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朱--,男,79岁,201223日,初诊,在义乌后宅。 

1、脉象:右手脉滑数搏指。左手脉滑数带弦杂搏指。

2、舌象:舌体尚可,舌质淡紫暗不匀,舌面多裂纹,两侧有少量红色淤血点,下部中间有点厚腻苔白色略带黄,其它部分薄白。

3、自述:睡眠一般(每晚五个小时)。胃口不好,食后心窝部位感觉闭住(吃稀饭面条时没有这个现象),肚子隐隐痛(不厉害)。口服某种西药则食欲下降。大便不好,好几天一次,难拉,头部硬后面软。小便还好。以前只要闻到油味就感觉肚子饱。五六天之前开始每天鼻子流鲜血。有时候小便中有鲜血。余无殊。

4、诊断:实热,淤血挟痰,血行不畅。

5、治则: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化痰,(辛凉)活血祛瘀(破血),理气,开胃降胃气。

6、药方: 

生石膏:30 克,芦  根:30 克,

  皮:20 克,赤  芍:30 克,

蒲公英:30 克,败酱草:20 克,

全瓜蒌:30 克,制半夏:15 克,

  金:20 克,桃  仁:10 克,

土鳖虫:10 克,鸡内金:15 克,

莱菔子:30 克,山  楂:15 克,

  药:15 克,炒枳壳:15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6 味,总量 335 克。

 

214日,复诊。 

1、脉象:双手脉弦实数搏指,左手整体稍偏弱。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淡白,全舌水汽,上部薄白苔,下部较厚腻。

3、自述:大便每天一次,很细,有一次拉肚子。心窝部位隐隐痛(但是程度不重)。吐出的痰硬硬的,长长的拉都拉不断。胃口好的。睡眠还可以。小便有几天憋不住,每天三四次,量还可以,偏黄。整个人比较乏力。上次药方吃完已有三四天。余无殊。

4、诊断:诊断如上次。但是已经好转了很多,淤血和痰已经减少了。

5、治则:治则如上次。可以适当减轻破血、化痰的药量,适当增加扶正药物比例。

6、药方:在上次药方基础上修改调整。 

生黄芪:50 克,茯  苓:50 克,

生石膏:30 克,芦  根:30 克,

  皮:20 克,赤  芍:30 克,

蒲公英:30 克,败酱草:20 克,

全瓜蒌:30 克,制半夏:15 克,

  金:15 克,元  胡:15 克,

土鳖虫:10 克,五灵脂:10 克,

鸡内金:15 克,山  楂:15 克,

莱菔子:30 克,厚  朴:15 克,

广木香:15 克,炒枳壳:15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20 味,总量 450 克。

228日,电话反馈:停药已经四五天,其它都还好,胃口也正常,但是大便很少。嘱咐他增加以下两种药物:制大黄 15 克,大腹皮 15 克,再抓三副,吃完后过两天再来复诊。

 

34日,复诊。 

1、脉象:左手脉偏实带弦略搏指,但是已经通畅(不堵塞)。右手关脉尺脉偏实偏数较搏指,寸脉偏弱。双手脉重按则转弱至无。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淡白紫,全舌有痰涎,中下部厚腻白苔略带浅黄,中部正中间有瓜子壳大小的一篇浅黑色。

3、自述:自我感觉比原来好多了,西医复查也原来好多了。吃完上次三副药后,大便变好了增多了。原来已经七天未大便,现在大便基本每天有一次,但是量比较少。睡眠还可以,胃口还可以,小便多。心窝(胃脘部位)有一点点,比以前要减轻一些。胃脘发烧发红的感觉也比原来减轻多了。睡觉时右下腹胯骨位置有点点不舒服。吐出来的痰业比原来减少了(吃前面两次药方的过程中吐出来的痰很多很厚)。余无殊。

4、诊断:诊断如前。淤血已经基本没有,痰湿气仍然较多。

5、治则:治则如前。在原来原则基础上,侧重燥湿化痰(中下焦)。适当升清阳。适当补正气。

6、药方: 

生白术:30 克,生黄芪:30 克,

生苍术:15 克,茯  苓:60 克,

  胡:15 克,葛  根:30 克,

生石膏:30 克,芦  根:30 克,

  皮:15 克,赤  芍:15 克,

蒲公英:30 克,败酱草:30 克,

制半夏:15 克,莱菔子:30 克,

  朴:15 克,炒枳壳:15 克,

制大黄:15 克,广木香:15 克,

鸡内金:15 克,山  楂:15 克,

  金:15 克,五灵脂:15 克,

石见穿:30 克,大腹皮:15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24 味,总量 540 克。

 

320日,复诊。 

1、脉象:左手脉强劲搏指,其余指标尚好(不数不滑基本不弦)。右手脉强劲搏指,其余指标尚好(不数不化无弦),但是关脉向外侧弯曲,估计其肿块堵塞在内侧。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略暗,中间中下位置湿腻苔偏黄,其余部分薄白苔,水汽已经基本没有。

