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女,34 岁,2011-6-3,初诊,在浙工大邵逸夫楼。 

1、脉象:左手脉单取虚偏迟带弦,整取虚带滑带弦。右手脉弦中带滑,重按则几无。

2、舌象:舌体还正常,舌质偏暗,但是舌尖红,舌边齿痕特别大而明显,薄嫩苔,其上布满小红点。

3、自述:睡眠不好,很难入眠,自己最烦恼的问题就是睡眠。胃口不好,吃一点就饱,吃很多餐(自己为了营养而可以多吃)。以前上午十点钟左右(脾经)空腹时开始肚子痛,食后则出现上腹部胀下腹部空、中间好像一根绳子勒住,西医胃镜检查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流产后吃益母草,一吃肚子就痛。大小便还好。大便每天一次,成形,大学和研究生期间曾经有五六年时间便秘。小便正常,流产后有两三天小便疼,次数多量少。月经:时间准,量一般,持续四五天,色淡红,来之前一两天小腹胀痛。今年二月份怀孕,四月中旬流产。后腰靠臀部(膀胱经)老是酸胀,以前是很痛,坐的时间长则小腿胀。有点怕冷。两年前做B超说脾脏肿大。以前检查肾脏有结晶。感觉记性差。余无殊。

4、诊断:脾肺气虚,中焦脾胃气滞,血虚,气血不活,气机不畅,代谢不畅(气虚挟痰)。肾虚,命门火稍衰。浮热在上。

5、治则:补气(脾肺胃),理气(中焦),补血,活血(辛温辛凉),疏肝理气(及下焦),化痰(辛温)。辛凉解表。补肾阳,略助命门之火。开胃消导。

6、药方: 

炒黄芪:90 克,炒白术:30 克,

炒枳壳:15 克,乌  药:15 克,

  附:15 克,当  归:30 克,

  芎:15 克,郁  金:15 克,

制半夏:15 克,白菊花:30 克,

  桂: 6 克,沙苑子:30 克,

鸡内金:15 克,莱菔子:30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4 味,总量 350 克。

 

79日,复诊。 

1、脉象:双手脉弱偏迟带弦杂,脉体分散成几条(不合成一股),手腕部皮肤凉。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略偏暗且不匀,舌苔薄嫩。

3、自述:上次服药期间睡眠有改善,现在感觉做梦还是有。胃口不太好,现在一日三餐,以前曾经一日六餐。大小便也还好。脚上的老茧还没有改善。月经情况,前两天血色偏暗红,后几天淡红色,量一般,持续四五天,时间准。现在腰背酸胀疼的情况没有了,小腿胀还是有的,但是不明显。还是怕冷。感觉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比以前好。

4、诊断:阳气虚寒,气机不畅,气血不活。

5、治则:补气补血,理气活血。补肾阳补命门之火。

6、药方:在上次药方基础上修改,适当增加温里药,用制附子、肉桂。 

炒黄芪:90 克,炒白术:30 克,

  归:30 克,熟  地:30 克,

  枝:15 克,柴  胡:15 克,

  药:15 克,香  附:15 克,

  芎:15 克,郁  金:15 克,

  桂:10 克,制附子:10 克,

沙苑子:30 克,鸡内金:10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4 味,总量 330 克。

 

86日,复诊。 

1、脉象:左手脉略偏迟,关脉稍搏指,余无殊。右手脉偏迟带弦,不成一束。

2、舌象:舌体正常,舌边有齿痕,舌尖有点红。上半部正常薄白苔,下部中间苔稍显水湿。

3、自述:上次中药分两次吃完,中间隔了四天。睡眠还可以。胃口也还可以。大便正常,小便正常。月经不准,提前一周。月经之前一两天肚子有点不舒服。现在月经量比以前少了,持续三天。食后肚子中间象绳子勒住的现象没有了(十二指肠溃疡球部溃疡应该已经好了)。怕冷情况最近没有感觉到。小腿胀的情况最近也没有感觉到。眼睛胀,视力下降。脚上老茧还是那样。

4、诊断:整体气偏虚寒,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上焦浮热,下焦寒湿。

5、治则:补气,补肾阳,补命门之火。理气。适当中性解表,健脾燥湿(下焦)。清肝明目。

6、药方: 

炒黄芪:60 克,炒白术:15 克,

淫羊藿:15 克,沙苑子:30 克,

制附子: 6 克,肉  桂: 6 克,

  药:15 克,香  附:15 克,

  胡:15 克,苍  术:15 克,

  苓:30 克,鸡内金:10 克,

密蒙花:20 克,白菊花:20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4 味,总量 270 克。

 

824日,复诊。 

1、脉象:左手脉偏数带杂滑,略偏浮。右手脉偏数带杂滑,略偏沉,带弦(不成束)。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正常。苔薄嫩。舌边齿痕较大。舌尖红。

3、自述:累的时候腰眼处疼。眼睛胀。感觉比别人怕冷。大小便正常。憋尿则头昏且小便淋漓不尽。胃口还好。睡眠还好。月经还未来。

4、诊断:气偏虚沉,气机不畅,代谢不畅。

5、治则:补气,提气,理气,化痰。活血。辛凉解表,清肝明目。

6、药方: 

炒黄芪:60 克,炒白术:30 克,

  胡:20 克,白菊花:20 克,

  药:20 克,香  附:20 克,

制半夏:15 克,莱菔子:25 克,

  金:20 克,川  芎:20 克,

夏枯草:15 克,密蒙花:15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2 味,总量 280 克。

 

928日,复诊。 

1、脉象:右手脉带弦实,分散不成束。左手脉略带弦略带滑。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不太均匀,舌边齿痕较大,苔薄嫩,舌尖有指甲大小一块红点。

