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刘--,男,75岁,2011-12-7,初诊,在浙二医院。 

1、脉象:左手脉迟促不匀,时有停顿,脉体偏大带弦,动则搏指,寸脉实,整体又偏弱。右手脉小弱带弦,迟促不匀,常有停顿,寸脉尤弱。 但是较之先前已经有较大的好转。

2、舌象:舌体胖偏缩,舌质淡紫色,中部中间位置有两条白苔,其余部分光滑无苔。

3、自述: 前几天因心脏病突发入住义乌复元医院。经浙二医院确诊为胃癌,胃中有鸡蛋大小的溃疡(烂)。左侧锁骨位置有乒乓球大小的淋巴结或肿块?肚子里有好几个淋巴结。有心肌炎,以前曾经肺结核治愈,肺活力(功能)不好,很容易伤风感冒。目前情况:肚子胀(里面咕咕叫),十几天未大便,只拉出来三四颗很硬的卵石状大便。胃纳不佳(仅喝米汤),怕热,虚汗很多。小便不多,深色象茶水。睡眠还好。肚子持续疼痛,位置会移动。眼眶及眉棱骨疼。性子很急躁。

4、诊断:脾肺气弱,气血不续,气机不畅,痰湿淤血停留,肺气不降。中焦不运。

5、治则:补气(脾肺脾胃),理气,辛温解表助阳化气(桂枝),化痰,活血,清肺降气。消导,(润肠)通便。补肾阳及命门之火。

6、药方: 

炒白术:30 克,炒黄芪:90 克,

炒枳壳:15 克,广木香:15 克,

  枝:15 克,制半夏:15 克,

  芎:15 克,桃  仁:15 克,

  朴:15 克,莱菔子:30 克,

鸡内金:15 克,制附子:10 克,

火麻仁:20 克,当  归:20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4 味,总量 120 + 200 = 320 克。

 

1215日,复诊。 

1、脉象:右手脉微弱,时疏时密,迟数不匀,已经基本能连续(比上次好了很多)。左手脉很微弱,时疏时密,迟数不匀。

2、舌象:舌体胖,偏缩,舌质暗淡不匀,舌面光滑无苔。

3、自述:不痛的时候睡眠还好。胃口还可以,每顿吃一小碗稀饭(不能吃干饭,喉咙咽不下去)。吃药期间大便还好,停药后大便很少很细。小便还好。有时胸闷,特别是痛的时候。现在肚子不胀了(在医院的时候肚子很胀),屁很多很大。每天出现阵痛七八次。

4、诊断:年高气衰,阳气很虚弱,气血不续,但是痰湿淤血情况已经基本消除。

5、治则:补气,适当理气,补血,适当活血祛瘀。温里,补肾阳补命门之火。消导开胃。

6、药方: 

炒白术:30 克,炒黄芪:120 克,

  参:50 克,桂  枝:20 克,

炒枳壳:15 克,广木香:15 克,

  归:50 克,制首乌:50 克,

  芎:15 克,延胡索:20 克,

补骨脂:10 克,肉苁蓉:20 克,

吴茱萸:10 克,干  姜:10 克,

鸡内金:15 克,莱菔子:15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6 味,总量 465 克。

 

1225日,复诊。 

1、脉象:双手脉细弱,偏沉偏迟,搏动不匀(乍疏乍密),但是已有持续脉搏。

2、舌象:舌体尚可,舌质色淡橘黄色,光滑无苔。

3、自述:睡眠还好。食量一般,每天三餐,每餐半碗,晚上加一餐。在服用利尿剂,如果不服利尿剂则脸会浮肿。已经能自己下床上厕所(原来必须有人扶)。不痛的时候还好,痛起来则恶心、吐出淡红色液体(淤血已经散清,开始吐出好血)。吃东西还是容易噎住。

