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童同学:你好!

 
    请看你原信中插入的蓝色部分。
 
----- Original Message -----
From:(隐去)
To: Freeman Zhou
Sent: Monday, November 10, 2014 1:13 PM
Subject: Re:Re: 周老师,冒昧打扰

 

周老师:

感谢您的回信!

您能否再列一个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所需书籍清单,比如哪些是入门的,哪些是中级的,哪些是高级的?我以后带着我女儿一起学习,呵呵。

RE:我认为你这个学历和年龄的人,就不需要读入门级了,如果古文基础过得去,直接读中高级的就行了。至于读哪些书,那要看你的兴趣在哪方面?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佛道儒医、诸子百家都是传统文化的内容。佛家的典籍可谓“汗牛充栋”,经律论三藏十二部少说也有上万卷!你可以从一些篇幅小而经典的开始读,比如《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等。道家的《老子》、《庄子》。儒家的四书五经(《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医家的《黄帝内经》,养生家的《黄庭经》,丹道家的《周易参同契》,神仙家的《抱朴子》等等。诸子百家则各有自己的典籍 ……

至于你女儿,我不知道她有多大,公认的国学童蒙读物有《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幼学琼林》、《增广贤文》、《千家诗》、《声律启蒙》等。

根据您的回信,我对您的解答有以下理解,不知妥当与否,请赐教。

1 其实人也是有偏性的,只是人是万物之长,他的偏性相对于植物而言不是很明显?

RE:是的,人也有偏性的。从生理的角度说,有偏阴偏阳之人,还有人详细地把人的体质分为九大类型。从心里和性格的角度来说,类型就更多了,比如有性格偏执型的,狂躁型的 …… 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性格的角度来说,阴阳平衡都是最佳的。

2)所谓阴阳平衡,不能割舍于局部,而应该从天地整体去考虑,比如您说的北方水果多温性的道理,北方寒冷属于阴,水果的偏性温属于阳,最终水果与天在某一程度达到阴阳平衡?

RE:阴阳有不同的层次和范围,小层次小范围也有各自的阴阳和平衡,就像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有整个地球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有很多局部的子系统的生态平衡。你说的从天地整体去考虑,那是整个天地的阴阳平衡,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是更进一步的人与自然界的平衡。是的,水果的偏性,就是为了适应周围环境,与之达成某种平衡。

3)中药的偏性能否量化?有许多功效相似的中药,比如清热燥湿药,就有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等很多种,他们应该在清热燥湿的程度上有区别,比如黄连清热燥湿的程度是100分,而三颗针是20分,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可以?有没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能够证明黄连与三颗针直接存在80分的差别?当然,我可以先造一个清热燥湿的药理模型,然后根据药效浓度的差异去表征,这种表征出来的结果在临床应用中有无意义?

RE:所谓中药的“偏性”,其实就是它的药性,因为我们正是采用它的偏性来治病。既然是它的药性,当然有量化,中药的用量就是它的量化表现,但是,中医对中药的量化并不是很精确很严格,因为中医并不象现代药物学那样分析药材中的具体成分,而是根据其“四气五味”的表现来定性。你所谓的 100 分、20 分是数量化,那是受西方科学或西医西药学的影响,你说的那种表征方法当然也有参考价值,但是这更多地应用于现代药理研究,真正中医临床的意义不大,因为中医临床中是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来决定其应用的,比如同样清热燥湿类药物有很多种,具体选用时就要考虑其归经和走向,比如黄芩走上焦(归肺,胃,大小肠,胆经)、黄连走中焦(归心,肝,胃,大肠经)、黄柏走下焦(归肾,膀胱,大肠经)。

周老师,您不用及时回复我的邮件,我也就是想把自己的一些天马行空式的想法和您一起交流下。您忙完您自己的事情,有空的时候再给我解答即可,谢谢!

我觉得这个交流挺有意思和意义,所以,我也把邮件转发给王平老师和我的一些师弟师妹们,让更多的人一起参与。

小 童
 
----------------------

童同学:你好!

