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庞-,女,52岁。2010-6-20,初诊。 

1、自述:五年前,前额处曾经中风右侧脑干出血,当时昏迷半个月住院一个月,出院后复查脑出血已经消除。经气功师外气治疗有效(操作:一手置头一手置丹田,患者有气感从头顶至脚下)。下肢浮肿。右侧腹部曾大手术摘除肝腰良性肿瘤。右侧乳房肿块如蛋黄大,西医也不知为何物。住院期间小便每五分钟一次,现在夜尿两次。大便有时候干硬有时候正常。胃口尚可。下午脚底又痛又烫,不愿久立(最多半小时)。易受惊。有十多颗胆结石,最大如黄豆。

2、舌像:舌体淡红偏白少苔,边缘浮胖有水汽。

3、脉象:右手脉偏实偏数偏浮。左手脉偏实偏数带滑带弦。

4、诊断:肾虚,肝热。肝胆气机不畅,湿热有痰。

5、治则:清热(肝胆)泻火、燥湿、凉血、解毒,滋阴(肝肾)清热,清热化痰,理气(肝胆)。排结石。

6、药方: 

生栀子:15 克,淡竹叶:10 克,

  芍:15 克,丹  皮:15 克,

  芩: 6 克,龙胆草: 6 克,

  皮:15 克,连  翘:15 克,

夏枯草:15 克,女贞子:20 克,

旱莲草:15 克,金钱草:60 克,

  贝:10 克,全瓜蒌:10 克,

  皮:10 克,香  附:20 克,

川牛膝:10 克,薏苡仁:30 克。 

 

以上药方抓 副。共 18 味,总量 295 克。 

74日,患者女儿来电说:由于患者无知,每天吃了一副半药的量(代煎每副药装两包,患者每天吃了三包),结果患者感觉肚子胀,小便也不是很好,耳朵周边的经脉紧起来,听力下降(不是很听得到)。 

分析:这是因为清肝胆湿热的药物往下降,而且单副药量本来就偏大(将近300克),一副半药则有450克,肝胆之气下降太多,则少阳胆经所属的耳边经气不够以至听力下降;肝胆湿热下降太多无法及时代谢分解,以至在肚子里停留因而感觉发胀。 

解决:另拟药方短信发给她,让她明天去抓三副来吃,纠正上述原因导致的偏差。药方原则是:升发肝胆之气,消导肠胃之气,利尿。

药方如下: 

  胡:20 克,鸡内金:20 克,

炒枳壳:15 克,莱菔子:20 克,

广木香:15 克,厚  朴:15 克,

制大黄:15 克,车前子:15 克,

  芽:15 克,谷  芽:15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77日,患者女儿来电反馈:吃完上述三副药后,所有偏差得到纠正恢复正常,整体服药效果良好。

 

复诊,2010-8-1 

1、自述:右脚好多了,原来站着时右脚感觉发热,现在基本不热。上楼时感觉气急甚至说话都吃力。睡眠不好,晚上一两点钟醒来就睡不着。胃口好,大小便好,下肢浮肿好多了,右侧小腹比左侧大。

2、脉象:右手脉仍滑实偏数,但是畅通程度已经大大好转。左手脉实数略带弦。

3、舌象:舌体偏胖,舌质偏红,两侧浮胖带水汽,有齿痕。

4、诊断:如上次。但是程度已经减轻。

5、治则:如上次。

6、药方:

生栀子:10 克,淡竹叶:10 克,

  芍:20 克,丹  皮:10 克,

  芩: 6 克,龙胆草: 6 克,

  皮:15 克,夏枯草:15 克,

  贝:10 克,全瓜蒌:10 克,

女贞子:20 克,金钱草:60 克,

炒枳壳:15 克,制大黄:10 克,

  胡:15 克,葛  根:20 克。

 

以上药方抓 七 副。共 16 味,总量 250 克。

 

201117日,复诊: 

1、自述:经邵逸夫医院确诊为乳腺癌晚期,因瘤体面积大无法直接手术,医院计划先化疗使瘤体缩小然后手术。经邵逸夫医院数次化疗出院,打算春节后手术。因出院后情况不佳,请求中医调理。现在的情况是:睡眠不好已经二十来天,睡不着。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口苦口干(阴虚胃气不畅)。大便干硬如羊粪,难拉,几天一次。打喷嚏咳嗽时小便失禁,也能主动拉小便。脚后跟痛,白天手脚冰凉(阳气不足),晚上脚发热(阴虚)。出院时全身浮肿且大小便失禁,出院后情况稍为好转缓解。头晕。眼屎多。有虚汗。手脚指甲出现现纵条状紫黑色。腰痛。化疗时白细胞降低到1200(正常值4000),血色素偏低。白天自己服用黄芪50克,已经持续服用一个月。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淡白,苔嫩,两侧有齿痕及虚浮,唇白无华。

