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阴阳是整体的纲领
阴阳原本是中国古人的一种哲学思想,它是中国古人观察宇宙自然过程中,根据天地万物的性质和特点对其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中国古人把阴阳思想用之于医学理论,指导医疗实践并取得了切实可证的效用,使它成了中医理论的基石之一。为什么一种哲学思想用来指导医学能管用呢?先来看看这种分类方法的特点。
这种分类是一种最基础的大分类,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它是二元论,从数学角度来说是一种二分法。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实际上包含极其深刻的道理,因为它符合宇宙自然的真相和规律。
在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中,对宇宙自然的生成规律有一种比较公认的看法,认为宇宙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就是按这种数学上的二进制规律生化的,《易经》的说法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
无极就是万物未生之前,相当于数学的 0。太极就是已生之初,相当于数学的1,虽然已经从无到有,但只是一个整体,还没有分化。两仪是生成的最初阶段,也就太极进行第一次分化,一分为二,生成阴阳,然后是二分为四,四分为八,接下去就是按照二进制规律进行下去,即 2n ( 2 的 n 次方)。
不仅宇宙是按此规律生成的,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按此规律生成的,生物和人也是一样。我们知道,生物的生长,依赖于细胞的分裂,而细胞的分裂是最典型的二进制分化,受精卵就是太极1,但是这个这个太极 1 中内含着阴阳——来自父母双方的信息。
当然,关于宇宙生成规律,《道德经》的说法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里,道相当于《易经》的无极 0 ,一就是《易经》的太极 1 ,二就是《易经》的两仪 2 (即阴阳),三包含了《易经》的四象、八卦、十六卦 ……
但是,《易经》是一种精确的论述,它甚至有一套排演方法(排卦),而《道德经》只是一种散文式的大致描述,三生万物的“三”是虚指,加上“三”只是为了散文的形式美观,它也可以直接说“二生万物”。
由上可知,无论从《易经》还是《道德经》的角度来看,阴阳都是万物生化的最初阶段。人也是万物之一,也是从宇宙自然中产生的,必然也遵从这个宇宙自然的普遍规律。
众所周知,《易经》和《道德经》可谓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的总源头,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把阴阳思想作为中医的理论基础,不但把问题放到最初始最根本的层次上来考察,而且综合采用了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可见,中国古人在考察生命的时候,一开始就给整个中医理论体系定下了基调:从最根本的层次上做整体的考察,不关注具体的细枝末节。
这是一种极其高明的做法,因为,生命系统的微观层次极其庞大,运作规律极其复杂,非人类技术所能穷尽。但是系统有自我组织自我协调的能力,尤其是生命经过数亿年的进化,其成熟度和合理性绝非人类区区百年的现代科学技术所能窥测。实际上,如果对一个庞大的生命系统的局部或细枝末节进行干预,必然会引起连锁的反应,引起新的失衡或产生新的问题,这是西医的一个根本性弊端,西医很多自以为是的做法往往是帮了倒忙,比如西医的激素疗法,就会导致机体新的失衡而出现其它症状或副作用。
中医认为疾病其实是机体产生偏差失去平衡,“偏阴偏阳谓之疾”。所以,中医治病只是在整体和纲领上对机体产生的偏差进行一些调整,不去干扰局部和细节,而让机体自我调整和恢复。打个比方说,中医是运筹帷幄的战略家,而西医只是冲锋陷阵的战将,孰胜孰劣不言自明。据说,蒋介石自以为懂军事并自封五星上将,在作战中经常直接指挥到军级甚至师级,却常打败仗;毛泽东不修篇幅不摸枪,只是与八路军头脑们在旧窑洞中指指点点,却常打胜仗。
所以,中医治病的最高原则是:恢复机体总体(整体)的阴阳平衡。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
那么,如何调节阴阳偏差失衡呢?中医的方法和手段很多,比如说针灸或点穴,依据的是中医经络理论,这是人体天生自带的调节系统,而且在体表提供了了简便、高效、经济、安全的开关。当然,取什么穴位用什么手法是非常讲究的,需要经过完整的诊断才能找准机关。
再比如中药,中医用药,并不管药物的具体成分,实际上也无法弄清药物的具体成分,因为一种天然草药往往十几种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有效成分,一个中药复方使用十几种甚至几十种药材,其成分更是成百上千种,不同成分间的相互作用更是成千上万。如果都要象西医那样分析清楚每一种成分,用理化试验弄清楚每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弄清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实验室得到的数据和结果,未必与其在人体内的作用一样,即使动物实验结果也不等于作用于人体的真实效果。