4、诊断:诊断如上次。

5、治则:治则如上次。

6、药方:在上次药方基础上适当修改。 

炒白术:50 克,炒黄芪:90 克,

  参:50 克,桂  枝:10 克,

炒枳壳:15 克,厚  朴:10 克,

制首乌:50 克,当  归:50 克,

延胡索:15 克,山  楂:15 克,

补骨脂:15 克,肉苁蓉:20 克,

制附子:10 克,干  姜:10 克,

鸡内金:15 克,莱菔子:15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6 味,总量 440 克。 

另外,每天 三七粉 5 克,加入药汤中冲服。

1229日,接我赴诊。右手脉弦细(很)弱,迟数不匀。左手脉沉(很)虚弦细,迟数不匀,几乎无及。患者昨天没吃东西,呕吐四五次,胸部(心脏位置)痛。我回头查看病案并仔细思考药方并没错,为何会出现这些反常的现象呢?患者在第一次药方五副药吃完后,饮食基本恢复正常,每天大小便也正常,而且已经能自己下床上厕所。

正在百思不得其解时,患者妻子告诉其子女,说她私下给患者服用了清热解毒的土草药。我恍然大悟:原因就在这里!我用的是大温大补的药物,她却用清热解毒药物!寒主收引,这胃口当然要重新关闭了! 呕吐和胸部痛也是同样原因。

13日,复诊。 

1、脉象:右手脉弦细弱,偏迟,偶有迟数不匀。左手脉弦细弱,迟数不匀。双手脉倒是都还连续。

2、舌象:舌体胖缩,舌质偏暗淡,光滑无苔。

3、自述:怕热,肚子里好像火烧,爱吃凉的东西甚至想吃冰棍,但是一下子又怕冷发抖,忽冷忽热。头晕,眼睛模糊,前些天每天吐几十次,吐得喉咙都疼了,而且吐出的颜色有红色。上次三副药吃完后,每天吐的次数减少到七八次,吐出物的颜色转为普通白色。吐出物中没有食物,全部是水液,酸臭味。上次用了开塞露后拉了一次大便,颜色黑硬。睡眠面还好,但是口干发烧。胃痛已经

4、诊断:结合脉象来看,其上半身的怕热是下元虚 ,水不涵木,导致“雷龙之火上奔”。 由此看来,胃里的毛病已经基本好了,现在是老年性的普通疾病(肾虚,心衰)。

5、治则:应该补下焦,引火归元,兼顾脾胃,顺胃气。

6、药方: 

炒白术:30 克,五味子:30 克,

  地:30 克,山萸肉:15 克,

  桂:12 克,制附子: 3 克,

旋复花:10 克,柿  蒂:10 克,

炒枳壳:10 克,厚  朴:10 克,

  楂:10 克,鸡内金:10 克,

莱菔子:20 克,川  芎:10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4 味,总量 210 克。 

另外,买西洋参切片 50 克,分七天泡饮。

19日,复诊。 

1、脉象:左手脉弦细虚,一阵迟一阵促(乍疏乍密),寸脉尤弱。右手脉弱而搏指(僵硬)带弦,迟数不匀,时有停顿。

2、舌象:舌体胖缩,舌质暗淡,光滑基本无苔(只有少量散碎苔)。

3、自述:睡眠不好,多恶梦,梦见好几个人打他,又梦见有人强行喂他吃东西,很累。一日三餐,每餐吃稍浅一小碗稀饭。前几天拉过大便(还好),最近几天住院没拉。小便每天两次,每次两三百毫升。感觉肚子里很热(温里补命门的中药作用),爱吃冷饮。

4、诊断:心衰,整体气血弱,气动不足气机不畅。肾虚,命门火衰。

5、治则:补气补血,适当理气活血。补肾阳补命门之火。兼顾脾胃。

6、药方: 

  参:30 克,炒黄芪:90 克,

炒白术:30 克,五味子:20 克,

炒枳壳:10 克,广木香:10 克,

  归:30 克,熟  地:30 克,

制首乌:30 克,川  芎:15 克,

山萸肉:20 克,肉苁蓉:20 克,

  枝:10 克,肉  桂:10 克,

吴茱萸: 6 克,柏子仁:20 克,

鸡内金:15 克,莱菔子:20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8 味,总量 415 克。

几天后,患者儿子电话反馈:仍然吐得很厉害,吃止吐药也无效,而且昨晚出现了一次休克。此种吐并非通常之吐,并非止吐药所能奏效,而是因为肾虚心衰所致的气逆奔豚,必须补肾治心衰方为根治之道。考虑到上次复诊时其脉仍然很细弱,决定:如果仍然吐得严重并且再出现休克,用李可破格救心汤给他救治心衰!

