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我的中医确有专长备考内容

钱塘散人

 

 

一、内服汤药类考核内容

摘 要: 

一、医术渊源: 

1、教材九个分册。 

2、《内经》和《易经》。 

3、其它各家学说。 

二、医术内容、适应症、特点、风险防范: 

1、内容:汤药加点穴。 

2、适应症:基本是全科。 

3、特点:脉诊为主、自己组方、超常规用药。教会患者自己操作,只点手脚五腧穴。 

4、安全性:不用毒药,只用草药,超量运用。筷子点穴,安全便捷。 

5、风险防范:有时遇晕厥。

 

具体内容和程序:

一、医术专长陈述(5分钟)。

申请者陈述本人医术渊源或者传承脉络,医术的具体内容、适应症及特点,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及风险防范措施等。

 

1、医术渊源、传承脉络。教材九个分册,《内经》和《易经》,其它各家学说。

   各位老师好!

   我叫周文建,来自金华市金东区。

   一九九六年母亲胃癌,因此自学中医,开始是读河北中医药大学杨医亚教授主编的一套中医自修丛书,我先读了理论基础、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也就是理法方药四个分册,然后读内经、伤寒、金匮、针灸、医古文。(教材九个分册

   阅读教材过程中发现中医理论基础来自《黄帝内经》,所以又读《黄帝内经》原著。读《黄帝内经》过程中发现中医的哲学思想源头在《易经》,所以又读《易经》原著。读完《易经》发现《易经》的哲学思想体系在医学方面只是一个分支运用,它其实可以涵盖整个西方自然科学体系,因此写了二十六万字的《太极宇宙论》,阐明其中的关联。(理论基础和思想源头,《黄帝内经》和《易经》

   后来这些年临床过程中又陆陆续续阅读校注了各家学说几十种小册子 …… (其它各家学说

   以下待其询问时作答:包括《难经》、陈士铎整理的《黄帝外经》、朱丹溪的《丹溪心法》、《格致余论》、李东垣yuan的《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喻嘉言的《寓意草》、《尚论篇》、郑钦安的《医理真传》、傅山的《傅青主女科》、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王叔和的《脉经》、李时珍的《濒湖脉学》、滑寿的《诊家枢要 》、pei裴一中的《言医选评》、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孙星衍的《神农本草经》、李可的《李可老中医危急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部分……

 

2、医术具体内容、适应症及特点。

A、医术内容:汤药加点穴。

   当时治母亲用气功、针灸、中药三结合的原因,后来给亲戚朋友治,最初用汤药结合扎针,后来把扎针简化为用竹筷点穴。

   三结合原因:学汤药比较慢来不及,知道其病因在有心结,先教她气功开心结稳住病情,在四肢扎针恢复手脚功能,最后汤药调理内脏。附:老娘 1941 年生,1996 55 岁,今年 83 岁,28 年了。

   简化为点穴原因:针具携带、消毒、每天扎针嫌麻烦。

B、适应症:以脉诊为主,基本是全科

   人体生病,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在脉象中会有比较全面的体现,所以在四诊中我是以脉诊作为主要依据,不关注具体症状

   治疗则以药性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补泻开合,调理脏腑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的变化,病脉恢复到平脉,症状自然消失

   因此,适应症比较广,男女老少什么病都看,而且经过理论的深入思考和临床几千例实践,目前正在撰写《中医全科论》

   以下待其询问时作答:平脉,即内经所谓平人脉象:速度,力度,整齐度,饱满度,柔软度,并考察脉的胃、神、根三者。 

C、我开汤药的特点:自己组方、超常规用药。

   一是从来不用成方经验方,都是辨证论治对症下药自己组方一人一方,同一个人每次复诊药方也根据身体变化情况而不同。

   二是兼顾整体平衡而且有把握的前提下,超常规用药,所以见效快、疗程短。

   我的点穴法特点:教会患者自己操作,只点手脚五腧穴

   一是简便、安全、快速,可以教会患者自己操作,而且不需要什么成本。

   二是不点体穴,只点手脚的穴位,主要是五脏原穴,五腧穴,用脉冲刺激手法。

   以下待其询问时作答:原理和原因:一是因为冬季衣服多不方便,女士不方便。二是从经络理论来说,疾病皆因阴阳气息不能沟通导致失去平衡,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六阴六阳的交汇点都在四肢末端,刺激这些穴位能使阴阳经气沟通。