3、脉象:右手脉实促,时有停顿,偏浮。左手脉实促,时有停顿,偏浮。

4、诊断:正气虚邪气实,气机不畅(尤其是胃气不畅),代谢不畅,阴血虚。

5、治则:扶正祛邪。补气,滋阴补血,凉血活血,理气,化痰,健脾开胃,清热解毒(抗肿瘤)。

6、药方: 

生黄芪:90 克,生白术:30 克,

生地黄:20 克,当  归:20 克,

女贞子:20 克,鳖  甲:20

五灵脂:10 克,郁  金:15 克,

  仁:10 克,丹  皮:15 克,

炒枳壳:15 克,广木香:15 克,

莱菔子:50 克,鸡内金:20 克,

制大黄:15 克,厚  朴:15 克,

浙贝母:10 克,猫爪草:20

山慈菇:10 克,石见穿:10 克。 

 

以上药方抓 剂。  20 味,总量 430 克。(后注:猫爪草药店无售,改为昆布10克)

 

128日,复诊。 

1、脉象:右手脉数偏实带滑,脉体柔软度不够。左手脉数,稍带滑,关脉应指明显(但是柔软度还好),偶有停顿。双手寸脉较弱。

2、舌象:舌体偏胖一点,两边齿痕明显,舌苔白偏嫩腻。

3、自述:睡眠不好,醒着的时候老是有便意(小便)。胃口还可以,嘴巴有点苦。下肢有点浮肿。大便正常。汗比较多,一吃饭就出汗。西医检查有中度脂肪肝。胆囊有结石,不大,最大的一点八毫米,其余的零点几毫米。有时候眼屎有时没有。其它还好。服用上次药方以后,腰部酸胀痛的情况好多了。有时头昏。

4、诊断:正气恢复得挺好(基本恢复),气机基本已经畅通,邪毒在继续代谢,肝脏压力稍大,表气稍为不够(气稍偏沉)。

5、治则:治则如上次,各原则之比例根据变化情况稍作调整。扶正祛邪。补气,滋阴补血,凉血活血,理气,化痰,健脾开胃,清热解毒(抗肿瘤)。

6、药方:在上次药方基础上根据变化情况作修改调整。 

生黄芪:90 克,生白术:20 克,

女贞子:20 克,鳖  甲:20

生地黄:20 克,丹  皮:15 克,

  芍:15 克,白  芍:15 克,

五灵脂:10 克,郁  金:10 克,

  仁:10 克,制大黄:10 克,

白菊花:20 克,广木香:15 克,

莱菔子:30 克,鸡内金:10 克,

浙贝母:10 克,猫爪草:20

山慈菇:10 克,石见穿:10 克。

 

以上药方抓 剂。  20 味,总量 380 克。 

注:如果猫爪草没有,改为昆布 10 克。

 

2011-2-21,复诊。 

1、脉象:左手脉偏数,单取尺脉略带弦,整体偏弱一点,余无殊。右手偏数,脉体偏实偏硬,柔软度不够波动不够,偶有停顿(有时八九至一停有时两三至一停有时数十至一停,无规律)。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红暗不匀,两侧有多处明显的淤血点,且有点虚浮。

3、自述:睡眠不好,胃口蛮好,大便挺好(每天一次),小便量不大(比以前好多了)。到下午时下肢有点浮肿。偶然有阵发性头晕。腰痛。容易受惊。西医检查有脂肪,有多发性胆结石,颗粒很小。左侧乳房小叶增生,右侧乳房已经做了手术。手指甲脚趾甲有纵向的灰黑色条纹(说是化疗后出现)。

4、诊断:整体气略偏虚,肝胆气机不畅,气血不畅,有淤血。西医检查乳头附近有小肿块。

5、治则:稍为补气,疏肝理气,凉血、活血祛瘀,清热化痰,清热解毒抗肿瘤,兼顾脾胃。

6、药方: 

生黄芪:90 克,生白术:30 克,

  胡:15 克,香  附:15 克,

广木香:15 克,鸡内金:10 克,

  地:30 克,鳖  甲:30 克,

  皮:15 克,赤  芍:20 克,

  皮:15 克,五灵脂:15 克,

  参:15 克,桃  仁:10 克,

  金:15 克,留行子:15 克,

浙贝母:10 克,昆  布:10

山慈菇:15 克,石见穿:15 克。

 