事先查出李可破格救心汤备用。原方如下:附子 30100200 克,干姜 60 克,炙甘草 60 克,山萸肉 60 120 克,龙骨 30 克,牡蛎 30 克,活磁石 30 克,高丽参 10 30 (另煎浓汁与汤药兑服),麝香 0.5 1 克(分次冲服)。服法如下:

病势缓者,加冷水 2000 毫升,文火煮取 1000 毫升,分五次服用,每两小时一次,日夜连服 1 2 剂。

病势急者,加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给药,24 小时内,不分昼夜,连服 1 3 剂。

因为初次使用此方,为保守和可靠之见,决定减量使用,考虑到药方未必肯抓此方,打算与患者家属同往抓药(与其共同签字),并且亲自指导熬药,亲自观察其服用。

开始考虑减量味如下:附子 120 克,干姜 60 克,炙甘草 60 克,山萸肉 100 克,龙骨 30 克,牡蛎 30 克,活磁石 30 克,高丽参30 (另煎浓汁与汤药兑服),麝香1 克(分次冲服)。后来又考虑再减量为:附子 60 克,干姜 30 克,炙甘草 60 克,山萸肉 60 克,龙骨 20 克,牡蛎 20 克,活磁石 20 克,高丽参15 (另煎浓汁与汤药兑服),麝香1 克(分次冲服)。届时视情况从上述两个减量药方中选用。 

备用知识:附子中毒解救法。金银花 30 克,绿豆 100 克,生甘草 60 克。或者蜂蜜内服,每次 120 克,必要时可用到 500 克。

115日,复诊。 

1、脉象:左手脉带弦略搏指,力度和整齐度都还好,节律稍有不匀,偶有停顿。右手脉单取弦细促,整取力度一般,节律不齐,脉体较僵硬,偶有停顿。整个来看,左手脉恢复了六七成,右手比左手差一级(恢复了三四成),这可能与刚输了血浆蛋白(入左手脉)有关。

2、舌象:舌体胖,舌质暗淡不匀,光滑无苔。

3、自述:睡眠不好,晚上很少睡。一日三餐,每餐大半碗稀饭。大便每天有,一天两次,颜色仍黑,但是已经不干。双膝痒痒的难受(补肾药进入下肢),全身痒痒的(正气开始流通)。有痰。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吐得厉害,一天很多次,无论进食或喝水,过十多分钟即吐。

4、诊断:心衰!气弱!命门火衰!

5、治则:补心阳!补心气!补命门之火!

6、药方:鉴于脉象已经恢复的程度,决定采用第二个减量方,分三次服用(早中晚各一次)。但是后来麝香没有买到。

次日,患者儿子来电反馈:吃进去的药汤还是要吐,但是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了,原来几分钟就吐,现在有一次半个小时才吐出。考虑到吐掉的损失以及矿物药不容易熬出,我交代他:

附子 90 克,干姜 60 克,炙甘草 60 克,山萸肉 60 克,生龙骨 30 克,生牡蛎 30 克,活磁石 30 克,高丽参15 (另煎浓汁与汤药兑服),麝香1 克(分次冲服)。估计一下前面吐掉的药汤有多少,然后按上述药方再抓一两剂把损失的(吐掉的)药量补充回去,再吐掉则再补充,直到吃进去适当的药量解决掉心衰和呕吐问题为止。

117日,改药方如下: 

石见穿30克,黄药子30克,

旋复花30克,柿  30克,

  30克,炒枳壳15克,

  3克,丁    3克。 

上述药方抓三副,与前面三副救心汤混合,用灌肠方式给药,到农历十二月二十七。然后接着吃19日剩下的三天半药,到农历正月初一。接着抓以下药方: 