3、安全性。不用毒药,只用草药,超量运用。筷子点穴,安全便捷。

   汤药的安全性:我从来不用昂贵的、偏门的药,除了制附子外,也不用其它毒药,甚至动物虫类药都基本不用,只用草药,但是用量超常规好几倍。

   以下待其询问时作答:

   在辨证论治的情况下,用性质平和的草药来纠正脏腑机制偏差,其药性就是用来平衡这种偏差,药量大则需要喝药的时间短,药量小则喝药时间长。

   我为何采取量大期短?一是用药治病如用兵打仗,最好速战速决,以免贻误战机,耽误治疗。二是现在人心态问题,久服无显效必然失去信心耐心。

   点穴的安全性:这是用穴位按压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调节机体的能量失衡状态,没有介入、没有创伤,非常安全,而且简便,唯一的缺点是非常痛。

   以下待其询问时作答:点穴风险及防范处理:气血特别虚的患者,点肝经大敦穴时容易出现晕厥,因为头部气血快速下行导致大脑短暂缺氧,平躺一会儿一般十几分钟就好了。

 

二、现场问答(10分钟)。

围绕申请者医术专长陈述中的病证范围相关的中医基础知识、中医治疗方法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问答。

 

三、技能操作(10分钟)。

与申请者医术有关的中医诊断、治疗技能操作。配合外治技术的,考核外治技术操作。申请者若无相关技能操作则适当增加现场问答时间。

 

四、中药辨识(5分钟)。

1、中医常用中药及毒性中药随机抽取进行辨识;

2、考核相关中药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常用剂量等;

3、根据风险点考核相关用药禁忌、中药毒性知识及解毒处置方法等。

 

附一:中药十八反十九畏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注:

报名成功后,抽一天空去找个大药房现场辨识中药。

也可以在百度上自己搜索每一种待考中药饮片图片。

 

 

 

二、备考中药名录(自报)

 

 

 

 

辛,甘,性温。

肺、心、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39克。

阴虚火旺,血热妄行。咽干,舌燥,口渴。

 

 

 

 

 

辛,温,气芳香。

肺、脾。

发散风寒,理气宽中。

 

69克。

气虚、表虚自汗,血热漏胎,气虚胎动。

 

 

 

辛,苦,性温。

膀胱,肝,肾。

发汗解表。

祛风湿,止痹痛。

39克。

气血虚少全身空痛,阴虚火旺,高热。

 

 

 

 

 

甘,辛,苦,性微寒。

肝,肺。

疏散风热,凉肝明目,清热解毒。

 

1020克。

 

 

 

 

 

 

甘,辛,性平。

 

 

微辛,微苦,微寒。

脾,胃。

肝,胆。

发汗解肌,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和解少阳,疏肝解郁。

 

引清阳之气上行(升阳举陷)。

930克。

612克。

禁 忌

表虚多汗,麻疹已透者,不宜用。

阴虚咳嗽潮热,肝火头胀痛眩晕耳鸣。

 

 

 

 

 

 

 

甘,辛,性微寒。

肺,脾,胃,大肠。

透发疹毒,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310 克。

热盛火炎,阴虚火旺,肝阳上升,气逆不降。

 

 

 

 

 

 

甘,淡,性寒。

心,胃,小肠。

清热除烦,渗湿利尿。

散上焦风热。

1015克。不宜久煎。

 

 

 

 

 

 

 

 

辛,苦,性微寒。气清芳。

心,肝,肾。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清肠中郁热,消肿解毒。

612克。

热在气分,孕妇,气不摄血,脾胃虚寒。

 

 

 

 

 

苦,性寒。

肾,膀胱,大肠。

清热燥湿,泻相火。

疮疡,痈肿,烫伤。

39克。

 

 

 

 

 

 

 

甘,性寒,气清香。

肺,胃,心。

清热解毒,疏解风热。

凉血止痢。

930克。

 

 

 

 

 

 

 

