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网站后的这些年来,已经有好多次收到通过网络的来信,谈到他们生活的烦恼和对人生的迷惑,或者与我谈禅论道,希望我能够给他们“指点迷津”。虽然我还不敢自称是“得道高人”,每次总是认真地给予答复,希望他们能解脱痛苦和迷惑。
其实,每个人的学识和经历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入道也各有不同的方便法门。道并不缥缈高深,它就在现实生活中,所谓“道须臾不离左右”。修道并不拘于形式,主要在于自己的体悟,所谓“佛不度人,唯人自度”。
今天收到天津小伙子的来信。这个小伙子很多年前的疾病,经当地多家医院多年的治疗无效,从网上搜索到我因而向我求治。经过一段时间的远程治疗(其中一次是他上门),身体已经恢复。他这次来信,一是向我反馈身体恢复的结果;二是告诉我心里的烦恼。虽然身体给他治好了,但是由于求职遭遇挫折,又产生了心理的困惑和烦恼,因而与我“谈禅论道”。
这忽然让我有所感触:与其花费很多时间一个个地单独答复,还不如公开地答复,让更多的人能够解除烦恼。因此,把答复信录于此页供大家探讨。
周 文 建
=======================
小 田:你好!
长久没有联系,收到你的邮件很开心。
世事难料,工作的事有变动这是很正常的,遵从良心和道德尽力而为就行了。得失相伴,福祸相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你年纪轻轻就能诚心向佛而且努力践行,这很难得。俗话说,心诚则灵。求佛修道,本就在于心中一念,日久自然见效。
我收费其实是不合法的,不得已而为之,找我的人多,看到病人的痛苦,又不忍心拒之门外,但我也要考虑自己的生计啊!佛祖当年给人讲经还要收钱呢。
修道之人,不论流年如何,不论人事如何,时时都应该行善积德,时时都祈愿家平、国安、社会和谐,和平养无限天机啊!
周
----- Original Message -----
From:(隐藏其信箱)
Sent: Saturday, February 02, 2008 9:24 AM
Subject: 周大夫您好
周大夫:
您好,好久没给您写邮件,不知您近况可好?我在一家私企坐了两个月的采购,前两天已经提出辞职了,因为老板为人太刻薄,总是在员工待遇上做手脚,正好明年有天津的一家单位通知我去实习,索性将这边辞了。
我现在主要以念佛修身为主,只要心静虔诚,也有微妙的境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吧,每次默念完以后回向给父母,虚空法界,也希望父母能够平安健康。
我也赞同您看病收费的这种方式,首先得能够养活这个皮囊,这样才能更好的修行,为他人解除疾苦。
我认识的一位颇有神通的居士跟我讲,明年是戊子灾年,天灾人祸很多,特别是修行之人,一定要谨慎善行,也希望您能平安顺利。
祝 周大夫
工作顺利!
身体健康!
2008.02.01
小田:你好!
1)、得知你记忆力也开始恢复和提高,我为你高兴!身体健康才有可能谈其他事,这是人生幸福的前提和事业成功的基础。
你曾经告诉我身体好转了,但是记忆力还是不行。我当时答复你:因为你是长时间积累的疾病,记忆力的恢复比身体的恢复要慢。首先要消除疾病身体恢复健康,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经过很长一个时期的调养,记忆力才会慢慢恢复和提高。你现在记忆力也开始提高,这说明你身体的恢复进程已经从第一阶段(五脏六腑)进入到第二阶段(记忆力)。
2)、现在就业形势确实比较严峻,所以找工作要现实一点。另外,要保持心平气和。
你还年轻,从基础做起,相信未来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3)、关于佛家道家的学问和意境,是个很大的话题,不是这里几句话能说得清楚的,需要自己思考并结合现实经历去体悟。
我提示你两点:
第一、修道悟道就在日常生活中,佛家所谓“烦恼即菩提”。喧嚣浮躁的现代物质社会生活中,尤其需要心灵的宁静和健康。心灵的幸福和安详,甚至比物质享受更加重要。
第二、佛家传入中国后,结合了中国本土的儒家思想,形成诸多流派,比较典型的是禅宗。禅宗分南宗北宗,其中北宗讲究渐修,也就是你所谓的“以戒为先”,你看到的可能就是这一类书。南宗讲究“顿悟”,并不要求日常生活中的清规戒律。南宗的创始和代表人物是六祖慧能,你可以看看他《六祖坛经》。佛经和道藏,典籍浩如烟海,需要有所选择地阅读,否则难免迷惑。
祝你早日脱离苦海得证菩提!