以上药方抓 剂。  20 味,总量 405 克。

 

36日,患者女儿反馈,患者最近出现骨头酸痛情况,估计与最近几次药方中连续使用山慈菇有关。下次药方中把 山慈菇 15 改为 黄药子 15 克。 元胡 15 克,以活血止痛,土鳖虫 8 克,破淤血。

 

315日,复诊。 

1、脉象:双手脉稍为偏实偏数一些,余无殊。但是脉体较为僵硬,柔软度不够,波动不够。脉搏偶有停顿,但是几十次中只有偶然一次停顿,比以前已经好了很多很多。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红但是均匀,苔少嫩,舌边还有一些淡淡的淤血斑,但是程度已经比原来减轻了百分之七八十。

3、自述:睡眠不好,睡得不沉,容易惊醒,容易受惊。夜尿次数很多,但是每次都只有一点点(有点热淋性质),然后就睡不着,经常要小便。吃药期间尿量多,夜尿三次,尿色清,停药后就浑浊。睡醒后眼屎很多,现在好些了。停药已近一周。大便有时干硬象羊粪,有时又挺好,眼屎多的时候大便就不好,眼屎少的时候大便就好。胃口蛮好的。腰酸。进食速度快容易噎着,食物干燥也容易噎着。有时候关节有点僵硬。牙齿有点酸。有时骨头和经络有点酸痛。有时候头痛。右侧耳朵附近感觉有点绷紧。其它还好。

4、诊断:内有热毒,气血不畅。

5、治则:适当补气补血,滋阴清热,清热凉血,疏肝解郁,理气活血,清热解毒。兼顾脾胃。

6、药方: 

生黄芪:90 克,生山药:60 克,

女贞子:15 克,生  地:30 克,

  皮:10 克,赤  芍:20 克,

  胡:15 克,合欢皮:15 克,

  皮:10 克,炒枳壳:10 克,

  金:15 克,五灵脂:15 克,

  胡:15 克,桃  仁:10 克,

蒲公英:30 克,白菊花:30 克,

浙贝母:10 克,昆  布:10

黄药子:15 克,石见穿:15 克。

鸡内金:10 克,莱菔子:15 克。

 

以上药方抓 剂。  22 味,总量 465 克。

410日,复诊。 

1、    脉象:左手脉偏数略带滑,整体稍偏弱,余无殊。

右手脉整取偏实偏数,单取偏虚数带弦,余无殊。

2、    舌象:舌体正常,舌质有浅红偏紫暗色块,舌面嫩无苔,中间有裂纹。

3、    自述:胃口还好。睡眠不好。右侧面部神经感觉绷紧,晚上睡觉骨头疼,动的时候骨头疼,不动的时候经络有点疼,腰酸,牙齿冷痛,硬的东西不能咬,右侧下腹部胀大。由于骨头疼,经常要醒来。到下午时分双下肢下端靠近脚踝部分浮肿,右脚较甚。下午时右侧眼睛不容易睁开。大便干硬象羊粪。有眼屎。余无殊。

4、    诊断:整体气偏弱,气机不畅,代谢不畅,内有邪热。

5、    治则:补气补血,理气活血,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热化痰,抗肿瘤,兼顾脾胃。

6、    药方: 

生黄芪:90 克,生山药:60 克,

生甘草:15 克,五味子:15 克,

  地:30 克,鳖  甲:30 克,

  皮:10 克,赤  芍:20 克,

  皮:10 克,炒枳壳:10 克,

  金:15 克,五灵脂:15 克,

  胡:15 克,桃  仁:10 克,

蒲公英:30 克,白菊花:30 克,

制大黄:15 克,白  芍:15 克,

浙贝母:10 克,昆  布:10

黄药子:15 克,石见穿:15 克。

鸡内金:10 克,莱菔子:15 克。

 

以上药方抓 剂。  24 味,总量 510 克。

注:因其脉体较为僵硬,下次药方需要考虑增加理气药物比例。

54日,复诊。

1、脉象:左手脉偏虚数,初按带弦带杂带滑,久按则弦杂滑象消失(如正常柔软)。右手脉偏数偏实带弦,但是整体力度又偏弱,三部柔软度不够,三部脉位都比较实硬。

2、舌象:舌体中部略偏胖,舌质有紫暗不匀,薄嫩苔。

3、自述:最近在吃灵芝,大便一颗颗象羊粪,灵芝吃了以后眼屎多,大便干硬不畅通。晚上睡觉脚腕下面一段感觉热,需要放在被子外面。腰酸,不动时浑身经络痛,动的时候好一点。睡眠不好。小便不好,好像要小便但是拉了一点点,有点类似热淋。脚后跟痛。呼吸时刀疤处痛。牙龈出血。冷风进口则牙齿痛。胃口蛮好。眨眼睛时紧巴巴。右侧头部感觉紧巴巴地。容易受惊。右侧腹部上午小到下午要胀大。