甘,性寒。

肺,胃,大肠。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润燥滑肠,散结消痈。

1230克。

脾胃虚弱,呕吐便溏者,均为忌用。

 

 

 

 

苦,甘,性微寒。

肺,心。

润肺化痰,清热散结。

 

39克。

寒痰、湿痰者不宜用。反乌头。

 

 

 

辛,苦,性温。

脾、胃。

燥湿健脾,祛风除湿。

散寒解表。

310克。

阴虚内热,平素多汗者,不宜使用。

 

 

 

辛,苦,性温。

肺、脾、胃、大肠。

化湿导滞,下气平喘。

 

39克。

内伤津液、脾胃气虚、大便溏泄者慎用。

 

 

 

 

 

 

甘,性平。

 

 

酸,甘,性微温。

脾、胃、小肠、膀胱。

脾,胃,肝。

消食磨积。

消食开胃,活血散瘀。

止遗尿,化结石。

收敛止泻。

39克。

615克。

 

 

 

 

 

 

 

 

 

 

 

 

辛,甘,性平。

肺,脾,胃。

消食行滞,降气祛痰。

 

615克。

体虚无食积者不宜用。

 

 

 

 

 

辛,苦,性微寒。

脾,胃,大肠。

行气消积。

行痰除痞。

39克。

 

 

 

 

 

辛,苦,性温。

肺,脾。

行气健脾,燥湿化痰。

 

39克。

津亏实热病者不宜用。

 

 

 

 

辛,苦,性温。有特异香气。

脾,胃,大肠,三焦。

行气止痛,健胃消食。

 

312克。

阴虚火旺、血燥等症不宜使用。

 

 

 

辛,甘,微苦,性平。

肝,三焦。

行气解郁,调经止痛。

 

312克。

气血虚少者慎用。

 

 

 

辛,性温。

脾,胃,肺,肾,膀胱。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312克。

气血不足、内有实热者,不宜用。

 

 

 

辛,甘,性大热,有毒。

心,脾,肾。

回阳救逆,温肾暖脾,祛寒止痛。

温化痰饮,助阳解表。

315克。

阴虚火旺及孕妇,均不宜用。

 

 

 

辛,甘,性大热。

 

 

 

辛,苦,性大热。有小毒。

脾,肾,心,肝。

肝,胃,脾,肾。

补火助阳,温经止痛。

温中止痛,理气止呕。

 

 

36克。

16克。

阴虚阳亢、出血及孕妇不宜用。

阴虚有热者不宜用。

 

 

 

 

 

 

 

 

甘,酸,性质平和。

 

 

 

甘,质润性平。

心,肝,胆,脾。

心,肾,大肠。

养心安神,敛阴止汗。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益阴止汗。

918克。研末吞服,每次1.53克。

39克。

 

 

 

 

 

 

 

 

 

 

 

甘,淡,性平。

心,肺,脾,胃,肾。

渗利水湿,补脾益胃,宁心安神。

 

930克。

津液耗伤,大便干燥,肾虚尿频滑精者,慎用。

 

 

 

 

甘,淡,性微寒。

脾,肺,肾。

利水渗湿,除湿利痹。

清热排脓,健脾止泻。

630克。

津液亏损、妇女妊娠期需慎用。

 

 

 

 

甘,淡,咸,性微寒。

肝,胆,肾,膀胱。

利尿通淋。

利胆排石。清热解毒。

3060克。

 

 

 

 

 

甘,性平。

肺,胃,肝。

祛风湿、通络脉、下乳汁。

 

315克。

 

 

 

 

辛,温。

肝,胆,心包。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39克。

阴虚火旺头痛、月经过多,均不宜使用。

 

 

 

辛,苦,性寒。

心,肺,肝,胆。

活血祛瘀,行气解郁。

清心开窍,凉血止血。

312克。本品不能与丁香配伍。

阴虚无瘀滞者,孕妇,均忌用。


 

 

 

甘,微苦,性微温。

 

 

甘,性平。

脾,肺。

脾,肺。

补气救脱。— 单用水煎服,有特效。

补益脾肺。养血生津。

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宁神益智。

 