周 文 建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隐去其真实邮件地址)
To: Freeman Zhou
Sent: Saturday, June 30, 2007 9:17 AM
Subject: 周大夫好
周大夫:
您好!好长时间没给您写邮件了,不知您最近情况可好。我现在身体上没什么问题了,记忆力也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对您以往对我的热心帮助表示感谢!
这一阵子忙着找工作,但一直也没找到理想的,前几天在一个港资企业干了两个星期,觉得没什么意思,就辞职走人了。现在机会确实不是很多,加上自己的能力阅历上也确实不足,估计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确实得费些周折。
最近看了一些佛家的经书,开始对佛教有一些模糊的信仰。经书的话往往都意境深远,即使无法悟到多少,但总还是感觉很多话很有道理,有点糊涂庙糊涂神的意思。头脑空的时候就读一遍经书,确实有些清除杂念的作用。
佛家讲的六根清净对人境界的要求太高,而且以戒为先,这些对于尘世中人确实有些难度,我也就是随缘,尽力而行。
现在脑子里也是比较混乱,道家的,佛家的,想在这里面理出一个头绪,简直是不可能的,而且毕竟还得把心思花在日常生活中,一是每那个慧根,二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
祝 周大夫
身体健康!
工作顺利!
田(隐去其真实姓名)
2007.06.30
=====================
小田:你好!
祝贺你对世事的认识和洞察又有了提高和加深,修道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的,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看破以后才达到的。
你竟然真的领了皈依证?看来你对修道的虔诚比我要深得多啊!我还是尘缘未了,无法摆脱红尘世俗生活的诱惑。
不过,我觉得皈依与否,主要还是在于内心,而不在于一个形式上的证书。真心皈依的话,在世俗生活的闹市中也能修行甚至随时随地可以入定的。内心浮躁,即使在深山老林中一样杂念纷飞。我这样说你不要生气。
关于入定的见解,最经典最系统最简洁的见解在于观世音菩萨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你可以去找来看看。
至于我的见解,是综合了多家的观念的,摘要如下:
1、见佛诛佛,见魔诛魔。初学坐禅的过程中,不可能真的入定,肯定会有杂念纷飞,这是正常的,不用管它。
2、禅定不是入睡;坐禅虽然极其寂静,但是并非入睡,而是心神非常的清灵和集中。
3、看空不是顽空。禅定要进入空的状态,但是这种空不是为空而空勉强求空,而是不离万象活泼自然的空。
4、佛家禅定在旁观,道家儒家在于摄心。儒道两家讲究摄心于一,佛家禅定在于旁观万象之变幻心念之流转。
各人见解不同,仅供参考,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的实践和体悟,东方的学问是一种实践的学问,必须自身去体悟。
周 文 建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To: FreemanZhou
Sent: Wednesday, August 15, 2007 9:32 AM
Subject: 周大夫好
周大夫:
您好!最近没有给您写邮件,不知您最近过的可好.这一段时间基本上在找工作,但是颇为不顺,有的单位待遇比较差,不太想去,静下心来想想,凡是都有定数,一切随缘的好,所谓人算不如天算!
上个星期六,去天津大悲院领了皈依证,算是在家弟子了,没有受戒,暂时还达不到受戒的高度.
有时间看了一下六祖坛经,才明白所谓佛家的修持,本来就万法皆空,也就更无规矩可言,尽可随心而修.关于入禅定,还是多有顾虑,也偶尔打坐时有万物空的境界,但害怕走火入魔,赶紧自己退了出来,不知道您对入定有什么见解.
祝
工作顺利!
万事如意!
田(隐去真名)
------------------------
小 田:你好!
回信与否,不拘形式,在于内容。我是有事有感则发,无事无感则不必发。你也可有事有感则回复,无事无感则不回复。
学佛和信仰也一样,有感想学则学,无感不想学则不学,不必强迫自己去学去信,即佛说的“不执迷,不执着”。
也就是老子所谓的“凡事顺其自然,顺应天道”。
实际上,一个人终需经过俗务的历练,最终才有可能脱俗而证得菩提。
如果连俗务都不曾经历,如何能看破红尘万象、脱俗证道?只是奢谈空谈而已。
我刚刚写的一首小诗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与你分享:
太极与佛心
--- 周 文 建
物物有太极,人人具佛性,
生前本清明,入世即蒙尘。
俗欲消慧根,求道可养真,
勘破凡间事,得证菩提心。
周 文 建
----- Original Message -----
From:(隐去其信箱地址)
To: FreemanZhou
Sent: Tuesday, November 13, 2007 10:50 AM
Subject: 周大夫您好
周大夫:
您好!好久没跟您联系,不知道您近来可好?我前一段时间在一家销售公司呆了20天,但是发现销售里面很多的方式不太好接受,更多是是靠跟客户用各种手段拉关系,所以很快就离开了.
