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袁--,女,41岁,2012428日,初诊,在金华乡下家里。 

1、脉象:右手脉弱数带弦杂,寸脉弱。左手脉虚数带弦,寸脉尤弱。此数非热。

2、舌象:舌体正常(偏薄),舌质还好,中下部厚腻白嫩苔。

3、自述:头晕,头里面有声音(好像机器噪音),位置在双侧,左侧较重。前段时间晕时想吐,严重的时候躺在床上感觉屋子都在转。现在仍然每天多次发生眩晕。睡眠一般,胃口不怎么好,大便好几天一次,很干,很难拉。小便正常。月经前段时间都不准,量少,两个月来一次。这两个月时间准,量比以前多。持续五六天,色红,质薄。没有痛经。

4、诊断:阳气沉弱(心阳心气尤弱)。正气虚邪风存在。气机不畅。血虚,血行不畅。肾阳虚,下焦不化。

5、治则:补气,提气(心阳心气),适当中性解表。理气。补血,活血。补肾阳,适当补命门之火。燥湿。

6、药方: 

  参:30 克,生黄芪:120 克,

  胡:25 克,升  麻:15 克,

柏子仁:25 克,桂  枝:15 克,

  药:15 克,广木香:15 克,

  归:30 克,川  芎:15 克,

补骨脂:15 克,肉  桂:10 克,

鸡内金:15 克,厚  朴:15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4 味,总量 360 克。

 

516日,复诊。 

1、脉象:右手脉弦细弱促(非热),三部整齐度饱满度力度都很差。左手关脉尺脉沉微虚数,寸脉几无。

2、舌象:舌体还好,舌质淡红,中下部暗(死)黄色的嫩苔较厚。

3、自述:自我感觉腹部较大(气虚松弛),胃纳不佳,吃得不多但是感觉有点胀。别的还好。晕的时候不吐也不感觉到屋子旋转了。头里面的响声噪音还有。发作次数减少了。头迷迷糊糊,提不起精神,睡不醒的样子。大便也好一些了。小便正常。这次月经特别少,一点点。

4、诊断:整体如上次。下焦虚闷气化不畅,补入之物未能很好代谢吸收。

5、治则:基本如上次。增加补血药物比例。适当顾及下焦的运化以及脾胃的吸收功能。

6、药方:在上次药方基础上修改调整。 

炒白术:30 克,炒黄芪:150 克,

  胡:25 克,升  麻:15 克,

柏子仁:25 克,桂  枝:15 克,

  药:20 克,炒枳壳:15 克,

  归:50 克,熟  地:30 克,

  芎:15 克,制首乌:50 克,

沙苑子:30 克,制附子:10 克,

鸡内金:15 克,厚  朴:15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6 味,总量 510 克。 

注意:上述药方中炒黄芪是 150 克,不是 15 克。 

另外,买三四十克重的人参一支,在服药期间分三天吃完。

--------------

76日,复诊。 

1、脉象:右手脉整取还好(力度和柔软度不佳),单取关脉尺脉微弱弦细,寸脉无及。左手尺脉弱,关脉更弱,寸脉几乎无及。

2、舌象:舌体还好,舌质淡红(中下部暗而不匀),中下部白嫩苔较厚,但是根部剥光无苔。

3、自述:头还响,有时还会晕,还是原来那样。月经不正常,提早七八天,量一点点。第一次药方后感觉好多了,后来又不好,最近又好多了。睡眠还好,整天都迷迷糊糊想睡。胃口好,但是,食后感觉胃胀,腹部大。大便一两天两三天一次,成形顺畅。尿频,淋漓不尽。性生活不理想。

4、诊断:诊断如前,整体大虚。气血虚而不活(心气尤虚),中焦湿痰堵塞,下焦肾虚(阴血虚较多)尿频。

5、治则:补气(尤其心气)补血(补血为主),适当理气活血。中焦燥湿化痰。补肾(阴为主)。涩精缩尿。

6、药方: 

炒白术:30 克,炒黄芪:100 克,

柏子仁:30 克,桂  枝:15 克,

  归:60 克,熟  地:60 克,

  药:15 克,川  芎:15 克,

制半夏:15 克,炒苍术:15 克,

沙苑子:30 克,制附子:15 克,

桑螵蛸:15 克,干  姜:15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4 味,总量 430 克。 

另外,买三四十克重的人参一支,在服药期间分七天吃完。

 

723日,复诊。 

1、脉象:右手脉弱带弦硬。左手脉虚弱。

2、舌象:舌体还好,舌质淡且暗,下部暗淡黄苔稍厚。

3、自述:自述如上次。自觉脸色好多了。

4、诊断:诊断如上次。

5、治则:治则如上次。

6、药方: 

炒白术:50 克,炒黄芪:100 克,

  参:50 克,桂  枝:20 克,

  药:15 克,炒枳壳:15 克,

  归:60 克,熟  地:60 克,

  芎:15 克,制附子:20 克,

沙苑子:30 克,山萸肉:30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2 味,总量 465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