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韩-,女,22岁,2010-08-12,出诊。痤疮。 

1、 脉象:左手脉偏数带弦带滑碎(脉体满中带缓)。右手脉偏沉偏数带弦实。

2、 舌像:舌尖红,舌两侧浮红,舌体正常,无苔。

3、 自述:月经推迟一两天,量可,持续五六天,头两天多后几天很少。开始一两天色红,后几天发暗,液态无块。胃口还好,睡眠佳,大小便正常。

4、诊断:血热痰热,气机不畅。气郁血热,上熏颜面。

5、治则:清热凉血解毒,理气活血,略带辛凉解表。

6、药方: 

  叶:15 克,菊  花:20 克,

  胡:15 克,葛  根:20 克,

生栀子:10 克,黄  芩: 8 克,

  参:20 克,丹  皮:15 克,

  芍:15 克,紫  草:10 克,

  花:20 克,连  翘:15 克,

蒲公英:30 克,香  附:20 克,

  胡:10 克,全瓜蒌:20 克,

制大黄:10 克,丹  参:15 克,

  金:15 克,川牛膝:15 克。

 

以上药方抓 七 副。  20 味,总量 320 克。

 

94日,复诊。 

1、舌像:舌尖红,略缩,舌尖两侧略浮胖。薄白苔。

2、脉象:左手脉已经好转了百分之七十左右,稍稍偏数稍稍带一点弦,但是已经畅通、柔和、饱满。右手脉整体好转百分之五十左右,脉仍偏沉、带弦,寸脉不足,整体稍偏弱。

3、自述:服药期间例假量稍多一些(因为解热散开气血疏通),其它指标正常。睡眠、胃口、大小便正常。

4、诊断:诊断如前,但是病情程度已经大大减轻。

5、治则:治则如前,稍作调整(略加补气托毒),减轻药量。

6、药方: 

  花:30 克,葛  根:30 克,

  胡:15 克,升  麻:10 克,

  花:30 克,连  翘:15 克,

  皮:15 克,赤  芍:15 克,

  草:15 克,生黄芪:30 克,

广木香:15 克,香  附:15 克,

制大黄:10 克,丹  参:15 克,

  金:15 克,川牛膝:15 克。

 

以上药方抓 七 副。共 16 味,总量 290 克。

 

说明:

1、这次药方会让脸上痘痘冒出更多,但是已经不是痤疮,而且大部分会“出头”掉(即冒出白点)。

2、吃完这七副药后暂时不需要再继续服药,可以停药观察一周,等痘痘“出头”后自然结痂愈合。

 

2011123日,复诊。 

1、舌象:舌体中部和后部正常,上部偏胖,两侧有齿痕,有点虚浮。薄嫩黄苔,舌尖还有一点点红。

2、脉象:左手脉略偏沉偏弱偏数一点点,带一点点弦,其它还好。右手脉中取偏细偏数带弦,沉取实带滑(滑象已经从左手转至右手,说明痰在气中不在血中,比以前减轻)。

3、自述:睡眠好的,胃口还好,但是不容易饿,一天吃两顿就够(内有痰堵)。大小便正常。月经推迟三天。持续一周。前两天多,后期淋漓不尽。色红,有时有块。来之前几天肚子胀痛,腰酸,乳房胀。月经开头两天痛经比较重,后期还好。冬天手脚冷,今年特别怕冷(体表阳气不够)。脸上皮肤已经变好了很多,细腻光滑明朗,其中还有一些小红点,量不多个也不大。

4、诊断:还是气偏沉,表气不够,气机不畅,但已不虚,而是内有痰(气不化阴,代谢不畅)。

5、治则:补气升阳(解表),理气化痰,消导,凉血、活血。

6、药方: 

炒黄芪:60 克,柴  胡:15 克,

白菊花:15 克,全瓜蒌:30 克,

浙贝母:10 克,莱菔子:50 克,

鸡内金:15 克,广木香:15 克,

  皮:10 克,生  地:30 克,

  金:10 克,香  附:15 克。

 

以上药方抓 七 副。  12 味,总量 285 克。

 

326日,复诊。 

1、脉象:右手脉沉小数,关尺甚,寸稍弱。左手脉沉数带弦,整体弱,重按则无。

2、舌象:舌体上部浮胖,舌质尚可,舌尖红,两侧虚浮,齿痕明显,全舌薄白苔。

3、自述:睡眠还好,胃口也好,大小便正常。月经:时间延后两天,持续五天,量一般,色有点黑,有血块但是不多。来月经之前和期间都有小腹胀疼的情况。余无殊。

4、诊断:正气整体沉弱,气机沉闷导致内部郁热,心肺浮热。

5、治则:补气(生黄芪),升阳,辛凉解表,疏肝理气,适当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下降)。

6、药方: 

生黄芪:90 克,生甘草:20 克,

白菊花:30 克,柴  胡:20 克,

牛蒡子:15 克,升  麻:15 克,

淡竹叶:20 克,生栀子:10 克,

丹  皮:15 克,紫  草:15 克,

金银花:30 克,连  翘:15 克,

川牛膝:15 克,郁  金:15 克。

 

以上药方抓 七 副。  14 味,总量 325 克。 

吃完七副以后,如果痘痘还没有完全好,可以根据好转的情况按原药方再抓 五 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