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应该明哲保身?还是冒险施救?

 

钱塘散人

 

言: 

今天(元月24日)上午十点钟左右,接到中新社金华分社H主任信息,说他一个朋友的侄女,是浙师大研究生,才 24 岁,被西医诊断为尿毒症,现在住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想请我给她看看。

 

话:

H主任:周医生,早上在哪里?

散人我:在家里。

H主任:浙师大一个研究生小女孩肾不好,您帮她看看?

散人我:她在哪里?什么时候看?

H主任:她现在中心医院住院的,时间你定。肾脏缩小了点,尿毒症。

散人我:哦,尿毒症?到哪个阶段了?有没有开始透析?年纪轻轻的怎么就会得尿毒症?这个病治起来难度比较大,比较费时间,中早期还能调理,到了晚期经过西医血液透析折腾就基本没辙了!她是你的什么人?

H主任:一个朋友的侄女。五期。

散人我:几岁了?西医有没有开始透析?中心医院肾内科主任HJ是我同学。

H主任:一个肾8(厘米)多一个肾9(厘米)多点。24(岁),研究生学生物的。

散人我:可怜!

H主任:就在HJ这里。没有开始(透析),估计在做准备。

散人我:哦,她在HJ那里?准备开始透析?你带我去看看到底什么情况?还能不能用中医药挽救?能不能不用西医透析?因为用上这个方法就停不下来了,以后只能不停地做透析,直到牺牲!西医把尿毒症叫做第二癌症!没法治愈,只能通过透析拖延生命。而且透析时要把手腕处的动脉静脉连通,这只手就无法把脉了!

H主任:好的。

散人我:那你等我电话。

……

十点多钟,金华X女士在一个小群里发信息问我今天是否在在创新大厦?说有个朋友想找我看看。

我回复说正准备在去创新大厦,并告诉她要去中心医院看一个患者的事,让她转告朋友现在出发到创新大厦找我,先给他看完然后再去中心医院。

稍后X女士又说还有她公司的一个小伙伴也想一起过来看看,问我是否还来得及?我说好的。

车开到半路,X女士朋友说上午还有个会,下午才能过来。

到了创新大厦,X女士公司的小伙伴已经等在门口了。进屋坐下来后先语音联系H主任,让他过来接我一起去中心医院,随后把创新大厦地址发给他。然后给小伙伴看诊。

……

散人我:你到上述地址来接我,一起去中心医院肾内科看看什么情况?

H主任:或者小女孩去你那?

散人我:她还会坐车、会走路吗?我以为她住院需要卧床不能出来了。如果她能过来那当然最好了,因为我和HJ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中西医之间比较难沟通,最近在同学群里刚刚和他辩论过。

H主任:目前状态好的。

散人我:那你陪那个姑娘来我这里吧!

H主任:对的,我也是怕你们同学间关系难处。

********

H主任、患者Z姑娘、三个家属到了,先聊了很长时间,我把相关的情况都说清楚,让患者及家属考虑后再做决定。他们决定同时用中医介入治疗。

好在患者目前还没有做过血透,手腕部的动静脉还没有连通,把脉还不受影响。

看完脉后才发现,情况比预计的要好得多!姑娘只是普通热毒,双肾功能基本都正常,根本没有到需要透析的程度。

但是,我心里比较纠结:应该明哲保身?还是冒险施救?

如果不出手,按西医的套路继续治下去,那有可能真的把小病治成大病,最终把这姑娘报废掉了,因为西医现在给出的主要原则是:先做腹膜透析,同时继续观察,如果病情加重到出现尿毒症症状(比如出现浮肿),那么开始做血液透析。

西医也给配了四种药物:肾衰宁、百令胶囊,叶酸,酮酸,苏打。

我查了一下,肾衰宁,百令胶囊,都是中成药。现在西医开中成药也比较普遍,这个可以理解。但是,中成药是先有药,后对病,针对性不一定好,不像汤药是辨证论治对症下药,好比量体裁衣。另一方面,西医对中药的理解和把握肯定也比中医要粗浅一些。

