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格物致知和佛家的证悟致智
钱塘散人
西方科学通过什么认识我们身外的自然界?
仪器设备发明以前,只能通过五官获得感性信息,然后进行分析和推理,这和东方的老百姓没有什么区别。
我们知道五官的感受能力是有限的、会失真的,而且每个人对同一个自然对象的感受并不相同。那么,基于这种信息基础进行推理获得的结果显然不可能是客观的正确的,因为就算推理的过程本身可靠,但是其所用的材料(所获得的信息)和前提不可靠。更何况通过推理获得对事物的认知是比量(相比较而得),与事物的真实和现量(当下所现)完全是两码事。
那么,怎么突破材料(所获得的信息)的局限性、加强其客观性?西方科学的方法是发明种种外部的工具、仪器、设备。但是,无论哪种工具、仪器和设备,都是五官功能的延伸,只能有限地拓展探测范围、有限地增加所得信息的客观性,仍然是有限的、失真的,而且严格地说,用仪器设备比直接用五官获得的信息失真更大,因为它经过了仪器设备和五官的二次传递。要说精密程度和灵敏度,可能没有哪种人造的工具、仪器和设备能比得上造物主设计的、或者说自然界经过亿万年打造的人脑这个天然仪器!
更大的问题是:无论通过五官还是仪器设备,都只是在获得信息材料上做改变,而不是在认识事物的方法上做改变,所以就算如何努力地改变获得信息材料的范围,最终都是缘木求鱼无法获得真实的结果。
那么,如何获得对外界事物的真实结果呢?只能通过东方的方法!
什么方法呢?就是用大脑这个宇宙中最精密的天然“仪器设备”,而且是直接用大脑,不用它的五官这些“外部设备”,因为五官获得的信息会失真。更进一步地说,必须把大脑清空,并把大脑和观察对象融为一体而不是对立起来,才能看清事物的真实和现量。
我们先来看看儒家用的是什么方法?儒家经典“四书”之《大学》篇中,把人的学习知识、修养身心、建功立业分为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格物、致知两步指的就是认识外部事物(主要是自然事物)获得知识的过程,这两步经常连起来说“格物致知”。
但是,《大学》中只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并没有作出任何解释,也没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致知”这两个词汇,无从旁证和参考,使得儒家“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物”字解释为“事物”是比较公认的,关键是“格”字作何解意见纷纭。东汉的郑玄、唐朝的孔颖达把 “格”解释为来,南宋的程颢、朱熹把“格”解释为“至(到)”,明朝的王阳明则把“格”解释为端正、“致知”解释为致良知,其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 …… 致知云者,非后儒所谓扩充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
最有意思的是北宋的司马光,他把“格物”解释为“抵御外物的诱惑,而后能知晓德行至道”,这种解释好像对现代社会的物欲横流现状有先见之明呢!因为现代社会之人几乎都被物欲牵引或覆盖而难以真正地格物、致知了。
也有现代人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后认为“格”指“法则、标准”,“格物”就是“根据法则取舍事物”,引申为不舍本逐末、不为外物所迷惑,这样才能有定力,才能深刻地认识事物并获得智慧。这种解释把格物归为道德修养的范畴,而不是对外部自然事物的研究,因为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道德是第一位的,其重要性远远高于知识和才能,甚至要求女性“无才便是德”。我个人认为这种解释比较符合逻辑,因为八个步骤中后面这些步骤都是关于道德修养和功名事业的。
清末民初新学堂出现的时候,其中有一门课程就叫“格致”,狭义地说这门课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物理学,广义地说应该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在内的自然科学,从课程内容来看显然是研究自然事物的,只不过中国人研究科学不是用仪器设备,而是用自己的头脑作为工具。
既然《大学》把格物致知放在人生八个步骤的起始两步,可见想要人生成功首先要弄清外部的自然事物,否则后面几步都无从谈起。据说,王阳明为了验证儒家格物致知的理论,曾经面对竹子静坐着“格”了七天,坐到吐血病倒也没能“格”明白竹子的道理。这是有历史文献记载的真实事件,并不是说笑话。众所周知,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通晓儒、释、道三家,而且是做到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极少数人之一,有人说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三不朽”的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算一个,王阳明算一个,曾国藩算半个。
那么聪明绝顶如王阳明者,为什么坐了七天七夜都没能“格”明白竹子呢?我个人认为,王阳明静坐冥想 “格竹子”方法是对的,坐了七天也没能“格”明白,缘于他对“格物”概念的理解偏差或错误。他认为“格”是“端正(动词,纠正之意)”,既然要端正事物,则需要先有一个标准,而且需要有主观意识加于对象之上,这是有为法,这种倾向在其著名的“王门四句教”中表现得很明确,其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根据佛学理论,有为法是不能得知事物真相的,只有无为法才能观照到事物真如实相。也就是说,当你对着竹子静坐时,只需入定禅观如如不动,即 完全没有(主观)思维 ,任何起心动念都会影响智慧显现而看不到事物的真如实相和现量。
如果是像王阳明那样在自己内心先定一个标准,然后以此标准去“端正”外部事物,那么得到的不过是对外部事物的种种知识,而且这种知识带有主观标准。从这一点上来说,王阳明的“心学”主观的成分太大(所以一般认为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其对外部事物的认识远没有达到佛学的高度。
佛学认为,从外部事物获得的种种感性知识,只是认识事物的最粗浅的表面的初步的阶段,要把这种种知识进一步转化成“智”,最终才有可能达到“慧”的境界。佛家把这一步叫做“转识成智”,即转八识成四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何谓前五识?就是我们眼耳鼻舌身五官所感受到的信息,佛学的说法是五根所对应的五尘。何谓成所作智?就是外部事物原来怎么样就怎么样,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不加主观因素。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你看王阳明都没做到。
何谓第六识?就是佛学说的“六根”除去上述五根外的第六根“意”对应的第六尘,即意识。前五识是感官获得的信息,第六识是人的主观思维。何谓妙观察智?就是你的意识清静空灵,能对外部事物做微妙细致的观察。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因为世俗凡夫脑子里装满东西而且杂念纷飞,意识不清静不空灵,所以对外部事物的观察不能做到细致入微。
何谓第七识?第七识也叫末那识,简单地说就是我执,就是众生都固执地认为有一个自我存在。前六识被比作“门外汉”,第七识则被比作“守门官”。何谓平等性智?就是平等地看待万物,没有物我之间的区别,也就是要破除我执,好比把围墙藩篱都撤掉,让内外物我都融为一体。这是佛法修证过程中最难最难的一步!如果能做到这一步,离开慧成佛也就不远了。
何谓第八识?第八识也叫阿赖耶识、如来藏识,类似于我们通常说的潜意识,这一识中包容万有,所以佛学说阿赖耶识中有万法种子。何谓大圆镜智?就是你的头脑如同一面全息的镜子,能清晰地照见万物的真如实相,无所遗漏无所偏差,这就是佛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