5--10克。研末吞服,次1.53克,日2--3次。

615克。大剂量30克。

急救时可用至30克。反黎芦,畏五灵脂。

适用于虚寒证。反黎芦,畏五灵脂。

 

 

 

 

甘,微苦,性平。

 

 

甘,微温。

脾,肺。

脾,肺。

补气养阴。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托疮生肌。利水消肿。

615克。大剂量30克。

915克。大剂量30120克。止汗、利水、托毒生用,补气健脾炒用,补气升阳蜜炙用。

 

 

湿阻气滞、饮食内停、热毒疮痈、表实邪盛、阴虚阳亢等,均不宜用。

 

 

 

 

 

 

 

甘,苦,性温。

 

 

甘,性平。

脾,胃。

脾,肺,肾。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

补益脾胃,益肺滋肾。

安胎作用。用于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补气养阴止咳。

615克。

补气用炒白术,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用生白术。

1030克。

养阴生津宜生用,补脾益气宜炒用。

宜于中虚有湿。阴虚有内热、胃阴不足、舌苔剥光、口干舌燥、津液亏损者,均不宜用。

本品养阴可助湿邪,故脾虚湿盛、胸腹满闷者,不宜使用。

 

 

 

 

 

 

 

甘,性平。

脾,胃。

补中益气。养心安神。缓和药性。

 

312枚。

本品助湿生热,湿阻中焦、脘腹胀满者不宜用。

 

 

 

 

辛,苦,性大温。

肾、脾。

补肾助阳。温脾止泻。

温肾而纳气平喘。

310克。

阴虚有火,大便燥结者,不宜用。

 

 

 

 

辛,甘,性微温。

 

 

 

辛,甘,性温。

肾,肝。

肝,肾。

补肾阳、益肾精。

补肾壮阳,祛风湿、强筋骨。

强筋骨、祛风湿。

 

615克。

39克。

 

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

 

 

 

 

 

 

 

 

甘,涩,性温。

肝,肾。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915克。

 

 

 

 

 

甘,酸,性温。

 

 

甘,性温。

肝,肾。

肝,肾。

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补肝肾,强筋骨。

固胎。妊娠体虚,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安胎。降血压。

612克。

915克。

 

 

 

 

 

 

 

 

 

 

 

甘,性微温。

 

 

 

甘,苦,涩。性微温。

心,肝,肾。

肝,肾。

补血调经,滋育肾阴。

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

 

养血祛风。

930克。

1030克。生用解毒疗疮,制用补益。

脾胃有湿,腹满便溏者慎用。

 

 

 

 

 

 

 

 

甘,辛,苦,性温。

肝,心,脾。

补血调经,活血止痛。

润肠通便。

618克。

禁 忌

湿阻中满,脾虚泄泻,阴虚内热者忌用。

 

 

 

 

甘,性平。

肝,肾。

滋补肝肾,养肝明目。

生津止渴,润肺宁嗽。

915克。

外感实热,脾虚湿滞及肠滑泻利者,不宜用。

 

 

西

 

 

苦,甘,性寒。

肺,胃。

补阴降火,养胃生津。

 

69克。

脾胃阳虚,胃有湿浊者,不宜用。

 

 

 

 

甘,苦,性凉。

肺,肾。

益肾养肝,乌须明目。

 

915克。

脾胃虚寒泄泻及阳虚者,不宜用。

 

 

 

 

 

三、中医十大名方(选背了前五个)

、小青龙汤《伤寒论》八味

组成:麻黄 9 克、桂枝 9 克、干姜 9 克、细辛 3 克、五味子 6 克、白芍 9 克、半夏 12 克、甘草 6 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甚则喘息不得卧或肢面浮肿、口不渴、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方解:本方为解表涤饮方剂。内有水饮者,一旦感受外寒,每致表寒引动内饮,水寒射肺则咳痰清稀,喘息胸满,甚则喘息不得平卧,当内饮外邪得解,里饮得化。

  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行水为主药。桂枝助麻黄解表,又能温化阳气,助麻黄行水为辅药。芍药配桂枝以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温脾肺之寒,使脾散精,上归于肺,肺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水液能在体内正常运行,以杜其生痰之源;半夏燥温化痰,治已成之水饮;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肺气耗散太过之弊,以上均为佐药。甘草调合诸药,以缓和麻、桂、姜辛温刚烈之性。诸药合用,共凑解表涤痰、止咳平喘之功。