3、自述:月经时间准,来之前一天腰特别疼,但是来了以后就不疼了。现在肚子不疼了,但是有点不舒服。月经量偏少。睡眠没有暑假时候好,不易入睡。原来胃的那些奇怪症状已经没有了,但是有点不舒服,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胃内壁上刮。大小便正常,大便稍稍有点干。上完课会出现耳鸣,持续时间不长,稍事休息即好。眼睛看东西有时感觉有点模糊,放松一下就好了。右脚大拇趾下面有瓜子仁大小的一点角质化赘生物。

4、诊断:气机不畅,代谢稍不畅。脏腑间协调性不佳(脏腑不合)。

5、治则:适当辛凉解表,疏肝理气,补气(脾气),补血,补肾阳,适当活血、化痰。

6、药方: 

白菊花:15 克,牛蒡子:10 克,

  胡:15 克,香  附:20 克,

广木香:15 克,炒白术:30 克,

炒黄芪:60 克,党  参:30 克,

  归:30 克,熟  地:30 克,

山萸肉:15 克,沙苑子:30 克,

制半夏:15 克,川  芎:20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4 味,总量 335 克。

 

1030日,复诊。 

1、脉象:左手脉略偏迟,带弦,关脉浮搏,寸脉弱,整体尚好。右手脉略偏数,分散不成束(气机问题,脏腑不和,各脏腑的脉气不和谐,步调不整齐),此问题以前也有,这是其脉象的主要问题,整体力度尚可。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偏嫩且中下部略偏暗,舌边齿痕较大,舌尖有一小点红,中下部薄白苔略偏嫩腻。

3、自述:现在感觉还好。睡眠比原来好多了,但还不是很理想。胃口还好。大小便还好。月经来之前腰痛,第二天就好了,时间准,持续三四天,颜色状态还好。余无殊。

4、诊断:心阳气虚,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脏腑不和(肝胃不和)。

5、治则:补气,助心阳补心气,疏肝理气(肝胆、肠胃、肾),补血活血。补肾阳及命门之火。兼顾脾胃。

6、药方: 

  参:30 克,炒黄芪:120 克,

酸枣仁:15 克,柏子仁:15 克,

  枝:15 克,柴  胡:15 克,

  附:15 克,炒枳壳:15 克,

  药:15 克,当  归:30 克,

  芎:15 克,沙苑子:30 克,

  桂:10 克,鸡内金:15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4 味,总量 355 克。

 

1231日,复诊。 

1、脉象:左手脉稍偏迟稍偏弱稍带弦,但是协调程度已经基本没问题了(脉已经成一束),畅通程度也基本没问题了,这是一个本质的好转。右手脉情况与左手相同,但是弦弱迟的程度比左手稍重一些。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偏暗,舌边齿痕较大,薄白嫩苔。

3、自述:睡眠还好。感觉腰部乏力,轻则麻、凉,重则痛,仰睡则感觉腰部空,喜欢先趴着睡半个小时缓解后再翻过来睡。月经还好,稍为提前,量和以前差不多。脚上的那颗硬茧也基本好了,原来连着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现在已经缩回去了,只剩下老化的表皮。胃口还好。大小便都还好。

4、诊断:整体气血偏弱、偏寒,肝气略为不畅。肾虚。

5、治则:补气补血,适当疏肝理气活血。补肾阳补命门之火。兼顾脾胃。

6、药方: 

  参:30 克,炒黄芪:120 克,

炒白术:15 克,五味子:15 克,

  归:30 克,熟  地:30 克,

  芎:15 克,桂  枝:15 克,

  药:15 克,柴  胡:15 克,

沙苑子:30 克,山萸肉:20 克,

  桂:10 克,鸡内金:15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4 味,总量 375 克。

---------------

2013年12日,复诊。 

1、脉象:左手脉整取偏稍搏指带弦,偏沉,整体又偏弱,单取尺脉虚而弦细,关脉满而带杂较搏指,寸脉弱。右手脉整取弱而带弦,搏动费劲,单取尺脉弦细弱,寸脉弱而散。

2、舌象:舌体正常,舌边有齿痕,舌尖有点红,中下部舌质偏暗,全舌薄嫩白苔不厚。

3、自述:生孩子之前、怀孕期间感觉准备得都很好,生完孩子后感觉腰痛,下肢浮肿。现在明显感觉到,整个腰背部(特别是命门位置)痛,健忘。失眠。有时头昏。心烦。上次经我药方调理脚底的鸡眼已经好了,现在又复发了。劳累后眼睛模糊。胃口还好。劳累的时候有便频且拉不干净的感觉,大便还好。月经时间准,量不多,持续三天,无痛经,月经之前腰痛。侧环跳穴偏上位置很痛,承扶穴偏上位置痛,右侧较甚。

4、诊断:肝失疏泄,肝气不畅。肝肾(阴阳)双虚,血虚。心肺气虚,肺有浮热。

5、治则:补气,提气、去浮热(中性解表)。疏肝理气,清肝利胆。补肝肾(阴阳双补),补血,适当活血。

6、药方: 

  参:50 克,炒黄芪:150 克,

柏子仁:30 克,升  麻:15 克,

白菊花:25 克,桂  枝:15 克,

  胡:25 克,金钱草:50 克,

山萸肉:30 克,沙苑子:30 克,

  地:50 克,当  归:30 克,

  芎:10 克,广木香:10 克,

制附子:10 克,鸡内金:10 克。

 

上述药方抓 副。每天吃一副(早晚各半副)。共 16 味,总量 540 克。 

注:上述药方中 炒黄芪 150 克!不是 15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