    其实我昨天凌晨五点多起床就收到了你的信,而且当时就回复了几段话保存在草稿箱里。因为天亮后就开始看病、到外地出诊,一直忙到晚上十一点钟点才回家,吃晚饭倒头就睡了,直到今天凌晨五点多才起床继续回复。

    你羡慕我们夫妻的生活态度很洒脱,我想先说两句话:

    你看我生活很自由很潇洒,这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自由、生活态度的潇洒,其实我经常要“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比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还忙!好在我早已能做到“形劳神不劳、事忙心不乱”,应事接物都能高效而有序,生活倒也充实而有意义。

    我现在的身心和状态,都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学来的,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中国有句俗话: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又说: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你既然羡慕我,那就花点时间好好地学点传统文化的智慧,定会终身受益而且能自度度人的!想要得身心大自在,则要学会万事放下!

 

    你的几个问题提得很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而且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是我答复时隐去你的名字抄送亲友同学们的原因。

    其实,如果你比较系统地读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和中医理论,就不会有这些疑问了,我网站上的一些文章也有助于理解。

1、理解第一个问题的关键有两点: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得天地气之全,物得天地气之偏”,所以,人体是阴阳平衡的,而(植)物是有阴阳偏性的。

   那么,为什么人得天地之全气、物得天地之偏气呢?有人解释说:金木水火皆有所偏,唯土中正,包容万物,人得土气,为万物之灵长。

   当然,这是指大部分植物而言,其实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草木中也有得天地之气相对比较全的,比如甘草得土气之最全,五味子五味俱全等,人也有得天地之气稍偏的,比如南极的爱斯基摩人能耐寒,赤道几内亚的人能耐热等。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发源于中原地区,这是北半球的温带,而且当时古人并不知道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南北极赤道”,所以认为中国就是“中央之国、天朝大国”,四方则是未开化的“蛮夷之地”,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其次,传统文化认为,天地之间人为贵,万物是为人而存在的,所谓“万物皆备于我”。当然,古人认为人与万物之间是和谐相处的关系,而不是像西方那样认为人与自然界是对立和征服的关系。中国古人所谓“天人合一”、“赞天地之化育”、“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植物生长的地理和自然环境不同,其物质成分当然也不同,肯定会有一些“偏性”,这样才能适应其所处的环境,在我们看来的“偏性”对它自己来说则是常态。比如,产于北方的很多水果反而是温性的,产于南方的很多水果反而是寒凉的。又比如生活在南极的企鹅、生活在北极的熊的特点是肥胖,它们不怕冷是因为有厚厚的脂肪保暖,这是对当地环境的适应,如果让它们到赤道去恐怕要热死了。

 

2、“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这是北宋名相范仲淹说的。传说范仲淹小的时候,有一次到算命先生那里去抽签占卜,问自己将来能否当宰相,结果抽出的签是“不能”。于是范仲淹再一次抽签,并祈祷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结果抽出的签依旧是“不能”。范仲淹黯然叹息道:“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却不能造福百姓,可悲啊!”算命先生奇怪地问:“刚才你还想要当宰相,怎么一下子就落到了要当医生呢?”范仲淹回答说:“人生在世,唯有宰相和医生是最能造福百姓的。既然当不了宰相,那么,身在民间而能造福苍生的最好选择,就是当一名医生。”算命先生感叹道:“你有这份心,能成真正的宰相!”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有一句类似的话:“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他一生不为做官,愿当普通医生为民治病,体现了 其人生追求和高尚医德,这种追求为我们后世医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经典医著和方剂也流传百世,造福于人民。

    古人认为“治病如治国、用药如用兵”,能做良医治病,则能做良相治国,治病能用药如神,打仗也能用兵如神。良相治国平天下,救民于水火;良医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不同的方式,同样的目标,同样的伟大。所以,古人总是将相与医相提并论,“医良则相,庸则匠”。尤其对于知识分子,仕途坎坷,成功者寥寥,于是,为医就成为儒士们实现理想的另一个选择,“夫舍良医则未之有也”。儒家学者的从医,就构成一个独特的社会阶层——儒医。他们通晓百家,道德高尚,心怀天下,同时又悬壶问世,钻研医理,著书立说,集良医与良相于一身。

