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机制
周
文
建
老婆是生物学博士,这次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又没有批下来,回家来直抱怨。
我问她评委是哪些人?她说评委是匿名的。我又问:那么申请者也匿名吗?她说申请者是署名的。原来如此!这明显是一个“不平等”的机制。
现在青年一代科研人员普遍都感到压力大,研究生要定量发表几篇论文才能毕业,已经毕业在工作的几年之内要申请到多少课题经费,或者发表多少篇论文,等等量化的考核机制。需要考核、需要一点压力和动力,这都没错。但是,如果这个考核机制不合理,那么表面上很好的考核机制,就成了某些强势人物和部门谋取私利的把戏。那些没有“后台”暂时又没有科研成就的科研人员怎么办呢?难怪新闻中经常看到有博士跳楼,中科院、清华大学的青壮年科研人员英年早逝的。跳楼的博士,固然有他心理素质方面的因素,英年早逝的科研人员,恐怕大部分是由于工作压力。
我原先以为,现在申请项目不容易,主要是因为“僧多粥少”。现在看来,这个定量的却不公平的考核机制,恐怕是一个罪魁祸首。
评委匿名,申请者署名。申请者署名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呢?很显然,评委可以根据申请者的名字来评审:亲朋好友一律高分或者绿灯。评委匿名又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呢?那些真正有科学价值而又被枪毙的项目申请者,没有办法向评委当面辩论或讨还公道,而评委可以肆无忌惮地按人情评判。
我认为刚好应该相反:申请者匿名,评委署名。申请者匿名的作用是:评委不知道自己在给谁作评判,也就是说评委只能“对项目不对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委进行科学、公正、客观的评判,杜绝任何“人情评判”和暗箱操作。而且,把评委公开透明地亮出来,看他是否确实为专业领域内公认的权威,而不是某些阿狗阿猫的人物来充当评委,这样可以让被评审者心服口服,落评者也不会有意见,因为申请者是匿名的。
或者,更彻底更公平的做法是:采取科学实验中常用的“双盲”法,即评委和申请者都匿名。这在逻辑上很简单很好理解,那些手中掌握资源和权利的“肉食者”也不是不明白,关键是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他们用手中掌握的国家经费和评审权利互相送人情,好比古代所谓的“官官相护”。
难怪方舟子能够成为“学术打假”专家,而且一打即中。学术本是最严肃的事情,学者按理说也应该是品德高尚的人。学术的腐败,对社会空气的污染和国家民族前途的影响很大。由于社会的发展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改革开放后,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现在看来,学术殿堂也并非纯洁之地,而且,有些知识分子的腐败,比地方官吏有过之无不及。比如,前个时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一个财务人员,居然挪用了自然基金好几亿的资金。
但愿纳税人的钱、国家的经费,不再作为某些人送人情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