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学说释疑
钱塘散人
汉代之前,治病都是以针灸为主,到了汉代,药物治病开始发展,张仲景总结各家药物治病的经验,对外感病的治疗创立了“六经辨证”,这是《伤寒论》的最大理论贡献。
但是,《伤寒论》“三阴三阳(或称六经)”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至今对其本质的研究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为何只讲六经而不讲十二经?
《伤寒论》讲六经,其实只分阴阳,阴阳中又各自分出三个层次,并不分手足。但是它有时候又分经病和脏腑病,比如说阳明经病,阳明腑病等。
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实际上经络分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共有十二经,对应六脏六腑十二个器官,如果按六经来辨证的话,每一经都对应手足两条经络,也就是都要对应两个脏腑。
可见,这里的六经主要为了表明阴阳内外层次,来说明外感病从外入里、从阳入阴层层深入的规律,并不注重经络和脏腑之间的关系。
2、为何少阳传太阴而不是传厥阴?
因为:从外到内是阳减,阳减和阴增是反向同时进行的,阴最少处阳最多,阳最少处阴最多,两者性质相反但是总量恒定,因而少阳与太阴相邻,所以少阳传太阴,而太阳在最外,受邪未解则内传,厥阴在最内,传无可传,因而不再传。
3、为何说“三阳之离合,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
张景岳说:“太阳为开,谓阳气发于外,为三阳之表也;阳明为阖,谓阳气蓄于内,为三阳之里也;少阳为枢,谓阳气在表里之间,可出可入,如枢机也。”“太阴为开,居阴分之表也;厥阴为阖,居阴分之里也;少阴主枢,居阴分之中也。开者主出,阖者主入,枢者主出入之间。”
三阳经中,太阳为开比较好理解,因为太阳主表,阳气外发。为什么说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呢?
我们看看三阳经的位置分布就明白了:太阳在后,阳明在前,少阳在两侧,手足都一样。人体后背为阳,前面为阴,两侧是阴阳交接和转变的位置。太阳在后背,阳经处阳位,所以是开;阳明在前面,阳经处阴位,所以是合(阴阳相合);少阳在两侧,阳经处阴阳之间,所以是枢纽(阴阳交接转化之处)。
那么,三阴经中,为什么说“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
我们知道,三阳经之气可以外发,三阴经之气则不能外发,一般只能通过内泄。怎么内泄呢?三阴经只能通过与之相表里的六腑内泄。
比如说太阴,手太阴对应肺脏,大肠腑与肺相表里;足太阴对应脾脏,胃腑与脾相表里。那么,胃和大肠是干什么用的呢?胃和大肠是是食物进入和糟粕排出的一条通道,肺脏有热的情况下,经常通过大肠泄热;脾脏有湿气的情况下,经常采用通过胃肠道泄下的方法排出湿气。另外,在上端,手足太阴分别通过气管连鼻腔、食道连口腔与外界相通,所以说太阴为开。太阳之开与太阴之开,一个是外表面之开,一个是人体内表面之开。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从生理机能的角度来说,太阴和太阳既是开的机关,同时也必然是关的机关。
为什么说厥阴为合?因为足厥阴对应肝脏,胆腑与肝相表里。我们知道,胆是“奇恒之府”,它介于脏腑之间,相对封闭,也能藏精华(胆汁),所以说厥阴为合。
但是,胆囊其实有个开口在十二指肠,胆汁进入肠道帮助消化脂类食物,古人可能不知道这点,以为胆是“藏精华而不泄”的。
(注:“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卵巢),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日奇恒之腑。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那么少阴为什么为枢纽呢?因为少阴对应肾脏,膀胱腑与肾相表里。因为肾脏有左右两个,中医认为这两个肾脏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一种说法是“左为肾脏右为命门”,所以肾脏又被称为“水火之宅”,显然肾脏是有阴有阳、有开有合、有藏有泄的,所以是枢纽。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肾有藏精作用,而膀胱也有排泄废物(小便)的作用,所以肾气有热会影响小便功能,临床上常用利尿的方法来泄热,这种热中医称之为“相火” ,西医所谓尿路感染。另外,中医认为膀胱腑 “有下口无上口”,胃肠腑则“既有上口又有下口”,也许这也是少阴为枢,太阴为开的一个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