那么中医怎么办呢?中医的办法是:把中药吃进去以后,观察它表现出的整体效应。所以,才会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这种做法有两个特点:第一、只关注中药吃进去以后表现出的整体效应;第二、在活 的人体上做试验,得到的是最真实的结果。
中医认为,天地万物都有各自得到的天地之气,普通食物“得天地气之全”,即:食物的“气”是全面均衡的,所以可以长期食用,药物“得天地气之偏”,即:药物的“气”是有偏差的,所以不能长期食用,所谓“是药三分毒”。但是,这种“毒”是相对来说的,实际上指的是药物四气五味的偏性,所以用对了砒霜也能治病,用错了人参也能杀人。中医正是以药物的这种“阴阳之偏”,来纠正机体的“阴阳之偏”,使之恢复平衡。
中医取用的药材非常广泛,几乎“万物皆可入药”,甚至常年浸泡在茅坑底下的石头也能做药,中医认为其性阴寒,灶膛里常年经火烤的泥块也能做药,中医认为其性温热。而且,有时候药物和食物的界限也不是很分明,有的既可当药物又可做食物,即俗话说的药食两用,比如我们当零食的红枣、蜂蜜,做蔬菜的山药、白扁豆,做粮食的(浮)小麦、赤豆等。所以,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而且专门有“食疗”的方法,这有其理论依据。
上面指的是天然药物。
中医有时候也以人为的方法制造药物的偏性,即中药的炮制。这是为了便于储藏或者降低毒性、增加药性等,这些方法基本上都是合理有效的。但是,也有些方法连我也觉得不可思议、不合理甚至有点恶心,比如,把有的药物放在竹筒中密封,然后放在粪坑里浸泡几个月甚至几年,我认为这些做法是受了中医思想中形式主义糟粕的影响,实际效果不得而知。
那么,阴阳是如何定义的?阴阳理论有什么规律和特性呢?
对阴阳做严格精确的定义其实比较难,因为宇宙自然中事物纷繁多样,只把它们统分为两大类,必然不可避免地有其模糊性,有些需要靠理解和想象。所以在文献和教科书中定义阴阳时,也只是做有限的举例,把那些明亮的、升发的、火热的、动态的、强大的等等性质和现象规定为阳,反之那些灰暗的、沉降的、寒冷的、静态的、弱小的等等性质和现象规定为阴。
这种有限列举式的定义,虽然不够严密,但是人们却能心知肚明,也不影响阴阳定义和理论的合理性,因为宇宙自然中的事物本来就可以分为这样相对的两类,只不过人类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限罢了。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阴阳有对立性、层次性(无限性)、互根性、转化性,我们对照两仪图(也叫阴阳鱼图)来看一目了然,这是古人描述阴阳关系的最简洁最直观的图。阴阳的对立性是最好理解的,看下图:阳鱼在左,大头在上,阴鱼在右,大头在下,阴阳相对而立。层次性指的是阳中有阴,古人称之为少阴,阴中有阳,古人称之为少阳,看下图:阳鱼大头中间的黑点就是少阴,阴鱼大头中间的白点就是少阳。少阴中还可以再分出阴阳,少阳中也可以再分出阴阳,而且可以这样不停地分下去,这就是阴阳层次的无限性。互根性是指阴生于阳,阳生于阴,阴阳互为根本,没有阳无所谓阴,没有阴也就不存在阳,中医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转化性指的是阴阳发展到一定程度要向对立面转变,中医所谓“阴极似阳,阳极似阴”,哲学所谓“物极必反,量变质变”,看下图:阳鱼从细尾发展到大头(太阳),在其中产生黑点(少阴),阴鱼从细尾发展到大头(太阴),在其中产生白点(少阳)。
而且,这些哲学上的性质,都可以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找到对应,以实热和虚寒为例,两者表现的症状是完全相反的(对立性),前者比如面红气粗、语声高亢,后者比如面色恍白、少气懒言。有些内部实热症(阳),但是手脚却冰凉(阴),有些则整体虚寒(阴),而手脚心却发热(阳),这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层次性)。有的肾阳虚时间久了肾阴也虚了,有的肾阴虚时间久了肾阳也虚了,这是因为阴生于阳阳生于阴(互根性)。有的实热病时间长了转化为虚寒,有的虚寒病时间长了发展成实热(转化性)。还有的大实热病人反而有气无力,中医所谓“大实有羸状”,有的则极其虚寒的病人反而胸闷气喘便秘不通(气虚不运),中医所谓“至虚有盛候”,这是一种假象,也说明阴阳是错杂变化的。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也是中医临床的纲领。中医有“八纲领”,分别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其中,阴阳是“纲领中之纲领”——总纲领,其余六纲领可以分为阴阳两类: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
如果领会了阴阳思想并能准确运用,可以算半个中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