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位--,男,4周岁,2011-6-12,初诊,在今日大酒店酒吧。 

1、脉象:左手脉实数带滑,偏浮。右手脉寸关实数带滑,偏浮,但是尺脉沉弱带弦。

2、舌象:因患儿不能张口伸舌,无法察看。但是,察其睡觉时露睛(眼皮无法完全闭合)。

3、代述:一周岁开始犯病,已经三年。主要症状是无法控制的点头,走路不稳,上肢有不自觉摆动,厉害的时候每日头部点头有一百多次。三年来经青岛、潍坊、济南、北京、深圳等多处求医无效,某些时候因服药不当反而加重,西医认为是“婴儿痉挛症”,是癫痫中最难治的一种(号称癫痫之王),已经没有办法,目前在服用生酮饮食控制。患者于612日来金华求治,613日凌晨五点半,在睡眠状态下诊脉。

4、诊断:从其左手脉和右手寸关脉来看,显然是风热挟痰,且其风及痰皆在中上焦。从其右手尺脉来看,其肾又虚(且属先天肾虚),其睡眠露睛也可佐证这点。

5、治则:疏风清热(辛凉解表),祛风痰,降气化痰。平肝熄风。补肾(补肾阳为主),略助命门之火(用少火引热归元)。嘱咐其停止生酮饮食半个月,单独服用中药,观察其症状是否减轻。

6、药方: 

  胡: 8 克,牛蒡子: 8 克,

  贝: 6 克,白菊花:12 克,

  花:15 克,天竺黄: 6 克,

全瓜蒌:15 克,郁  金: 8 克,

  子: 6 克,莱菔子:10 克,

  蚕: 6 克,制首乌:15 克,

  桂: 3 克,山萸肉: 8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4 味,总量128 克。

 

621日,复诊。 

1、脉象:左手脉偏沉,偏虚数,已无滑象和实象。右手脉位置居中,偏数稍带弦稍带滑,整体偏弱。

2、舌象:能张口,但是未能细察,好像舌体偏缩,舌质偏淡,中部有嫩腻苔偏黄,全舌水汽。

3、代述:察其眼神、表情和动作比一周前(服药前)明显变得灵活丰富,诊脉时能说服其手腕不动一分多钟(上次十秒钟都不行)。服药以来这一周晚上睡眠正常(十点钟入睡五点钟醒来),以前两点钟和四点钟要醒来(两点钟痰走肝经四点钟痰走肺经)。服药开始几天有点拉肚子,后来大便次数较少。但是,点头的次数变多,原来每天三十至六十下,现在最多有九十下,这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痰消掉后暂时气偏虚,二是散痰在经络中流动刺激所致。

4、诊断:阴血中的痰已经差不多清空,气中还有痰,气机不畅,整体气稍偏弱。

5、治则:其它原则如前。兼考虑:滋阴清热,理气化痰,适当补气。

6、药方:在上次药方的基础上修改调整。 

太子参: 8 克,五味子: 6 克,

牛蒡子: 6 克,白菊花: 6 克,

  花:10 克,天竺黄: 6 克,

  皮: 6 克,女贞子:10 克,

  金: 6 克,僵  蚕: 6 克,

制首乌:12 克,山萸肉: 8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2 味,总量90 克。

 

78日,复诊。 

1、脉象:左手脉偏沉,略偏细数,稍带杂滑。右手脉略偏数,稍带杂滑。

2、舌象:睡着状态号脉,无法察看舌象。

3、自述:观察其眼神、表情、动作、(不成句的)语言已经比原来好多了,但是每天中不自主的点头次数还是比较多(大概九十多次),这是在经络之痰消散过程中的反应,无妨。据患者母亲自述,上次药方大概喂下去一半,上上次药方大概喂下去百分之八十。

4、诊断:经络中还有少量痰,阴血稍偏虚。气机还不是很顺畅,气中还是有少量痰。

5、治则:疏风(兼带适当清热)化痰,滋阴补血(兼带适当凉血)活血。理气、化痰,适当补气养阴。

6、药方:在上次药方基础上修改。 

白菊花: 6 克,银  花:10 克,

天竺黄: 6 克,僵  蚕: 6 克,

女贞子:10 克,当  归: 6 克,

制首乌:10 克,佛  手: 6 克,

太子参:10 克,丹  皮: 6 克,

五味子: 6 克,郁  金: 6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2 味,总量88 克。

 

724日,复诊。 

1、脉象:左手寸脉尚可,关脉偏沉带弦带滑,尺脉偏沉,整体偏弱。右手寸脉略带杂,关脉偏沉带弦带滑,尺脉偏沉,整体偏弱。

2、舌象:睡眠状态,未看。

3、自述:停药已经七天,点头次数在六十多次。每天晚上都在十一点左右睡觉,早上六七点钟醒来,睡眠过程正常。大便正常,小便少。食欲胃口挺好。比较兴奋,心烦。眼珠往上翻时间比较长。走路还是要不稳,双膝容易发软跪倒。这几天没有说话。有时候发作时往后仰,以前都是往前点头伸手。发作的时候大哭出声,以前发作的时候是不自觉地笑一笑。

4、诊断:整体气偏弱。肝气不畅,有淤血痰浊。

5、治则:适当补气。疏肝理气,平肝熄风。燥湿化痰,适当活血祛瘀。

6、药方: 

炒黄芪:15 克,炒白术:10 克,

  胡:10 克,陈  皮: 6 克,

  麻: 8 克,僵  蚕: 8 克,

石菖蒲: 8 克,鸡内金: 6 克,

制半夏: 8 克,天竺黄: 6 克,

  金: 8 克,五灵脂: 6 克。

 