4、诊断:正气偏弱,气机不畅,血亦偏虚,且血中有结。

5、治则:补气补血,理气活血,清热解毒,适当地清热凉血、化痰,抗肿瘤,兼顾脾胃。清热通便。利尿通淋。

6、药方: 

生黄芪:90 克,生山药:90 克,

  地:30 克,鳖  甲:30 克,

  药:20 克,广木香:20 克,

  参:15 克,五灵脂:15 克,

  胡:15 克,土鳖虫:10 克,

蒲公英:30 克,白菊花:30 克,

  皮:15 克,赤  芍:15 克,

浙贝母:10 克,昆  布:10 克,

肿节风:30 克,石见穿:30 克,

鸡内金:10 克,莱菔子:20 克,

制大黄:15 克,车前子:15 克。

 

以上药方抓 剂。  22 味,总量 565 克。

 

67日,复诊。 

1、脉象:双手脉体饱满,但是稍偏虚数,柔软度和波动性不佳,左手一分钟内偶有一次停顿,右手没有(可忽略)。所谓波动性不佳,是指三部脉较僵硬(同起同落)。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淡嫩,舌底静脉色紫暗(仍有淤血),薄嫩苔。

3、自述:患者右侧腰腹中间部位明显鼓出(中风后遗症?气机虚滞?用青皮?)。睡眠不好,睡得不深,容易惊醒。心慌,走路喘气。胃口蛮好。右半侧头脸部感觉麻木、抽筋、僵硬不放松。大便不稳定,有时几天一次,有时一天一次,大便干硬如羊粪。小便频,起夜四五次,量少。眼屎多。右侧腰部酸。下午下肢肿(右脚较甚),晨起好一些。胆结石。牙龈出血,咬硬物则痛。舌头嘴巴麻(右侧较甚),嘴巴象喷火一样。余无殊。

4、诊断:右侧中风后遗症,对应的(左侧)大脑区域神经元退化。气机不畅,气血不活,内热,有淤血。

5、治则:补气,理气(破气),活血(破血),补血凉血。清热解毒,抗肿瘤,兼顾脾胃。清热利尿同时涩精缩尿。

6、药方:

生黄芪:90 克,五味子:30 克,

  参:30 克,青  皮:15 克,

  附:20 克,乌  药:15 克,

  棱:10 克,莪  术:10 克,

  蛭: 6 克,土鳖虫: 6 克,

  金:10 克,五灵脂:10 克,

  地:20 克,当  归:20 克,

肿节风:30 克,石见穿:30 克,

鸡内金:10 克,莱菔子:20 克,

桑螵蛸:10 克,金钱草:30 克。

 

以上药方抓 剂。  20 味,总量 420 克。

 

710日,复诊。 

1、脉象:右手脉单取虚数偏促,整取沉实偏促,力度和整齐度尚可。左手脉偏数带滑,余无殊。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紫暗,薄嫩苔,舌底有许多淤血点,紫红色。

3、自述: 睡眠不好,有时候睡不着,有时候两点钟要醒来。胃口蛮好。大便有时候硬有时候正常。小便难拉,蹲在马桶上时间长,一点点拉。最近二十多天吃饭快、说话快、受凉时要咳嗽,感觉气管痒痒的有虫爬,咳嗽时小便失禁。右侧喉咙痛。到下午下肢浮肿,右脚比较厉害。脚趾甲手指甲的乌黑色已经消失。有时候感觉右侧脸部筋收缩。牙齿痛,牙龈出血。头转快点则晕。有时候记忆不好。双侧腰酸。

4、诊断:气郁内热,气机不畅,气滞血瘀。

5、治则:补气,适当理气,适当化痰,清热凉血、解毒,活血祛瘀。抗肿瘤,兼顾脾胃。

6、药方:在上次药方基础上调整。 

生山药:90 克,生黄芪:150 克,

  附:20 克,青  皮:10 克,

  布:10 克,猫爪草:30 克,

  皮:15 克,败酱草:30 克,

  金:10 克,五灵脂:10 克,

  棱:10 克,莪  术:10 克,

  蛭: 6 克,土鳖虫: 6 克,

女贞子:20 克,当  归:20 克,

肿节风:30 克,石见穿:30 克,

鸡内金:10 克,莱菔子:20 克,

半边莲:20 克,金钱草:30 克。

 

