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回到主页

 

而立与不惑小议

----- 兼代入院三年小结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夫子这句话恐怕让很多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惶恐,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想要三十而立似乎越来越难了,想要四十不惑似乎也越来越难了,恐怕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想法。不觉之间自己也站在而立与不惑的中间了,需要认真思考一下了。

从生理的年龄和物理时间的角度客观地说,古人可能读完私塾就算完成基本教育了,十六、七岁就成家了甚至为人父母了,三十必须立四十就不可再惑了,五、六十岁也许就完成一个生命的轮回了。三、四十岁这个年龄段的人责无旁贷地成了社会的顶梁柱,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抚养小孩,如果这个年龄段的人还不立还在迷惑,那么这个社会的基础就要动摇了,整个社会都要陷入迷惑了。

但是现代社会,十六、七岁刚刚完成九年制(初中)义务教育,再经过三年高中四年大学,才理论上基本具备了谋生自立的基础,这还不考虑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如果要达到能够独立科研的程度,还要再完成三年硕士研究生四年博士研究生的学业,这还不考虑发文章申请课题的实际困难。也就是说,刚刚完成学业就面临三十而立的压力了!这就是我们这批人(博士硕士们)面对的客观现实。

先别高兴,我这样分析不是为了给自己事业无成找借口,而是由此引出两个事实:

第一、我们需要加倍的努力,才能补上社会发展导致受教育延长所占用的时间。

第二、很多中青年专家可能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拼命地工作,导致过劳死。

从以上分析可知,我们要想无愧于社会顶梁柱的职责,必须加倍努力工作,也就是上述的第一条,这是毫无疑问的。对于第二条,我想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首先,我要向那些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中青年专家致敬!他们就像战死在杀场上的勇士一样,无愧于自己顶梁柱的职责。毫无疑问,他们主观上的出发点是令人尊敬的,但是客观上,他们的英年早逝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浪费!因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培养他们一直到而立之年,正好应该出成果回报社会的时候撒手而去,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投资还没有收回成本呢!所以,中青年专家要意识到这一点:你的身体健康、你的知识不是你个人的,而是国家社会的财富。为此,你没有权利不健康,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啊。

那么,即要加倍工作,又要保持健康,怎么办呢?这需要做到两条:

1、解除心理压力,举重若轻,也就是轻轻松松做大事。

2、重塑理想信念,为国为民,也就是心底无私天地宽。

1 条比较容易理解,心理压力影响健康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必须解除心理压力。问题是,你这个压力是怎么来的?因为什么产生的?也许整天看着你忙忙碌碌,但是心里时时刻刻在为自己的一己私利而钻营,自然整天烦恼盈胸,哪里能健康?俗话说,无欲心自闲。

为什么我要提到重塑力量和信念呢?首先,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化看,知识分子似乎失去了清高的品格、也失去了为民请命的勇气。其次,理想信念和私利俗欲的作用完全是不同的,你看看老一辈革命家们,物质生活贫乏到了极点,而身体反而历久弥坚,因为他们的精神世界是非常充实和丰富的!这暗中符合中国养生的一个观念:善养之人养内不养外。精神的充实对于健康来说,比丰富的或者过剩的食物营养更重要。崇高的理想信念,使人心地宽广、胸怀坦荡。也就是俗话说的,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说到我自己,理想很现实也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破坏,其中很突出很紧急的一个问题是温室气体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自然界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平衡,最关键的参与者是绿色植物。我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的方向是植物光合作用(微观生理生态),而且又处于而立与不惑之间,有这个责任也有具备这个专业知识为解决全球变暖问题而努力。我的思路也很明确:1、弄清楚植物光合作用的机制;2、用筛选的方法寻找一种超级植物,或者转基因的方法创造一种超级植物,作为观赏植物大量种植于全球城市的绿化带,以它们的超级光合能力来消耗二氧化碳,使自然界的碳循环恢复平衡。

2007 年 7 月 19 日夜,于浙江省农科院博士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