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关于大汗亡阳大泻亡阴

钱塘散人

 

   有一个医学常识:人体中一大半是水,出汗过度会导致人体脱水,吐泻过度,除了会损失水分,还会损失很多有形的物质成分,失水过多会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失去有形物质过多会导致营养物质跟不上。

   这就是中医常说的大汗亡阳、大泻亡阴,这里的大泻其实包括上吐和下泻。

   其实水分也是物质,为什么大汗强调的是亡阳?吐泻物质中也有水分,为什么大吐大泻强调的是亡阴呢?

   主要是中医的理论认为汗水是往体表、往上宣发的,这是人体阳气的功能,所以大量的、过度地出汗,当然会伴随着阳气的损失。大吐大泻亡阴比较好理解,因为吐泻主要损失的是物质成分,中医把这类归于阴。

   就我的临床经验和理论见解来说,大汗亡阳、大吐泻亡阴都是有前提的,也就是在某些情况下的说法,在正确用药的情况下,大汗未必会亡阳,大吐大泻也未必会亡阴。

   比如一个人在正常的情况下,如果人为地用药物使之大汗或大吐大泻,那当然会亡阳亡阴,如果本来患者已经阳气大虚了还使之大汗、本来已经阴精枯竭了还使之大吐大泻,那当然更是作死的节奏了。

   如果一个患者本来就风寒风热、表实无汗,当然要用解表发汗的方法打开毛孔使邪有出路;如果误食毒物时间不久毒物还在胃中,当然要用催吐的方法赶紧先把毒物从上排出,这类似于西医的洗胃;如果邪在下焦肠道,当然可以通过用药物主动致泻的方法使病邪从大便排出。当然,这三种驱邪的方法都要适度,邪去即可,过则易伤正。

   那么,何为适度?如何把握这个度?老实说,如果不会认真把脉,仅通过外部观察或其它方面的判断,这个度还真不好掌握。

   但是,如果你会把脉,那么可以从脉象中看出这个度,用药也依据这个度,那就可以放心大胆使用,因为人体自身有非常准确的调节机制,也就是人体自身会掌握这个度,并不会过度。

   比如说腹泻(俗称拉肚子),我在临床中遇到一些火热患者,用生石膏之类清热泻火,而且加上其它药物辅助,有的喝药期间一天拉十几次、甚至几十次,这都很常见,没有问题。最夸张的是石狮的一个老太太,一昼夜拉了六十次!把我都给吓着了,但是拉完后病也好了。

   还有一类是大虚的患者,在重剂调补的情况下,正气恢复,代谢加快,肠道蠕动加快,排出水湿垃圾毒素,也会导致拉肚子,甚至也会一天拉四五次、七八次、甚至十几次,这种也是正常情况,没有问题。

   有一种情况属于我自己在理论上的独到见解、在临床中的大胆运用,一般人不容易理解,所以需要稍加详细的解释。

   这种情况是:患者并非风寒风热表证,而是由于气机非常虚沉,这时候我在大剂量补气的同时,还必须大剂量提气!而这些提气的药物都在解表药中,比如提心气的桂枝、提肺气的升麻、提肝气的柴胡、提脾气的葛根,而且用量要大,比如葛根往往要用到 150 克以上!

   那些用成方、经验方的中医就迷糊了:解表药一般都有发汗的作用, 本来就是气虚患者,用这么重的解表药,不会导致大汗亡阳吗?

   不会的!因为药方中用了大剂量的补气药,而且比例上这个占一大半!这些解表药用在这里的作用是提气。所谓提气,其机制是:这类药物进入人体后能走到体表这个层次,刺激相应的大脑功能区恢复正常工作,因此对应的促使皮肤毛孔恢复正常的张力, 也就是恢复正常的开合功能,反而能起到收敛虚汗的作用。

   其实,人体自身有很聪明微妙的机制:同样用这些药,如果是用于 纯粹气机虚沉提气的,它并不会导致出汗,如果是用于风寒风热表证解表的,它就会出汗。

   但是,如果不是纯粹的气机虚沉,而是由于长期的气机虚沉导致表层也有邪气驻留,这种情况下,虽然不是风寒风热、表实无汗,但是在大剂量用这些提气药物时,也会出现发汗现象,这种发汗其实仍然是排邪反应,而且是深度排邪,所以不必担心,不会出现什么大汗亡阳的情况。

   我之所以写这篇短文,是因为最近遇到了两个这样的案例,都是气机重度虚沉!!!都需要用到上述的重剂补气提气法。有一个患者已经十几年了,几乎看遍了金华的名医也没好。还有一个是从小就这样。这两个人的服药反应都很大,尤其是出汗反应。

   从小就这样的患者反馈:上身时冷时热,热的时候一直冒汗,一天要换十多件上衣!冷的时候手臂感觉割痛。这其实是正气开始恢复上升、外发,这个过程中遇到邪气,因而出现正邪相争的表现。

   看遍金华名医的患者才喝了半剂药就反馈:周医师,昨天晚上煎好一帖喝了四分之一,结果是晚上睡不着了,开始浑身发冷出冷汗,吃了褪黑素也不行,早上起来又喝了四分之一,前胸后背更冷,而且冷汗淋漓。

   从小就那样的患者已经吃完七剂药,想约我复诊,我让他先按原药方再吃七剂。看遍金华名医的这个患者,我让他至少喝掉三、五剂药后再反馈情况。当然,我会耐心地给他们解释,以免他们担心,让他们放心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