  临床运用:

  1.本方为温化痰饮、宣肺平喘之代表方剂。凡咳嗽、痰白清稀有泡沫、口不渴、舌苔白润者,无论有无恶寒发热,有汗无汗均可加减运用。如恶寒无汗者,重用麻黄;恶风自汗者,重用桂芍,或加姜枣以调和营卫;外寒已解而咳嗽未除者,去麻桂,改用蜜炙麻黄,加杏仁以加强宣肺平喘之功;若痰多清稀、咳喘不得平卧者,重用细辛、半夏、干姜以温化降逆寒痰。

  2.本方加石膏,名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用于本方证兼有热象者。

  3.本方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均有一定疗效。

  注意事项: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为治咳喘痰饮之要药。若肺寒停饮偏重,五味子用量宜少于干姜、细辛;若寒饮之咳肺虚者,则五味子用量宜酌加大。

 

二、小柴胡汤《伤寒论》七味

组成:柴胡 9 克、黄芩 9 克、制半夏 6 克、炙甘草 3 克、生姜 3 片、大枣 3 枚、党参 6 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和解表里,扶正祛邪。

主治:用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呕恶、口苦咽干、耳聋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而数者。

  方解:邪在表者宜汗,在里者宜下,而少阳病是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故既不可汗,又不可下,只能用柴胡透达少阳半表之邪,黄芩泄半里之热。二药配伍以解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等症。配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以止呕;配党参、甘草、大枣益气扶正祛邪,同时姜、枣相配,可以调和营卫。

  临床应用:

  1.本方善治邪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的病证。若见心中烦闷而无呕吐者,可去半夏、党参、加瓜萎;若口渴者,可去法半夏加天花粉。

  2.可治疟疾,去甘草加草果等。

  3.清泄肝胆湿热,如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等病。本方可去参、姜、草、加茵陈、龙胆草、川楝子、栀子等。

  4.本方可用于妇女经期前后外感、肾盂肾炎、胸膜炎、症见寒热往来者,均可斟酌使用。

 

三、大承气汤《伤寒论》四味

组成:大黄12克、厚朴9克、枳实9克、芒硝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峻下热结。

主治:

1、   肠胃燥热积滞。证见大便坚实不通,脘腹胀满,疼痛拒按,高热神昏,谵语,舌苔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

2、   热结旁流。证见下利清水臭秽,虽利而腹满胀痛不减,按之坚硬有块,口干舌燥,脉滑数。

  方解:本方为泻下之峻剂,有通便泻热之功。方中以大黄苦寒泄热通便、荡涤肠胃为主药;辅以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积滞不去,由于气滞不行,故佐以枳实、厚朴消痞除满,行气散结,四药合用,有峻下热结的功效。对于肠胃燥实、郁滞不通者能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承气。

  本方治症是因实热与燥屎壅结于里所致。本方主证前人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痞”是自觉脘有闷塞压重感;“满”是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是指肠中粪便,既燥且坚按之坚硬;“实”是指肠胃有燥粪与热邪互结,而有便秘、腹痛拒按,或下利清水臭秽而腹胀满不减。

  临床应用:

  1.本方主治辩证要点以“痞”、“满”、“燥”、“实”及脉实等。

  2.本方去芒硝叫小承气汤。主治与大承气汤略同,但证情较轻,便虽硬,秘结尚不如大承气汤之坚实。

  3.本方去枳、朴、加甘草,叫调胃承气汤。治阳明证,口渴便秘,腹痛拒按,大便坚结、苔黄燥、脉滑数者。

  注意事项:

  1.本方为泻下峻剂,如气虚阴亏,或表证未解,或胃肠无热结,均不宜用。

  2.本方作用峻猛,中病即止,过用会损耗正气,孕妇禁用。

 

四、五苓散《伤寒论》五味

组成:茯苓9克、猪苓9克、泽泻12克、白术9克、桂枝6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利水渗湿,健脾化气。

