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农业科技人员,任重道远

文 建

 

这几天抽空阅读了由本院编撰的《科技人生》,颇多感慨。

民以食为天,中国十几亿人,首先吃饭是个大问题,而农业是衣食的根本。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都占八成多,如果农业没有保障和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无从谈起。而农业的保障和发展,一靠政府的政策导向,二靠农业科技人员的辛勤工作。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农业科技人员把他们的智慧、汗水和青春奉献给农业科技事业,才有今天中国十几亿人的温饱甚至小康,农科人员的工作光荣而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初期,曾经出现“全民皆商”的趋势,社会上形成一种“重商轻农”的风气,看不起农业和农民。在这种社会风气下,农民们自己也有点“看不起”自己,而羡慕“吃商品粮”的城里人。本人生长于农村,对此有特别深刻的感触,当时大人教育小孩子要努力读书,理由就是“跳出农门做城里人”,如果谁家的小孩子学习不用功,大人就会吓唬他“将来长大了扛锄头、捡狗粪”,出现这种风气当然与当时农村的收入低生活条件差有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曾有一个时期中国粮食产量下降,这引起了政府的警觉,如果粮食生产都没有保障,改革开放恐怕成了空中楼阁了。此后的历届政府重新开始重视 “三农问题”,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总是事关农业、农民、农村。

农业的繁荣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如果占一个国家百分之八十的农民不能脱贫致富,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根本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对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是压倒一切的头号大事。如何稳定和发展农业?如何帮助农民致富?一是靠政府正确的政策导向,另一方面要靠我们这些农业科技人员的努力实践。这些年政府做得已经不少了:发布了很多惠农政策,近两年更是取消农业税,甚至给予直接补贴,在农业科研领域的财政投入也是越来越大,这一点只要看看农科院这些年来硬件设施的变迁就知道了。作为农业科技人员,我们的责任就是多出一些农业科研成果,促进农业现代化,帮助农民致富。

现在社会上可能有一种比较盲目乐观的看法,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温饱已经不是问题了,要向更高的现代化目标迈进,而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国民经济的重心向城市转移。那么,农业和农村仍然重要吗?

我的看法是:农业和农村会变得更加重要!

理由很简单: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农业只为自己负责,而在现代社会,产业链越来越复杂,不同的产业部门关系越来越紧密,商业和工业最终都要以农业为基础。一个社会的产业结构犹如金字塔,农业处于金字塔底部,是整个金字塔的基础。

近一个时期以来,出现了全球性的粮食价格上涨,粮食安全或者粮食危机的说法频频出现于各种媒体,第三世界的一些小国家甚至因粮食短缺发生了骚乱。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一旦由于自然灾害而减产,庞大的需求将会把粮价推高到难以想象的地步,进而会引发社会骚乱,几十年改革开放营造的安居乐业局面将毁于一旦。

下面是引自网络的两段资料:

据统计,世界主要粮食价格自2005年来已上涨80%。今年3月,大米价格达到19年来最高,小麦价格创下28年来最高。仅今年头两个月,世界粮食价格就上涨了9%。与现实粮价更可怕的是各种因素对粮食进一步上涨预期的强化。

4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称,粮食骚乱已经在数个非洲国家、印尼、菲律宾以及海地等国家发生,如果全球粮食大国不采取有力的措施抑制粮食价格,发展中国家最近出现的“粮食骚乱”有可能进一步蔓延。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37个国家面临粮食危机。这一警告与世行报告不谋而合。世界银行发布警告称,由于粮食和能源价格达到连续6年来的最高点,墨西哥、也门等33个国家可能面临“社会动荡”。这些国家有的是已经存在大量饥民,有的是因为粮价过高导致大量新的饥民出现。

我读博士期间的专业方向是植物生理生态,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深入的研究。我们知道,地球上的粮食最终来源都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具体地说是同化作用的产物。相应地,要想提高地球上粮食的总产量,其终极手段只能是提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其它化肥、农药、田间管理、品种改良等都是间接的手段,而且其增产的潜力是有限的。

当然,同化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并不等于粮食,同化作用效率提高以后,还有一个必要的后续环节,就是提高有机物生成粮食的转化率。

我的第一个理想就在这里:弄清光合作用的机制,从自然界中筛选或者用生物技术(比如转基因)的手段创造出一种高光效的作物,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突破传统增产手段的瓶颈。

来到农科院已经有四年了,一直没能在传统的育种技术上取得具体的成就,感到非常惭愧。但是,这四年来心中一直存在这个理想,而且一直为这个理想在努力积累,这两年项目申请也往这个方向调整。然而,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造物主设计的这个暗箱和程序非常精妙,实验设备欠缺,可资借鉴的文献资料也少,想要取得突破难度很大!

我的第二个理想,仍然与光合作用有关,具体说就是:寻找出一种途径和方法,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解决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问题,也就是近几十年来日益突出的全球变暖问题。

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全球灾害性天气越来越频繁,异常气候、飓风、海啸,这很大程度上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有关。众所周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反射地球散发的热量,本来地球散发出去的能量与其接受的太阳能基本平衡,但是工业社会的工厂汽车把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超出了平衡的含量,这就像把一床棉被盖在地球上,地球难免会发热。地球发热,大气层的活动自然就加剧,各种灾害性天气也就频繁出现。气候变暖还有一个更大的潜在威胁,就是冰川的溶解将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沿海发达城市有可能被海水淹没。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从表面上看,全球变暖、温室效应似乎只是与工业有关,其实不然,减排固然能够有效地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但是,减排是其中一个方面,因为,地球人口要增加,人类社会要发展,工业化是不可避免的一步,而工业发展必然要伴随着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因此,完全依靠减排不是彻底的办法。

我认为与它关系更密切的还是光合作用,解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的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从光合作用中寻找途径和钥匙。道理也很简单:既然不能杜绝排放、不能避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趋势,那么我们只有从另外的途径想办法,加快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

这自然而然地让我们想到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掉的正是二氧化碳,产生的正是动物和人类需要的有机物和氧气,这是造物主和大自然的巧妙设计。

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快消耗多余的二氧化碳,这是最绿色最环保而且一举多得的途径和方法。这一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思考:

第一种是常规的思考角度,就是想办法增加地球上绿色植物的总量。因为人类社会的活动和工业文明的发展,使地球上绿色植物的总量逐步减少,我们需要想办法恢复甚至增加绿色植物的总量,来消耗和平衡增加的二氧化碳。比如,由政府倡导、社会参与的植树造林活动,走的就是这一条思路。

第二种是科研的角度,就是想办法提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这仍然有两种手段可以考虑,一是从自然界的绿色植物中筛选,二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比如转基因)创造一种超级绿色植物,使其光合作用的效率比常规绿色植物高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然后把这种超级植物作为观赏植物由政府来推广,大量地种植在城市的公园和绿化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