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原子概念的演进
一八○八年约翰道尔登,第一个提出了原子的理论:他认为每一个元素是实实在在一个一个独立而不可分割、看不见的原子所组合的。他将原子想像为桌球房里的桌球相似。到了十九世纪末叶,大科学家如法拉地、墨司威尔,开尔文等,他们开始将原子从事在电学方面的研究,因而使原子在电的性能上,也被发现出一部份来。一九一三年丹麦科学家波尔,他提出一个理论是:每一个原子可分为二个部分:一部份极小而质量比较极重的称为核子,它是被另一部份称为电子的所包围着。核子外有一层相当距离的空间,空间的外层有很多电子围绕着核子转动,好像行星环绕太阳转动相似。电子的周围有磁力场,磁力线的影响力,在理论上的可说是普及全宇宙的。法拉地描写原子像一种星鱼,身体小而手臂特别长,它能够交叉牵缠四周其它一切所能接触到的物质,这就是说组成种种物质宇宙因素的质体是相互牵连而难能分割的,这种原子概念,在哲学上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证明了物质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将物质认作为单独存在的想法,实在是我们心理上的错觉而已。
宇宙简单地说,仅不过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程序及一组一组相互关连的活动,在活动中间,没有一个因素可以单独变化而不影响其它因素,一切是在不停的动态状况中。这种说法与佛陀在梵网经内对宇宙相所作之比喻极为相似,佛陀描述法界实相(即宇宙真相)譬如帝释天宫殿外发光的珠网,每一个网目上的明珠含有其它千千万万明珠的影子,而其他千千万万明珠中也均含有这一明珠的影子。宇宙的组成就好像帝网珠一般地光光互摄,重重无尽。这与科学家们所发现的原子电子世界,可说是极相吻合的。不过,佛陀是从能认识的心方面体证法界实相,科学家则从研究所认识的对象中发现这宇宙间各质点的互相关连状态,可谓殊途同归。
在原子能没有释放以前,科学家们总有一种信仰,认为全宇宙有一百多种元素(现在已发现者为一百零二种)在他们想象中,元素内最小单位是原子,它是不可毁灭的。但早在一九○五年时,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已预见到‘物质与能力可以相互转换’,他曾经立出一个简单而又明了的公式:E=MC*C(E=能力(量);M=质量;C=光的速率)从上列公式即可见到:极小的质量假如能完全转成为能力的话,就可以发出极巨大的能量,这个公式在广岛、长崎等地原子弹的爆发,证实基本上是正确。因此,我们不妨将物质或原子,描写成能力的高度浓缩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