主治: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痰饮病而见咳嗽、吐痰清稀,眩晕心悸等证。

  方解:方中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渗湿为主药;白术健脾运湿,与茯苓配合更增强健脾去湿之作用,为辅药;桂枝温阳以助膀胱气化,气化则水自行,为佐药。诸药合用,既可淡渗以利水湿,也可健脾以运水湿,气化以行水湿,故对水湿内停所致的各种水湿证均可治之。

  临床运用:

  1.本方化气利水,健脾祛湿,为治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而致水泻、泄泻等证的常用方。加减变化后,可治多种病证,如湿伤脾胃,大便溏薄,小便短少,可用四苓散(本方去桂枝);若寒湿困脾,脘腹胀痛泄泻,小便短少者,可用胃苓汤(本方与平胃散合方);若水肿较甚,可酌加桑白皮、陈皮、大腹皮等化气利水药,以增加利尿消肿的功效;如治湿郁黄疸,小便不利,偏于湿重者,可用茵陈五苓散(本方加茵陈)。现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水肿、急性肠炎的水泄、胃无力或幽门梗阻的振水音等属水湿内停者。据研究本方利尿作用较其中各单味药均强,服用后能使尿量明显增加,并有排钠及增加肾血流量的作用。

2.《伤寒论》中本方原治太阳经证表邪未解,内传太阳膀胱腑证,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蓄水证。证见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苔白脉浮等。

 

五、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六味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亦可将上药共为散,每次6克,生姜、薄荷少许水煎汤冲服。3次。

功用:疏肝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所致的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方解: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三药配合,补肝体而助肝用,共为方中主药;白术、茯苓健脾和中,为方中辅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方中使药。诸药合用,使肝郁得解,血虚得养,脾弱得健,则诸症自愈。

  临床应用:

  1.本方常用于辩证属肝郁血虚脾弱的慢性肝炎、胃肠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月经不调等病症。

  2.本方治证见虚热征象明显时,加用丹皮、炒栀子,名为丹栀逍遥散。

  3.治疗肝郁血虚之痛经,加用生地黄或熟地黄,名为黑逍遥散。

 

 

 

方剂和中药附录:

常用方剂:

小青龙汤, 小柴胡汤, 大承气汤, 五苓散, 逍遥散。

现场辨识中药(中药请根据实际应用填写;填报中药内容将作为执业监督检查使用;勿少报、漏报。

常用药物(内服 51 味):

大枣, 山茱萸, 山药, 山楂, 川芎, 女贞子, 木香(广木香、云木香), 太子参, 升麻, 乌药, 巴戟天, 白术, 瓜蒌, 丝瓜络, 熟地黄, 西洋参, 当归, 肉桂, 红参, 苍术, 杜仲, 牡丹皮, 制何首乌, 羌活, 沙苑子, 补骨脂, 陈皮, 鸡内金, 郁金, 金钱草, 金银花, 茯苓, 枳壳, 柏子仁, 枸杞子, 厚朴, 香附, 莱菔子, 桂枝, 柴胡, 党参, 浙贝母, 炙黄芪, 黄柏, 菊花, 淫羊藿, 淡竹叶, 葛根, 紫苏叶, 酸枣仁, 薏苡仁。

有毒药物(内服 2 味):吴茱萸, 附子。

中药的毒性是相对来说的,中医认为生病是人体出现偏差,中医治病是以药物的偏性了纠正平衡人体的偏差,用得好砒霜也能治病,用得不好人参也能杀人,所谓有病者,病受之,就是说对于身体有某种偏差的病人,药物的偏性是由身体的偏差去承受的,相当于雪中送炭。

吴茱萸只用过一次,15 克,没有出现什么不良反应。

制附子倒是出现过几次中毒反应,十几年前老娘破格揪心汤用到 200 可中毒,用生甘草熬绿豆汤解毒,几年前二姐制附子用了 10 克都出现中毒反应,就用生绿豆解决。

吴茱萸中毒表现

1、消化系统。部分患者服用吴茱萸后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或者是呕吐等临床症状。

2、皮肤药疹。不分患者会出现猩红热样药疹,其表现为四肢皮肤灼热、瘙痒、红疹,局部皮肤红肿热痛。

吴茱萸中毒解毒

生姜煮水喝,或用大量的绿豆煮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