炒黄芪:90 克,炒白术:30 克,

炙甘草:30 克,柏子仁:20 克,

  归:30 克,川  芎:15 克,

  子:30 克,干  姜:15 克,

山萸肉:30 克,生牡蛎:30 克,

鸡内金:10 克,莱菔子:20 克。

石见穿:20 克,黄药子:20 克,

旋复花:15 克,柿  蒂:15 克,

炒枳壳:15 克,沉  香: 5克。 

以上药方抓五副。 18 味,总量 455 克。到农历正月初六药店重新开门再联系我复诊。

119日,患者儿子电话反馈:今天患者连续吐了两个小时,把两三个月之前吃的饭菜都吐了出来,并明确告诉我这些都是没有生病住院之前吃的食物,因为住院以后就没有吃过饭菜了,都是吃迷糊。这是极大的好事!我说过他的呕吐要持续一段时间,必须要解决心衰以后才能彻底解决呕吐问题,正是因为心火衰而至胃动力严重不足,导致好几个月的食积堵在胃里下不去也上不来,这样他当然不能吃进新的食物,即使吃进去也要突出来,而且随着胃动力的逐渐恢复,自动地持续不断地一点点把胃里的食积吐出来,这次用了救心衰的药后,胃动力得到了很大的根本性的恢复,所以把几个月的宿食都吐出来了,接下去他才能停止呕吐正常吃进去食物,看来大功快要告成了!

 

128日,复诊。 

1、    脉象:右手脉已经没有!左手还有一丝脉搏时动时止。

2、    舌象:

3、    自述:

4、    诊断:油尽灯枯,心肾衰竭(心脏已经基本不工作了)。患者本人也不肯再吃药,家属要求再尽力救治。

5、    治则:再用破格救心汤,救心衰!兼顾胃气。

6、    药方: 

  姜:60 克,制附子:150 克,

炙甘草:60 克,山萸肉:90 克,

生龙骨:30 克,生牡蛎:30 克,

炒白术:60 克,当  归:60 克,

炒枳壳:20 克,鸡内金:20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0 味,总量 580 克。 

另外,人参 30 克,另熬浓汤兑入。 

下午两点钟,患者反馈胸口闷,而且有点痛。 

嘱咐其明天再按上述药方抓一副,增加两种药。 

  姜:60 克,制附子:150 克,

炙甘草:60 克,山萸肉:90 克,

生龙骨:30 克,生牡蛎:30 克,

炒白术:60 克,当  归:60 克,

炒枳壳:20 克,鸡内金:20 克,

广木香:10 克,紫苏梗:10 克。

 

23日,复诊。 

1、脉象:双手脉微弱游丝似有似乎且迟数不匀。

2、舌象:舌体圆胖,舌质淡黄,零散分布着块状厚腻淡黄苔,数量比上次多了许多。

3、自述:睡眠还好,胃纳很差(每次只能吃一小碗藕粉),大便有一点,少儿稀软(因为没有干食和残渣),小便前几天不好,昨天还好。另外,咳嗽无力,而且咳出前几天输入的血浆。

4、诊断:诊断如上次。

5、治则:治则综合前两次(救心衰,兼顾脾胃,全面调理)。

6、药方: 

  参:60 克,炒黄芪:90 克,

炒白术:60 克,炙甘草:60 克,

  姜:60 克,制附子:90 克,

  归:90 克,熟  地:60 克,

山萸肉:60 克,沙苑子:60 克,

生龙骨:30 克,生牡蛎:30 克,

仙鹤草:60 克,鸡内金:20 克,

制半夏:20 克,炒枳壳:20 克。

 

以上药方抓 副,每天吃一副(分成三次吃,早中晚各吃一次)。 16 味,总量840 克。

212日晚,电话询问患者儿子:患者不肯吃药(上述药方只吃了一副),已于前天晚上去世,死得很安详没有任何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