以上药方抓 副。  10 味,总量 99 克。

 

201557日,复诊。 已经9虚岁。

1、脉象:右手脉整取迟缓偏弱,尺脉尤弱,单取三部皆迟缓,寸脉关脉力度尚可,尺脉沉弱。左手脉整取迟缓,寸脉弱,关脉尺脉力度尚可稍搏指,单取三部皆迟缓,寸脉弱带弦,关脉力度尚可,尺脉沉弱带弦搏动费劲。

2、舌象:睡着未看。

3、自述:2011经过治疗回去后一直没有再发作,2014年五月份,开始断断续续复发,发作间隔一两个月,但是有一次一天之内发了四次,现在发作的表现和2011年不一样,嘴唇发紫,两眼发直,有时候发作之前把饭都吐了,发完了就睡,全身无力。平时睡眠还好,发作之前睡眠不好,平时白天比较兴奋,跑啊跳啊,有时候一阵又焉了。胃口挺好。大便正常,两天一次,开头比较干,小便正常。有时候发作的时候肚子咕噜咕噜响,有时候磨牙,有时候发作时心跳比较快。有时候凌晨三五点钟起来玩。

4、诊断:肾虚(阴阳双虚)!命门火衰!下焦气机不畅。心阳虚、心气弱且不畅!

5、治则:补肾(阴阳双补)!补命门之火!理气(下焦)。补心气,助心阳!

6、药方:

沙苑子:20 克,山萸肉:20 克,

菟丝子:20 克,乌  药:10 克,

  地:40 克,制首乌:40 克,

制附子:10 克,干  姜:10 克,

柏子仁:30 克,桂  枝:10 克。

 

上述药方抓 副。 每天吃一副,早晚各半副。 10 味,总量 210 克。

 

2015523日,复诊。

1、脉象:右手脉整取偏迟缓,寸脉弱,关脉稍弱,尺脉偏弱,单取三部皆迟缓,寸脉弱,关脉尚可,尺脉尚可稍偏弱。左手脉整取偏迟缓,寸脉偏弱,关脉尺脉带滑,单取三部皆偏迟缓,寸脉尚可稍偏弱,尺脉偏弱。

2、舌象:睡着未看。

3、自述:未述。

4、诊断:肺气弱、心气偏弱,脾气稍偏弱,心肺阳虚。肝血结,但是肾精偏虚,肾阳稍偏虚,命门之火偏衰。

5、治则:补肺心脾之气,助心肺之阳。活血,稍稍破血,补肾填精,稍补肾阳,补命门之火。

6、药方:

炒黄芪:60 克,柏子仁:30 克,

 仁: 5 克,川  芎:10 克,

  地:30 克,制首乌:30 克,

沙苑子:15 克,山萸肉:15 克,

制附子:10 克,桂  枝:10 克。

 

上述药方抓 副。 每天吃一副,早晚各半副。 10 味,总量 215 克。

 

201567日,复诊。

1、脉象:右手脉整取寸脉关脉正常,尺脉弱,单取寸脉正常,关脉稍带弦但是其他指标正常,尺脉偏沉弱带弦紧。左手脉整取关脉尺脉正常,寸脉弱,单取关脉正常,尺脉带弦但是其他指标正常,寸脉偏弱。双手脉速度都已经正常。

2、舌象:母亲代看舌苔中下部白厚,上部没有。

3、自述:最近睡觉不太好,凌晨一两点钟才睡,比较兴奋,经常笑,这几天看着比较懒,不太爱动。最近胃口不太好。大便两三天一次,成形,大便头部有点干。小便黄。流口水,咬东西。晨起口中有气味。

4、诊断:心气偏弱。肾阳虚,中下焦气机不畅。

5、治则:适当补心气,仍然兼顾补脾肺之气,理气中下焦,适当消导。助心阳,补肾阳,理气(中下焦)。仍然适当兼顾补命门之火。

6、药方:

炒黄芪:40 克,炒白术:20 克,

柏子仁:30 克,桂  枝:10 克,

  药:10 克,鸡内金:10 克,

沙苑子:30 克,山萸肉:30 克,

  地:30 克,制附子:10 克。

 

上述药方抓 副。 每天吃一副,早晚各半副。 10 味,总量 220 克。

 

2015621日,复诊。

1、脉象:右手脉整取速度正常,寸脉关脉力度稍弱,尺脉弱较甚,单取三部速度都正常,寸脉力度正常,关脉尺脉偏弱。左手脉整取速度和力度都正常,只是偶有几次搏动迟疑,单取三部速度和力度都正常,只是关脉尺脉稍带弦。

2、舌象:睡着未曾看。

3、自述:前几天发作了一次,间隔时间比以前长(以前隔一两个月,这次隔了四个月差一周),持续时间比以前短,表现为嘴唇发紫。

4、诊断:中气(脾气)偏弱,肾阳偏虚,肝肾血行不畅。

5、治则:适当补脾气,适当补肾阳,疏肝理气,适当活血,适当养心安神。

6、药方:

炒黄芪:30 克,炒白术:30 克,

沙苑子:30 克,山萸肉:30 克,

  胡:10 克,川  芎:10 克,

  志:10 克,制附子: 5 克。

 

上述药方抓 副。每天吃一副,早晚各半副。 8 味,总量 155 克。

 

201571日,复诊。

1、脉象:双手脉都正常,只是左手脉整取时强弱稍为不稳定。

2、舌象:

3、自述:感觉好像没力气,拿东西时手会发抖。

4、诊断:

5、治则:

6、药方:

麝香保心丸一盒,按说明书减半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