我怕汤药和中成药有冲突或重复,患者及家属主动说中成药可以不吃。我说既然住在医院,院方肯定会按程序配给你,家属说可以偷偷丢掉。好吧!生命和健康最重要,浪费一点药品也没办法了。

据我所知,叶酸弱酸性,在胎儿神经发育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所以孕妇需要补充叶酸。苏打弱碱性,西医常用于胃酸过多者中和胃酸。酮本身是代谢的中间产物,应该是中性的,但是酮酸应该也是弱酸性。用这三种西药到底什么目的我不是很清楚,据患者说有一种是用来降血钾的。由于患者肌酐超高,也可能是用来调节肌酐的。

如果出手接治呢?需要考虑到种种因素和可能性:

同学如果知道了在他科室里住院治疗的患者跑到我这里来求治会怎么想?会不会一生气把这个患者赶出来?我是自学的民间中医,没有行医资格证,他是正规医院的西医,有合法的平台和资格证,而且是肾内科主任。如果患者通过中医药调理完全康复了那还好,大不了日后被同学记恨一次,如果中医药调理效果不理想呢?那可能会成为西医攻击中医的把柄,所以,如果没有很大的把握,本来不应该接手。

但是,真正的中医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瞻前顾后、畏缩不前,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得很明确: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而且,一个二十多岁的研究生,背后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如果本身疾病并不严重,最终却被治到绝路上去了,这个家庭可能就被拖入深渊了!

所以,我还是决定不顾个人得失出手救治,至于日后会有什么未知的情况出现,暂时先不考虑那么多了!就按当下的状况和考虑尽力而为去做吧!

他们过来的时候,我看Z姑娘无精打采、愁眉不展,趴在我面前的诊桌上,家属也心事重重。临走的时候,我看姑娘愁容顿消,家属也如释重负。

 

附:

就在今天晚上,在微信同学群里看到一条消息:我这个HJ同学被评为“仁医风范2018年度人物”。

前些天看到同学们在群里投票,而且参与投票好像是有奖品的,我不知道是什么投票活动(没有细看)?也没有参与,可能就是这个评选“仁医风范2018年度人物”投票。

古人说“医乃仁术”,称中医为“仁医仁术”,西医评选“仁医”也没有问题,但是,从治疗方法和手段上来看,我个人认为西医的手术、放化疗虎狼手段真的称不上“仁术”。当然,这是整个西医系统的问题,与西医个体无关。

经常看到很多个体中医诊所(也包括一些医院的中医科室)墙上挂着一些所谓“妙手回春、华佗再世、药到病除”之类的锦旗,我个人对此种做法嗤之以鼻!实不相瞒,如果被我治好的患者都给我送一面锦旗,估计不但一个诊室的墙上挂不下,恐怕一个小点的衣柜都堆不下了!当然,我不可能让患者送这种虚头巴脑的东西,也没有固定的诊室可以让他们挂。

不要说这种锦旗,就是要给我发个诺贝尔奖也不会要,道理其实很简单:中医自有它几千年的理论和临床评价标准,与西医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都不同,根本不是以西方科学为标准的诺贝尔奖所能评价的,你要它干嘛?要了又能体现你的中医水平吗?好像不见得!

---------------------  后续故事


27号下午两点钟准时到创新大厦,中新社金华分社 H 主任来复诊,给他看完后亲口告诉我一个消息:

两天前(24号)找我看诊的姑娘,就是那个被判为尿毒症的研究生,住在中心医院准备做透析的女孩,

开始吃我给她开的药后就好多了!(我给她开了七副药才吃了两副)他描述了具体的两个很好的变化:

一是原来口很干(而且整天干),吃完一副药后第二天就不口干了,二是原来脸上苍白浮肿像老妇人,

吃完两副药后脸上气色恢复红润!

( HJ 在同学群里看到上述信息后,发了两条微信,因此又引发了我和他之间的一番辩论 )

HJ同学:是我血透让她好起来了吧?

HJ同学:文健,我问一下,这个病人为什么脸色苍白?

散人我:

一、血透能彻底根治并恢复自身机能吗?

嗯,你的血透让她暂时好起来也有可能,无论是哪种方式让她好起来我们都高兴!

