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习近平、传统文化、中共十九大

 

钱塘散人:
 
        记得习李新政之初,“中央八项规定”刚出台不久,有一次我在金华参加同学聚会,席间谈论到这个话题。
 
        一些在政府部门上班的同学显得很不屑,认为这不过是新政府上台形式主义走过场,最多几个月就结束了。
 
        当时我就反驳,并且坚信习近平这次正风肃纪从严治党行动最少坚持两届(十年),可能后任者继续执行。
 
      ( 附: 长痛 不如短痛,让生活更健康 、 物欲有碍清净心 、)
 
        如今习近平一届任期将满,这五年其在从严治党方面行动已经印证了我的预言,我们拭目以看其下一任吧!
 
        在政府机关上班的同学当初之所以产生误判,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未经历国家民族的苦难,而是坐享其成,
 
       对中国近代历史缺乏清醒认识, 人心被污染失去了理想和主义,在现实中把一些反常现象看成了必然规律。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恩格尔感叹:“当中国为了下一代而制订规划的时候,我们的一切计划都是为了下一次选举。”
 
  2017 年 5 月 …… 吉布提总统盖莱深情地说:“西方人来了100多年,我们的国家还是这么穷,中国企业才来了3年,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中国的崛起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大的事件。…… 使全球重心从西方转移到了东方。”英国《金融时报》如此评价。
 
  “ …… 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1956 年,毛泽东同志这样感慨。
 
 
( 摘 自: 中国奇迹背后的必然逻辑_新浪网  )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要求全党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文化自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作出许多深刻阐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
 
  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习近平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下的伟大智慧。

  5年来,无论是国内活动还是外交场合,习近平都大量引用中国古代的名言警句,用中国古人的智慧给人以启迪,展现出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一连引用了许多古代格言,强调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习近平不只一次对党员、干部指出,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习近平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的就是坚定自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 摘 自: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这样强调文化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