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养  生  杂  谈

—— 浙工大讲课提纲第7篇:

历代各家养生语录解读

周 文 建

 

先前我曾经承诺过给你们讲一讲气功。由于课程计划调整和压缩,我还有最后两次课,下一次课给你们讲气功原理和实修。

本来有时间的话我还想给你们讲一讲《阴符经》,因为有人把它列为养生修道第一经,现在只能给你们介绍一下《阴符经》的来历。

《阴符经》,也叫《黄帝阴符经》或《黄帝天机经》,作者无法考证,姜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都对此经做过注解。据说当年苏秦初次周游六国无功而返,回来后受家人耻笑,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到了一本《阴符经》发奋阅读,再度出游六国,终于做了六国丞相衣锦还乡。

全书总共只有300多字,文字和内容非常精微深奥,没有内行人解说的话很难看懂。我找出比较好的几家注释,把它挂在自己的网站上供你们参考阅读。

 

上次我讲课时有个朋友也过来听了,她建议我应该增加互动的时间。所以,今后讲课过程中同学们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打断我的讲课进行提问,我即席作答。相当于全程互动或者说讨论性学习。 

我先说几句题外的话。给我提建议的这个朋友是中科院博士毕业,我在前面讲课时好几次提到过她,为什么呢?因为她也在学习养生修道,如果她的观念出现了偏差,我会毫不客气地给她指出来并予以纠正,我在讲课时就当做一个现实的案例来说。昨天对我说,灵隐寺那边一个法师想让她学佛。我一听很生气,就批评她:你们接受了这么多的现代科学教育,应该用所学的知识去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如果你们需要学习身心修养方面的知识,则无论佛道儒医都可以了解和接触,不一定要学佛。真正的佛学大师也不会要求别人去学佛的,他们不会那么狭隘,因为不同的学问在终极层次上是殊途同归的。真正的佛学大师,他只管自己弘扬佛法,不会主动要求别人去学佛,因为这不是搞传销拉人头。即使有信众主动要求学佛或出家,也要考察一下这人是否有慧根?是出于真心还是一时冲动?否则的话就是误人子弟了。

上次我说过,我们要学会博采众长,所以我们这一课要讲的内容是:历代各家养生观。

 ---------------------------------------------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

——《道德经》

这句话的含义解释……

这有点类似于《心经》中说的“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心经》认为人们之所以有恐怖是因为心中有所挂碍。《道德经》则认为,人们对很多事情觉得神秘,是因为对这些事情的无知,比如说有些所谓的超自然现象。如果非常清楚深刻地了解这些事情的道理,那么在你眼里就是自然而然的常识,没有什么神秘可言了。

比如说,一个人站在同样大小的一块石头上,加入这块石头就在地面上,你会站得很稳当不会害怕,假如把这块石头放在高空中或者悬崖边,叫你站上去就会害怕甚至腿肚子抽筋。原因就在于:眼睛把看到的高度传递给大脑,大脑经过计算指挥腿部的每一块肌肉分别使用多大的力气来协调保持身体平衡,如果在高空中,眼睛无法准确判断高度,因此大脑无法准去计算和指挥腿部肌肉到底该用多少力,肌肉不停地尝试和调整,所以腿就会打哆嗦。

街头用化学原理所做的捉鬼小把戏。 也许老百姓觉得很神奇,你们学过化学就是常识了。

邪病的科学原理和治疗方法(医法和心法)。

小故事:周恩来妙解外国记者马路之问。非牛马之路,乃是马克思主义之路。那么道路呢?乃是道之路、德之路,道经和德经的含义…… 

 

================================================

佛 家 言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关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据报道,现在大中学生有一些人存在心理障碍,甚至自杀的报道也经常看到。如果日后你们这些人当中有人出现这样的问题,那会让我很失望,说明我上的这门课对你们没有产生应有的作用。心理有障碍,是因为你心里有挂碍嘛!心无挂碍,自然心无障碍。我只想引用两句话来说明这个问题:

1、儒家《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2、佛家:凡是自残身体,不爱生命,皆非佛道。也不合天理。

 ------------------------------------------------------ 

佛不渡人,唯人自渡。

自己不求上进的人,靠别人监督或外力的强制都没用的。

病人自己的心理防线如若崩溃了,即使扁鹊重生、华佗再世也没有用。

天作孽尤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 佛家之言

---------------------------------------------------------

有求皆苦,无欲则刚

—— 佛家之言

解说素材:佛家认为苦有八种,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 佛家之言

解说素材:《老子》八十一章中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教学相长。交换苹果与交换思想。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你们来说可能要求太高了,达不到那个境界。利己可以理解,但是不要损人。最不可理解的是损人不利己,比如说私下无故损坏公物。