但是,我想问你:你打算给她透多少次?透完你计划中的次数后能否彻底根治她?

二、我想问你她为什么口干?

中医认为这是其体内热毒导致津液消耗所致。

三、至于为什么脸色会苍白?

中医认为这是热毒消耗能量导致气虚的表现。

我想问你:西医认为她为什么会脸色苍白呢?

HJ同学:这样吧,有本领你把她肾功能治好,脱离血透。否则不要拿我的病人在我眼前吹牛。因为你的牛吹得实在太没数。两贴中药就让她脸色转红,那是我们用促红素打的效果,你知道吗?

HJ同学:尿毒症患者因为促红素缺乏。10个尿毒症患者,10个是贫血的,所以脸色苍白。目前我们临床上有人工合成的促红素。注射以后多数病人都能够血色素上升。脸色就会好看起来,从苍白变红润。现代医学不是两天中药能比的。

散人我:

请问一:为什么打促红素?就是因为她脸色苍白(血色素低)吗?

请问二:为什么她血色素低?

请问三:促红素准备打多少次?停止打血红素后是否还能保持脸色红润吗?

散人我:从脉象看中医认为她并不贫血。

HJ同学:你从脉象就能看出他是否贫血,你真把自己当神一样。

散人我:而且,从脉象来看,她的肾器官并没有什么问题!她的肾功能也没有多大问题!根据其自述,每天小便七八次,总量一千六百毫升!这是基本正常的尿量,不是一个肾衰病人能排出来的。

散人我:好!既然姑娘和我有这个机缘,如果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协商后决定要脱离透析改用中医药治疗,那我就接下这个任务,免费给她治好,到完全康复为止,包括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HJ同学:哎呀,文建同学,我真不想再跟你理论了。一个尿毒症患者,你居然说他肾脏没有问题。不是所有的尿毒症病人都是小便少的。还有的尿毒症患者甚至是小便多的。你这样做医生,你会害了人家。你凭一个脉象,就说他是否有贫血。你凭小便量就判断他肾脏好不好。和你理论,真的没有必要。因为我不可能跟一个门外汉去讨论问题。

HJ同学:文健同学 ,我真不想害你。如果你真的接下这个病,让他停止透析。你会惹上官司的。

散人我:肾虚当然也有尿量更多的(肾虚尿频),问题是:她排的这个量不多也不少,基本是常规尿量。

散人我:西医我是门外汉,中医你是门外汉。

散人我:其实西医我略知一二,因为西医原理比较简单,但是需要记忆的知识太多,我确实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兴趣去记忆。

HJ同学:好了,就此为止。打住。因为是同学,我最后一次建议你,小心谨慎行医。否则会很惨。

散人我:我当然没有权力让她停止透析,也不会为她做决定停止透析(除非她是我女儿)。我说的是:如果患者本人及家属协商后决定脱离透析改用中医药治疗,而且她要找我的话(当然她也不一定要找我这个中医),我原意接这个任务。

散人我:

需要声明三点:

一,我与HJ同学没有个人恩怨,这只是中西医学术思想之争,也无关于个人医术问题。

二,我并没有故意到中心医院肾内科拉病人来看(老实说有时候主动找来都推不掉嫌麻烦),是患者家属的朋友主动找到我提出求治意愿,散人我心生怜悯而出手。

三、如果患者还没有做血液透析(或者只做过腹膜透析),那我可以接手用中医药调治,如果已经做过血液透析那就不能接受了,因为做血液透析时要连通手腕处的动静脉,这只手的脉象就被破坏把不出来了,我已经在临床中遇到过。

 

附:

另外还需要纠正同学们的一点误解:中医通过诊脉判断疾病是基本功夫,

这属于中医水平和境界的第四层次,与你们所称的“神”还差得很多呢!

据记载中医诊病的水平分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表现:望而知之谓之神。第二层次的表现:闻而知之谓之圣。

第三层次的表现:问而知之谓之工。第四层次的表现:切而知之谓之巧。

在中医的神圣工巧四个水平境界中,我只在切而知之谓之巧这第四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