3、自述:现在吃下去心窝有一点点发红,余无殊。胃口还可以,大便正常(每天都有,成形)。小便正常。早上还有痰,但是已经是普通的痰(不硬了),白天基本没有痰了。

4、诊断:胃部气机仍然堵塞,其它已经基本没有问题。

5、治则:治则基本如前。可以去掉(清热泻火药)生石膏,减少补气药到三分之一。

6、药方:在上次药方基础上修改调整。 

生白术:15 克,生苍术:15 克,

  苓:30 克,葛  根:30 克,

  皮:15 克,苦  参:15 克,

蒲公英:30 克,制大黄:15 克,

制半夏:15 克,莱菔子:30 克,

  皮:15 克,炒枳壳:15 克,

  朴:15 克,鸡内金:15 克,

  楂:15 克,五灵脂:15 克,

石见穿:30 克,大腹皮:15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8 味,总量 345 克。

 

交代:已经基本没问题了,吃完这次药后停药观察一个月,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就不用过来找我了,如果还有什么不舒服,再过来复诊一下。

 

44日,复诊。 

1、脉象:左手脉偏实带弦较搏指,整体又偏弱一点。右手脉偏实带弦较搏指,寸脉弦杂,余无殊。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很淡的紫色,全舌白嫩苔,中间一条较厚,舌面有点水汽。

3、自述:上次七副药因为误会,开始是每天吃半副,吃到第五副的时候来电话反馈,说饭吃不下,我交代他马上改为每天吃一副,并在每包药中增加鸡内金10克。目前双侧肩膀有点麻,心窝有点红,感觉乏力。睡眠还可以。胃口和大便都是前些天不太好(吃半副药期间),这些天还好(改为吃一副)。小便正常。

4、诊断:肠胃仍然有痰湿热堵塞,余无殊。有点水湿气。肺表有邪。

5、治则:治则如上次。增加解表。

6、药方:在上次药方基础上修改。 

  胡:15 克,白菊花:25 克,

生白术:15 克,生黄芪:15 克,

生苍术:15 克,茯  苓:30 克,

制半夏:15 克,莱菔子:30 克,

  朴:15 克,鸡内金:15 克,

蒲公英:30 克,制大黄:15 克,

  皮:15 克,苦  参:15 克,

  皮:15 克,炒枳壳:15 克,

  楂:15 克,五灵脂:15 克,

石见穿:30 克,大腹皮:15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20 味,总量 370 克。

 

415日,复诊。 

1、脉象:右手脉稍偏实稍偏数,余无殊。左手脉稍偏实稍偏数稍搏指略带弦略带杂,余无殊。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偏淡白,中下部中间较厚腻白苔带淡黄。

3、自述:有点乏力,其它都还可以。睡眠不佳,每两个小时必定醒来,一个晚上至少醒来三次。稀饭每顿能吃一碗(干饭只能吃半碗),现在以面食为主,一天两顿。大便每天一两次,有点费劲,成形,量不多。小便正常。眼圈有点灰黑色。双侧肩膀的麻已经基本消失。

4、诊断:整体已经基本没什么问题。(中部)肠胃仍然湿热,中下焦有水湿。

5、治则:治则如上次。稍稍侧重活血化痰。

6、药方:在上次药方基础上修改。 

生白术:15 克,生黄芪:30 克,

生苍术:15 克,茯  苓:50 克,

制半夏:15 克,厚  朴:15 克,

莱菔子:30 克,鸡内金:15 克,

蒲公英:30 克,黄  连: 5 克,

  皮:20 克,黄  柏:15 克,

广木香:15 克,炒枳壳:15 克,

  楂:15 克,五灵脂:15 克,

石见穿:30 克,大腹皮:15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8 味,总量 355 克。

 

56日,复诊。 

1、脉象:双手脉虚数,略带滑,稍搏指,其余指标尚可。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淡白但又偏暗不匀,全舌白嫩不化苔较厚,略带水汽。

3、自述:站起来的时候头晕,不能走路,爬楼梯、说话都比较费劲。最近五六天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大便也不好。怕吃油腻食物。这几天每天都只能吃点开水泡饭。心口(胃部)有点点“红”的感觉(象平时恶的那种感觉),右侧肋骨下端有点隐隐作痛。一个多消失就要醒来。小便正常。

4、诊断:虚热,略带痰,肝胆气机略为不畅。整体气偏弱。

5、治则: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清虚热,滋阴清热,疏肝理气,稍稍化痰,适当活血,适当渗湿。凉性补气,兼顾脾胃。

6、药方: 

生知母:15 克,生栀子:15 克,

  参:30 克,生地黄:15 克,

蒲公英:50 克,败酱草:30 克,

夏枯草:15 克,青  蒿:30 克,

女贞子:15 克,柴  胡:15 克,

全瓜蒌:30 克,制半夏:15 克,

  苓:30 克,郁  金:15 克,

生甘草:15 克,生白术:15 克,

鸡内金:15 克,厚  朴:15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8 味,总量 365 克。 

另外,买西洋参切片 100 克,分七天泡饮(每天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