 ----------------------------------------------

六字真言:唵wengmanibeimeihong

六字真言也叫“六字大明咒”,它的佛学内涵很多,我就不讲了,这里讲一下它在医学和养生方面的作用。德布罗意物质波。王唯工人工心脏。

—— 佛家之言

 

===================================================

禅 宗 言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禅师

无门慧开禅师,南宋杭州人,为临济宗黄龙派著名禅师,常奉诏入宫为宋理宗谈禅论道,并曾奉旨为当时的京城杭州登坛祈雨,著有《无门关》。慧开禅师的这首偈子流传甚广,大意是劝世人放下心中的痛苦烦恼。

---------------------------------------------------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布袋和尚

解说素材: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布袋和尚”俗名张契此,号长汀子,明州奉化(今浙江宁波奉化)大桥镇长汀村人,生于五代后梁乱世,矢志出家,常背一布袋出游四方,性豪放喜结善缘。契此圆寂时端坐在一块盘石上,说偈语道:“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言讫,溘然而逝。人们这才悟到,原来这位胖大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

 

==========================================================

 

钱 塘 散 人 说

佛家:修心,无心。

道家:修身,养真。

儒家:修德,中正。

—— 钱塘散人

 

佛 在 你 心 里,道 在生 活 中。

—— 钱塘散人

健康自己把握,妙药在你心中。

—— 钱塘散人

凡事有定数,浮生空自忙。

—— 钱塘散人

守住原点活在当下!

—— 钱塘散人

清 心 寡 欲 养真 气,超 凡 脱 俗 成 圣 人。

—— 钱塘散人

有容德乃大,无欲心自闲。                                            

—— 钱塘散人

静里见乾坤,闲中悟真机。

—— 钱塘散人

物物有太极,人人具佛性。

—— 钱塘散人

和天地,顺人事,安己心。

不逆天地时序,不违人情常理,不昧自己良心。

—— 钱塘散人

心动则气浮,心静气也平。

—— 钱塘散人

心中有佛,见人皆为佛;

心中有魔,见人都是魔。

—— 钱塘散人

关于苏轼和佛印的两个小故事:

宋朝的大学士苏东坡居士,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当他被贬到江北瓜州做官的时候,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高僧佛印禅师相处得很好,经常谈经论道。
瓜洲在现在扬州南面,古称瓜洲渡,金山寺在今之镇江,两地隔江相望。王安石有首诗叫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钟山是南京的紫金山。

      平时二人在佛学、文学上总不忘相互切磋,但每次老是让佛印禅师占尽上风,苏东坡心里总觉不是滋味,所以百般用心,想让佛印下不了台。一天,两人相对坐禅,苏东坡一时心血来潮,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禅坐的姿势像什么?佛印禅师说: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之後满怀得意。 此时,佛印禅师反问苏东坡:那你看我的坐姿像个什么?苏东坡毫不考虑地回答:你看起来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微微一笑,双手合十说声:阿弥陀佛!

      苏东坡回家後,很得意地向妹妹炫耀,说:今天总算占了佛印禅师的上风。

      苏小妹听完原委,却不以为然地说:哥哥!你今天输得最惨!因为佛印禅师心中全是佛,所以看任何众生皆是佛,而你心中全尽是污秽不净,把六根清净的佛印禅师,竟然看成牛粪,这不是输得很惨吗?

 

      事隔多时,苏东坡修禅定日渐有了功夫,有一天,东坡居士突然灵感来了,随即写了一首自许为不朽的五言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他再三吟咏,感到非常的得意,认为这首颇具修持工夫的创作,如果让佛印禅师看到,一定会赞不绝口。

      於是赶紧派书僮过江,专程送给佛印禅师去欣赏印证。

      谁知禅师看後,不禁莞尔而笑,略一沉吟,只批了两个字,便交给书僮原封带回。

      苏东坡在期待中接回佳音,总以为禅师会赞叹一番,急忙打开一看,只见禅师歪歪斜斜地写了放屁两个大字。

      岂有此理!苏东坡拍著桌,胡子都气得翘了起来:好,我要找佛印去理论!