今天是我新公司上班的第一天,职位是采购,工资也不高,1600,公司的硬件设施还不错,是一个私营企业,但是可能有些海外背景,所以称为外资企业.办公室氛围还不错,也发现有很多可以学习的东西,估计能工作几个月,学一些知识.
现在心理也是比较矛盾的,对名利似乎看的开,但实际上又放不下,我已经不再去悟佛经,想过中年以后再说.也发现自己的悟性毕竟是很有限的,还是暂时过一些平稳的生活.
祝
工作顺利!
身体健康!
2007.11014
-----------------------
小 田:你好!
得知你工作上的境遇改善,很为你高兴。
生活就是由烦恼和快乐等等各种体验组成的,总会有柳暗花明的变化。
所以,无需为眼前一时之困顿儿烦恼,困顿也是佛祖慈悲,赐予男人的一种财富。
特别是学佛之人,应该知道三世姻缘、六道轮回的道理,更不必在意眼下的一时一事。
看得出来,我相信你学佛是认真的,但是还没能达到大自在、不拘形式的境界。
我看你比较注重佛家的一套方法,我对佛、道、儒、医以及很多杂学都有所涉猎,所以用起来不拘形式。
比如这次辟谷就是用的道家方法,它对强健身体、提升功力、开发思维潜能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禅打坐是佛家的方法,更注重意念的控制,难度更大一些,初期难有进展也是正常的,不用灰心丧气。
禅宗是中国本土化的佛学,它其实结合了中原儒、道的一些观念,我对它也比较赞赏和践行。
禅宗传到第六代的时候,分为南北两派,北派神秀是传统的渐修,南派慧能则讲究顿悟,各有道理,看各人方便而为。
--- 道家的静坐方法的要领似乎跟禅宗别无二致,都是死心不动,一念不起,万魔自退。
:你的上述理解是不准确或者不全面的。
:道家的静坐和佛家不同,道家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调息,这是与佛家有区别的。
:道家虽然也讲究“守一”,但是侧重在调息,尤其是内丹法,结合了易经的思想,有一套复杂的程序和要领。
:即使佛家或禅宗的静坐,也不是“死心不动”,否则就成了“枯木禅”或者“顽空”。
:实际上禅宗是生机活泼的,与俗人一样吃喝拉撒,就像庄子说的“道在屎尿”。
:佛家的静坐和意念放空,只是放空杂念,但仍然以“元神”旁观万象生灭,只是不予干涉而已。
:佛家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道家所谓“出入阴阳间”。
:真正的佛、道不会在意一些技巧或神通。
谢谢你的附件,有空我会拜读。
周
----- 原文 -----
From: 心中 田<==================>
Subject:周大夫好
周大夫:
您好!很久没给您写邮件了,今天忽然想起来您来了,所以写邮件问候您,也跟您说一下我的近况。
不知道您近来生活如何?看您的网站感觉您还可以,我今年四月份进了一个国企,也是朋友帮忙,现在曹妃甸码头上工作呢,属于出差,单位属于塘沽。收入比以前提高了不少,自己生活上没什么压力,吃住都是免费的。
我看您的网站上讲您在辟谷,很替您高兴,这是修行有一定功力才能做的事情,希望您能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我以前自己用功的方法基本是佛家的持咒,工作时候用一些保任的功夫,就是保护念头,念起觉则断,感觉入定需要的前提功夫很深,如果能一念不觉,在境界上不起心,入定则能进步迅速,现在自己心还是经常被境界所转的,纵然打坐也难有进展。有时候自己学着参话头,念佛是谁?
这一阵开始学习道家的功夫,觉得道家的性命双修也有他独到之处。禅宗讲的见性成佛是对上根人讲的,没有累世修行的功底,难以一念成就,自己现在只是努力用工夫,修行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道家的静坐方法的要领似乎跟禅宗别无二致,都是死心不动,一念不起,万魔自退。修身的方法我刚开始尝试,就是入门的内丹方法,意守下丹田,以养元气。
佛家讲六道轮回,这个确实是千真万确的,有时候我也能看到一个人,从他的面相来判断出他上一世是哪一道的,现在畜生道和鬼道来的众生很多,我也跟天津这边有功力的修行者核对过,经常两个人的判断是一致的。我跟您说这些不是为了显示自己,是想通过自己的体会来让您相信六道轮回的真实性。我也知道灵感皆是幻,执着即是魔中功夫。
我最近在看谢安朔的文章,他是大修行者转世,他所说的很多出家人都没办法接受,但我自己认为非常难得,我也在附件里粘贴了他的文章,或许您也能受用。
祝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田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