带弦稍搏指,但是整体正气又弱,单取寸脉弱数带僵硬稍搏指,关脉弱数带弦,尺脉弱数。左手脉整取弱数带滑稍搏指,单取三部皆弱数,且尺脉带小碎滑。整体正虚邪实。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偏红,周边及舌尖红较甚,全舌白嫩苔,上部很薄,中部偏薄,下部稍厚。
3、自述:感冒后咳嗽一个多月没好,吃过西药,打过几次吊瓶没好,咳出绿色浓痰,每天少则一次多则三四次。睡眠还好,胃口还好,大小便也还好。
4、诊断:三焦风热!气机不畅,但是心脾肺气虚,且表气不畅。血虚有热,且有小结。肾阳亦虚。整体正虚邪存。
5、治则:补心脾肺之气,理气,清热泻火、解毒!辛凉解表。凉血补血,稍稍破血。补肾阳。
6、药方:
生黄芪:60 克,生白术:15 克,
柏子仁:30 克,炒枳壳:15 克,
生知母:15 克,生栀子:10克,
金银花:30 克,连 翘:10 克,
白菊花:30 克,牛蒡子:10 克,
生 地:30 克,桃 仁: 5 克,
菟丝子:30 克,天门冬:10 克。
上述药方抓 五 副。 每天吃一副,分早、晚两次服用。 共 14 味,总量 300 克。
-----------------------------
2017年3月22日星期三,复诊。
1、脉象:右手脉整取寸脉沉弱!!关脉尺脉偏数,其它指标尚可,单取寸脉沉弱!!沉取偏数带弦细,关脉偏弱数带弦!尺脉尚可但是不稳定,久持转弱搏。左手脉整取寸脉弱!!关脉尺脉数偏实稍搏指!单取寸脉偏弱偏数!关脉弱数带弦细!尺脉弱数带滑!
2、舌象:舌体尚可,舌质尚可,舌尖及上部周边鲜红,上部很薄白苔,下部白苔稍厚。
3、自述:最近几个月又出现两三次流鼻血现象,其它没什么不舒服,睡眠、胃口、大小便都正常。在座期间闻其经常吸鼻子。
4、诊断:肺气沉弱!!表气不畅有郁热。中气偏弱,中焦气机不畅,有虚热。心气弱!!心阴虚!肝血虚!肝阴虚!有虚热。肾阴虚!下焦有小结。肾阳虚!
5、治则:补肺气、提气(辛凉解表)!!补中气,理中焦之气,清热泻火,清虚热。补心气!!滋心阴!凉血补血!滋阴清热!稍稍破血。平补肾阳!
6、药方:
生黄芪:60 克,升 麻:15 克,
白菊花:30 克,炒枳壳:10 克,
生白术:30 克,淡竹叶:10 可,
地骨皮:30 克,柏子仁:50 克,
酸枣仁:30 克,生 地:60 克,
天门冬:30 克,菟丝子:30 克,
丹 皮:10 克,桃 仁: 5 克。
上述药方抓 五 副。 每天吃一副,早晚各半副。 共 14 味,总量 400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