      苏东坡忍不住这一招,随即叫书僮赶忙再备船过江,要亲自到金山寺去找佛印禅师兴师问罪。

      船才靠了岸,便发现佛印禅师已站在江边含笑相迎了。

      东坡一见佛印禅师,怒气冲冲地吼道:佛印!我们一向相处得很好,纵然我的文字不够水准,你是一个有修养的出家人,怎可随便恶口骂人?

      禅师若无其事的问道:我骂你什么?东坡一听,脸都胀得通红,已气得说不出话来,只颤抖著手,指著放屁两个字,让佛印自己去看。

      禅师不禁哈哈大笑道:大学士!你不是自夸“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个屁就把你打过江来了呢?

      苏东坡到此才恍然大悟,只好低头不语,唯有惭愧而已!

 

天有好生之德,地有化育之灵,

人有向善之心,道有中正之性。

—— 钱塘散人

========================================================

 

道 家 养 生 智 慧

     —— 钱塘散人概括摘要

一、大道至简,大道无形;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三、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四、虚心实腹,弱志强骨;

五、致虚守静,抱朴守一;六、大智若愚,和光同尘;

七、知白守黑,贵柔处弱;八、上善若水,上德若谷;

九、人法天地,道法自然;十、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1、顺其自然,无为而成;12、鸟尽弓藏,功成身退。

 

=======================================================

 

《黄帝内经》养生观

—— 钱塘散人选摘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

 

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黄帝内经》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黄帝内经》

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黄帝内经》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黄帝内经》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黄帝内经》

====================================================

 

杂 家 之 言

 

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 吕洞宾

道家有三宝之说,三宝即精、气、神,分别藏于下、中、上丹田。

对境无心,色即是空。分别取相,空即是色。起心即妄,动念则乖。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 高 濂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 洪应明《菜根谭》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现今江苏金坛人。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我们得知他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

 

医学治疗身体的疾病,哲学解除灵魂的烦恼。

—— 佚 

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生机。

—— 佚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 佚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陶 

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 荀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洪应明《菜根谭》

 

孤云出岫 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 静躁两不相干。

——洪应明《菜根谭》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罗贯中《三国演义》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罗贯中《三国演义》

养心莫善于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 郑成功

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 吕 坤

吕坤(1536--1618),字叔简,号心吾、新吾,自号抱独居土。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左侍郎,商丘宁陵县人。

吕坤引退后,杜门谢客,授徒讲明心学,以继往开来为己任,学者称他为“沙随夫子”。“所著述,多出新意。”《呻吟语》成书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是吕坤积30年心血写就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这部著作谈哲理,抨时弊,探求人生,思考宇宙,举凡人之修养、处世原则,人际交往,居家过口等等,真知灼见,时时闪现,警句妙语,不一而足。这部著作不失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这里面凝聚着吕坤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探幽发微的哲思。如“无屋漏工夫,做不得宇宙事业。”“名心盛者必作伪。”“处世常过厚无害,惟为公持法则不可”等等,时至今日仍有现实意义。

 

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精生气,气生神,神自灵也。

—— 吕洞宾

吕洞宾,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代表人物。原名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中国唐末五代道士。少习儒、墨,举进士不第,遂浪迹江湖。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 华 

保生者寡欲,保身者避名。

—— 林 

林逋(968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初游江淮间,后归隐杭州西湖孤山,赏梅养鹤,经身不仕,也不婚娶,旧时称“梅妻鹤子”。

林逋(9671028),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大里黄贤村人(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

 

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

—— 孙思邈

    孙思邈:(581-682)唐代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年患病,刻意学习医术,总结前人的医疗理论和临床经验,编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医德高尚,对病人不分贵贱贫富,一心救治。被后人尊为“药王”。

 

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 朱 

  朱熹,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江西婺源人,南宋建炎四年(1130)九月十五日生于福建省尤溪县。十九岁即登进士。朱熹哲学思想属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也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因素。

 

起居之不时,饮食之无节,侈于嗜欲,而吝于运动,此数者,致病之大源也。

——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盐官人。
    近现代著名学者,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词学家、考古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他学无专师,自辟户牖,于各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成就卓越,贡献至巨。生平著述六十二种,批校的古籍逾两百种。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当时西方传入中国的哲学有两大潮流:一是英国的实证主义,如洛克、休谟、斯宾塞等,即严复所宣传的一套实证论、经验论思想。另一是德国的哲学,如康德、叔本华、尼采的思想,是先验论、唯心论思想体系。王国维一方面偏爱康德、叔本华、尼采的哲学,但是,他也曾批评过这些哲学可爱而不可信,他曾说叔本华:悟叔氏之说,半出于其主观的气质,而无关于客观的知识。”②另一方面,他也曾受过实证论思想的熏陶,曾学过逻辑学、数学、化学、物理学,这些学问培养了他科学的研究方法,但是,他又不满于科学、实证,而认为还需要探讨人生的道路、真理。这便是他认为可信而不可爱。于是,他在可爱与可信之间徘徊,思想常处于矛盾之中。