    《国语.晋语》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秦国医生医和受邀请去为晋平公诊病,诊视后对晋国大夫说:“平公的病,是惑于女色所致,如此下去,晋国必亡。”赵文子问:“医生也管国家的事情吗?”医和答道:“上医医国,其次医人。固医官也。”古人强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古人自学中医有个天然的有利条件,他们本来很多就是“举儒子业”的(就是参加科举考试的),本来就熟读“四书五经”,再去自学中医就有基础,如果天赋好悟性佳则很容易“登堂入室”,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比较综合的、相通的。当然,中医毕竟是医学,自然有它的专业性,需要经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才行,而且要“理法方药”系统地学习,单独学药物或背一些方剂汤头歌是没有用的,而且容易误事。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按如下计划学习:0、中医自学必读基本书目

 

3、你的这个感叹在80后90后的青年中很有代表性,这些年我已经遇到过好一些了,其实我比你更着急!造成这种现状,共产党政府有难以推卸的责任!说起来很悲哀:现在欧美人士学中医 很多都到日本、韩国去学,而不是到中国来学。所以我宁愿“弃商从文”,发愿今生要为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医、为“为往圣继绝学”尽自己绵薄之力。

  我们生活在中国,相对来说,比那些生活在国外的华人要幸运,他们除了长着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脸,其实已经没有“中国心”了,这些人被形象地称为黄皮白心的“香蕉人”。水有源,树有根,无源之水易枯竭,无根之树会腐烂,我们要做个黄皮黄心的“桔子人”,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营养。

   虽然世界千变万化,尤其是西方科技日新月异,其实变化中有不变的规律,《汉书·董仲舒传》中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比如说中医中药,阴阳五行理论用了几千年了也不会过时,同样那些中药用了几千年了也没有产生什么“抗药性”。

 

 
----- Original Message -----
From:(隐去)
To: freeman000@126.com
Sent: Sunday, November 09, 2014 1:18 AM
Subject: 周老师,冒昧打扰

 
周老师:
        您好!我浙工大王平老师的学生童(隐去),与您有过一面之缘,感觉您和您夫人的生活态度好洒脱,好生羡慕!
       今天,王老师转发了您的两封邮件给我,我也去您的网站浏览了一下,还没有细看。
        在浏览过程中,我突然想到几个问题,想请教您一下:
        (1) 中医强调人体的阴阳平衡,认为这种平衡被打破了,就会出现疾病,然后“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等进行治疗,可能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运用中药的偏性进行治疗。我觉得阴阳平衡应该是世间都遵循的法则,那为什么植物可以出现偏性而没有出现疾病,人体就会出现疾病呢?是不是阴阳平衡不一定所有事物都遵循?
         (2)古人有个说法“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感觉学好了四书五经,就像打通任督二脉似的,也就能行医了,我都一直不敢相信啊,是不是古人夸张啊?中医也需要号脉的啊,这个如果没有人指点,好像体会不出来区别的吧,中医有这么多种脉象呢,常见的也有8、9种之多吧?我本科的时候也是学中药的,也背过一些中药功效、汤头歌诀,但没学过医,根本就无法运用啊,自己也看过一些中医案例,还是运用不了,所以中医能自学成不?
     (3)我在你的《中医简史》中看到一段话“东方的学问有个很大的特点:她基本上是关于修心养性的学问,尤其是佛道儒三大家。这类学问有什么特点呢?她是一种需要自己用心去实践的学问,仅仅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真的是特别赞同。能有什么办法学习东方文化嘛,或者说是一种修行吧。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却像一个外国人一样还在思考如何学习东方文化,真的感觉特别惭愧!有时候,我感觉我们这批中国80后、90后,除了一副像老祖宗的脸,其他的真的都变了,变得好像没有根基,浮在空中似的,这种感觉特别难受!
 
学生:童(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