以上药方抓 剂,代煎装 20 包,分十天吃(每天早晚各一包)。  22 味,总量 606 克。

 

88日,复诊。 

1、脉象:双手脉偏数,脉体实硬,百动之内偶有一两次停顿,其它还好。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嫩且有淡紫色不匀,苔嫩,舌面有裂纹。

3、自述:睡眠不好,容易惊醒。胃口蛮好。大便两三天拉一次,不软不硬。腰酸,下午双脚浮肿。牙齿疼和出血已经好了。右侧手脚感觉冰冷。最近咳嗽比较厉害。手脚指甲的黑色已经消失。胆结石。右侧耳朵感觉拘紧不放松。眼睛也不痛了。有时候转头快一点则要头昏。有眼屎。小便不通畅,淋漓不尽。

4、诊断:中风后遗症,左半脑功能受损,导致右半身机能退化。气血不畅,有点内热。

5、治则:适当补气,理气活血祛瘀,清热凉血、解毒,滋阴补血。抗肿瘤。兼顾脾胃。

6、药方:在上次药方的基础上修改。 

五味子:30 克,生黄芪:120 克,

生山药:60 克,香  附:20 克,

  胡:15 克,广木香:15 克,

  皮:15 克,败酱草:30 克,

  金:10 克,五灵脂:10 克,

  棱:10 克,莪  术:10 克,

  蛭: 6 克,土鳖虫: 6 克,

女贞子:20 克,鳖  甲:20 克,

肿节风:30 克,石见穿:30 克,

鸡内金:10 克,莱菔子:20 克,

半边莲:20 克,金钱草:30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22 味,总量 535 克。代煎装 20 包,分十天吃(每天早晚各一包)。

 

96日,复诊。 

1、脉象:左手脉偏数,稍带僵硬,力度还好,无停顿。右手脉偏数,稍带滑带僵硬,力度还好,无停顿,偶有几次偏弱。

2、舌象:舌体正常,舌质不匀(有淡紫色暗块),薄嫩苔,舌底下有红血丝。

3、自述:不吃药的时候大便硬,吃药时正常(不硬),右侧头面部感觉紧绷,但是比上次好多了。右侧听力不好,右侧腹部比较胀大。右手僵硬不灵活。右腿也比较僵硬。原来站着时右腿感觉象火烧,但是比原来要好多了(仍然烫但不象火烧)。有眼屎。牙龈出血。小便淋漓不尽。睡眠不好,容易惊醒。胃口蛮好。心虚心悸。上楼梯则气喘。下午双脚仍有浮肿,但是比上次好多了。咳嗽已经好多了,基本不咳了。右侧手脚冰凉情况还有。脑子有时清爽有时不清爽。

4、诊断:诊断如上次。

5、治则:治则如上次。

6、药方:在上次基础上修改。 

五味子:20 克,生黄芪:90 克,

生山药:60 克,鸡内金:15 克,

  胡:15 克,广木香:15 克,

  皮:15 克,败酱草:30 克,

五灵脂:15 克,丹  参:15 克,

女贞子:20 克,黄药子:20 克,

车前子:15 克,半边莲:20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4 味,总量 365 克。

 

1113日,复诊。 

1、脉象:右手脉偏虚数,略带弦,沉取带杂滑。左手脉偏虚数略带弦,关脉略搏指。

2、舌象:舌体偏胖,舌质嫩,稍偏暗,还有少量淡紫色淤紫斑,中部肝胆位置有两条淡褐色斑。

3、自述:睡眠不好,有时有眼屎,牙龈有出血,手指感觉比较僵硬,腰腹部还是右侧较大,脚气还有一些(早上好一些下午较重一些)。上楼时感觉到双侧腰酸无力。右侧听力不好。胃口蛮好。大便蛮好。小便次数多,每次量少。有时候心惊心慌。

4、诊断:气虚内热,气机不畅,代谢不畅。血虚内热。肝失疏泄。

5、治则:补气理气,清虚热。滋阴补血,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清肝利胆。利尿通淋,利湿退黄。兼抗肿瘤,兼顾脾胃。

6、药方: 

生黄芪:90 克,生山药:90 克,

地骨皮:15 克,女贞子:15 克,

生地黄:30 克,赤  芍:15 克,

五灵脂:10 克,土鳖虫: 5 克,

  胡:15 克,车前子:15 克,

金钱草:30 克,龙胆草: 5 克,

鸡内金:10 克,黄药子:15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4 味,总量 360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