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某中学老师)问:
先生空的时候能不能帮忙看下上面两篇文章?
一、因网上也有说逆腹式呼吸有害的文章,这方面不知如何判断。先生网站上讲自己练气功的经历时说的是腹式呼吸,但与澳洲邮件通信里讲的教程是逆腹式呼吸,有点弄不明白。
二、第二篇文章较长,不知道其价值如何?图片中划线部分是否可信?因为觉得讲得好像也有道理的,练功得来的健康是否是以透支为代价?谢谢先生解惑!
三、第一次脉诊为数脉,你说是有热,会不会跟我自己在艾灸快一年了有关?我的体质适合艾灸吗?其他地方看到的说法是说艾灸的阳也能转为阴。
钱塘散人答复:
我比较忙,刚才终于抽空把你转发的三篇文章都仔细读完了。
一、关于逆腹式呼吸。
这篇文章的作者对道家气功(尤其是周天功)的逆腹式呼吸其实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通篇充满非理性、非客观、文革式的批判甚至谩骂,而且夸大其词、上纲上线,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对历史上(尤其是晚清时期)的一些事件做牵强附会的解释,而且从行文风格来看,这个作者本人很可能是存在心理或精神问题的、走火入魔的人。
胸式呼吸实际中比较少见,因为这是一种浅呼吸,一般出现在病人、尤其是气虚的病人身上,其呼吸运动不能下达腹部,中医称之为“肾不纳气”。
一般人都是腹式呼吸,而且一般情况下都是顺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是道家练周天功时为了帮助推动真气沿脊柱上行而用的,我在通督脉的过程中采用的就是道家的逆腹式呼吸,根本不会出现作者说的那些情况。
最好的锻炼方法是顺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都会用,即一段时间用顺腹式呼吸,过一段时间用逆腹式呼吸,两者轮换着运用,这样能让腹腔所有部分都能得到充分的运动和从内部得到自我按摩,大大有利于健康。
附原文:逆腹式呼吸是制造疯病的练功方法
http://m.37ys.com/article/edf324e270.shtml
二、关于练功出偏和透支问题。
此文的作者较为内行一些,对气功的常识表述也都基本准确。
但是,在“意守丹田”问题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导致了误解。
作者说“三丹田”正好是西医解剖学上三处内分泌腺相对集中的地方这是对的。
但是,作者的问题在于“只知守气、不知行气”!
如果一直都只是“意守丹田”,确实会出现作者描述的那些情况。
但是,道家“周天功”并不是永远“意守丹田”!
初期的意守是为了发动气机,后续的意守是为了养足真气。
真气养足后,用意念引导其沿着任督二脉(小周天)甚至十四正经(大周天)运行,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当然,这还不是根本的、最终的目的,道家内丹修炼家最终的目的是成仙!
也就是这团真气的聚合体 —— 即生命本质脱离肉身(色身)而永久存在!
说 明:
此文第一部分是对历史上一些养生观念的梳理,并结合自己的一些见解。第二部分介绍几本古籍中的一些常识。第三部分介绍一些自认为与养生有关的经验方,这部分没有价值和意义。
你有疑问并截图的内容出出自第一部分:
有些人感到气功的作用很神奇,有些所谓“大师”也利用这点来宣传迷信,愚弄群众。其实,这是不正常分泌激素所致。面色红润,不是真的健康,是虚阳外浮。病痛消失,是自身过量的激素治好的病,这是一种虚假的、不可持久的繁荣。因为激素分泌持续过旺,必然加重心脏负担,促使动脉硬化,腺体容易疲劳、萎缩,最终盛极而衰,不仅不能长寿,反而可能短命,有的人神经系统不健全,还会引发歇斯底里,即气功中常说的“走火入魔”,作出一些异于常人的行为来,值得练功的人深思。由于领悟到气功的本质,我自己早已放弃了这种“意守丹田”的功法,只练一般以放松为要领的气功,并坚持保健按摩。
附原文:梦幻与现实之间的徘徊——探寻中国古代的延年益寿之道
https://mp.weixin.qq.com/s/84DrURGfV7-k_RiyccaZUw
三、关于艾灸及阴阳问题。
你的体质既不适合艾灸、也不适合按摩等任何外部单一方法,只适合汤药综合调理,因为你是复杂性机制问题!
阴阳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对立性、统一性、互根性、互变性等等,你说的艾灸之阳转为阴,就是阴阳互根互变的一种,阳是功能,阴是物质,只有功能正常,才能化生物质。
附原文:盲目艾灸可取吗?(余秋平火逆讲稿摘录)
https://mp.weixin.qq.com/s/Mkabddmw9I-elxOP8PZ3Ew
------------- 附:H 老师阅读上述答复后的回复
敬佩先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万公众号。真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那么多公众号、书籍文章,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长篇大论的人要么是一知半解,要么是无知者无畏,亦或是故意秘而不传。传统文化的水太深,且鱼龙混杂,半真半假。学习难度太大。不过也须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公众号文章,不该是正途、主路,毕竟那是别人的心得。学习还是需要像先生那样深入钻研,彻底弄懂。通过公众号来学东西,某种程度上是偷懒行为。感叹于先生学的时代,主要应该是看纸质书为主,先生都能学得这么透彻,实在佩服。现今网络时代,应该说能接触到的资料更丰富了,不过学的人也更迷茫了。如中医,公认有几大经典,尚能自己辨别所学是否正道。对道家的东西,就不那么清楚了,哪些书或文章可以学学?(先生这么忙,经常打扰实在过于不去,不过好在先生做成了网页答问的形式,使问题具有代表性了,可以使更多像我这样的爱好者解惑了,心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