 

医书治已病,平心和气治未病。

—— 司马光

司马光,宇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伟大史学家,他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编辑者。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善治国者不忘危,善着生者不讳死。

—— 钱 

钱琦(14671542)字公良,浙江海盐人。明朝正德三年进士。

 

养静为摄生首务。

—— 曹庭栋

    曹庭栋(1700-1785),清代养生家。一作廷栋。字楷人,号六圃,又号慈山居士,浙江嘉善魏塘镇人,生活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享年八十六岁(见《曹庭栋自编年谱》)。天性恬淡,曾被举孝廉而坚辞不就。勤奋博学,于经史、词章、考据等皆有所钻研。尤精养生学,并身体力行,享寿过九旬。撰有《老老恒言》一书,为著名老年养生专着。

 

食取称意,衣取适体,即是养生之妙药。

—— 曹庭栋

食服常温,一体皆春;心气常顺,百病自退。

—— 蔡 

 

    蔡清(1453--1508年),字介夫,别号虚斋,明晋江人,著名理学家,主要是继承朱熹的学说。

治心以中,治气以和。 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而心荡,心荡而形伤。

—— 刘 

    刘昼,字孔昭,渤海阜城(今河北交河)人,(公元514——565),北齐文学家。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

——  苏东坡

    苏轼(103718日-11018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苏轼还是个好色之徒,他四十岁在杭州做通判时,从青楼中买下王朝云纳为侍妾,当时王朝云才十二岁,是杭州本地人,自幼家境贫寒,沦落青楼,但是聪明伶俐,且能歌善舞,居家料理也样样得体,杭州名菜东坡肉就是出自她的手。她一直跟随苏东坡并为其生下两个孩子,三十四岁时染病英年早逝。

 

 如果有任何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现代科学不过是不断地证佛学的正确。当科学家登上一座高山后,却发现神学家早就坐在那里了!

——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说他本人不是宗教徒,如果要他选择一种宗教信仰的话,他会选择佛教。他对佛学有很深刻的简介和精辟的论述。他曾说: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宗教,而佛教包括了对于未来宇宙宗教所期待的特征:它超越人格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更是基于对所有自然界和精神界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整体的体验而引发的宗教意识。

其实,牛顿笃信神学,在他的所有研究手稿中,科学的内容只占比较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是神学的内容,他晚年更是一门心思去研究上帝的第一推动。解释何谓第一推动……

现代物理学中已知的基本粒子有好几百种,在夸克理论中组成基本粒子的只有六种夸克,在超弦理论中,所有基本粒子都是超弦的不同振动方式的表现。而且弦只有两种:开弦和闭弦。这个图像,已经比较接近于中国古人的“心物一元”理论了,即物质和意识的统一。

==============================================================

 

医 家 养 生 思 想

——   

一、注重道德燮理阴阳预防为先; 二、精神内守澹淡虚无超凡脱俗。

三、气血形志五脏六腑融会贯通; 四、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天人合一。

五、衣食住行谨慎调摄安居乐业; 六、谨和五味药食互补饮食有节。

七、寡欲保精房中秘术颐年有道; 八、吐故纳新熊颈鸟伸自然疗法。




 

关于大隐、中隐和小隐……

 

周恩来的故事……(武学师承:韩慕侠、张占魁、董海川。军事三人小组:博古、周恩来、张闻天。斗酒:许世友) 

 

如果还有时间,讲一讲让人不吐不快的传统文化现状……

这一个时期,经常要上网查阅一些中医和传统文化方面的资料,结果有一个让人遗憾的发现:查出来的资料中经常发现是台湾人写的!

台湾不过弹玩之地,而大陆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为何中医和文化类的东西反而经常出自台湾人之手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很显然的:新中国以来,政府对传统文化一直没有正面的支持和继承,台湾由于社会制度的原因,反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未曾断裂,而且台湾与美国的交往一直比较紧密,因此现在台湾有些水平一般的中医,在当前西医走入死胡同的情况下能在美国社会立足,并且敢于在美国夸海口吹大牛,正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啊!

由于中国政府的领导者中没有多少真正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官员,因此才导致了那年法轮功兴风作浪,而政府一时束手无策后来靠行政手段强行压制。正是由于真佛不立,遂使邪魔作怪,如果中国政府中有一批真正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官员,一直对传统文化有正面的宣传和引导,何至于那年被法轮功事件弄得那么尴尬被动?

在政府的文件中,经常听到这句话:政府工作的一个目的是“为了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但是,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物质生活条件倒是逐步改善了,但是,中国政府在传统文化方面还是无所作为,而民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清流不行,遂使浊流暗涌、渣滓泛滥,昨晚在网上搜索中国文化资料的时候,就看到一个让人非常生气的博客:

这个博客叫什么“不二禅联盟”,内容是关于易、禅、中医方面的一些内容,我粗略地浏览了其中一篇,属于三流以下的水平,没有耐心再看。倒是文章末尾列出的一项收费服务说明引起了我的好奇,这项收费服务的大意思:博主用焦易(指汉代焦赣的易学)给那些企业老板提供人生智慧方面的咨询,咨询费为每年 50 万,或者给人讲课,课时费为每次 2 万。

看完这个收费说明,有点让人瞠目结舌,又让人心中百味杂陈,感觉哭笑不得又忍俊不禁:易乃中国文化源头,几千年来学派林立,著述汗牛充栋,翻了几本古书就敢拿祖宗的文化来卖大价钱,也不怕亵渎祖宗啊?

这么一想,干脆点出下一篇再看看,文章不长,大意是说:

有个老板喜欢寻花问柳,但是又担心导致肾虚,博主就教他用道家房中术的“采女之法”,这样就不会肾亏而且能养生强壮身体。为了证明其“言之有据”,作者还特意拷贝了一段古文,大意思(原话忘了):一次能干越多的女人就越长寿,干一千个甚至可活一万岁。

看了这篇文章就笑不起来了,而是非常生气:如此浅薄无耻之事还敢扯上祖宗的大旗。我当时就想给博主发个纸条或者写个留言,可惜留言和纸条的按钮都点不开,估计是新浪服务器故障或者封杀了这厮。

稍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人都知道,房中术确实是道家的一块内容(甚至还有男女双修的部分),有一些合理的成分,但也是道家文化中糟粕最多的部分,所谓彭祖八百岁之类的只不过是传说,所谓干一千个女人能活万岁之类更是无稽之谈。

中国文化核心和主流是正和善的,这厮不考虑弘扬真正的传统文化优秀和精华的部分,反而拿一些糟粕子虚乌有的传说来诲淫害人(说不定还收高价呢),实在是无耻浅薄之极。

即使用易经占卦,古人还坚持“三不占”呢!所谓“不疑不占,不义不占,不诚不占”。如果有个黑帮杀手给你 50 万,说他明天要去谋杀某个民主爱国人士,让你给他占一卦看看是否能顺利得手?你也给他占?并且指点他怎么下手才能更顺利地得手?

我特意看了一下这个博客的统计信息,博客的等级和积分不高,说明开通的时间也不长,但是访问量居然接近 50 万,关注者更是达到惊人的 4 万多!这一方面说明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说明人性中的低劣天性很普遍。

这么多的人关注,可见这个博客将会造成多么大的负面影响啊!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恐怕是要败坏在这些无耻之徒的手中啊!

 

 

------------------

  记: 

今天来听课的学生很多,整个教室差不多都坐满了,而且学生气氛也比较轻松活泼,台下不时有会心的微笑和颔首认可,也有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不象开始几堂课那样显得拘谨而且呆若木鸡一头雾水的额样子,不知道是否受了我讲课内容的诱导和影响? 

  絮: 

因为这门课已经基本结束了(只剩下最后两堂课),所以讲课结束的时候,王平老师开始布置考试内容。她布置的内容是:每个学生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对养生修道方面的理解和认识,字数要求八千字以上。她刚说完,台下一片 惊叫声:我的天!八千字?他们大概在想:赚这几个学分也太难了吧?我还以为这门课的学分比较好赚才报名的呢!

我走过去“抢”过话筒说:我觉得字数还是不做要求比较好,《道德经》才不过五千字,《心经》才两百六十个字,《阴符经》不过三百多字,如果你能用一百个字把养生修道的内容表达清楚,那你就是高手了,如果你们用一句话把它表达出来,那更是大师了,我都要向你拜师学习了。

学生们顿时欢呼雀跃。看到这情景,王平考虑了一下说:那就写一千多个字吧!

课堂里顿时一片欢呼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