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脏象是大类的分工
“脏”也写作“藏”,其性质是阴的,因此五脏具有收藏、安静的特点。从其功用来说,五脏是“藏精气而不泻”,用现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机体把通过同化作用所获得的有用物质成分存贮起来,因此五脏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实心的器官”。
腑呢?是机体同化作用过程中的一种容器,其性质是阳的,因此六腑具有通导、运动的特点。从其功用来说,六腑是“化物而不藏”,用现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机体通过把原料收进来,经过消化和吸收(同化作用)后,把残渣和废物排出体外,因此六腑的一个共同特点是 “空心的器官”,而且是有进有出的。
这其中主要是指消化道胃、小肠、大肠,这是负责固态食物消化、吸收、废物和残渣排泄的通道。另外,还有膀胱是负责血液循环中液体废物的排泄,胆囊负责解毒器官肝脏分泌物的排泄,三焦则是气机的通道。古人认为膀胱是“有下口无上口”的,这只是从形象上主观想象,其实它肯定也是有入口有出口的。古人又认为胆囊“奇恒之腑”,胆汁是清净的精华,无进无出,这也是形象上的主观想象,其实它也是有进有出的。
由上面脏腑的功用来看,五脏六腑主要负责机体同化作用获得精华的储藏和残渣的排泄。
虽然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实际上是同时进行的,但是从逻辑和因果规律上来说,生命系统首先要有同化作用,然后才能有异化作用。这好比一个人首先要赚了钱才能有钱花。
因此,五脏六腑是生命系统进行生理活动的中心,其它一些是生命的辅助和支持系统,比如说躯体安放和保护内脏,四肢用于活动和觅食,大脑用于指挥和思考等。
根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可以知道,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贯穿生物体整个生命过程。有同化作用就有异化作用,才能使机体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
那么,人体的异化作用由什么部分来执行呢?就是由那些消耗营养和能量的组织器官来执行。比如四肢的运动要消耗能量,大脑的活动要消耗能量,据说大脑消耗的能量占了人体基本能量消耗 (基础代谢)总量的近一半,差不多能点亮一盏45瓦的灯泡。其实,五脏六腑虽然是同化作用的器官,其自身的活动也消耗能量,比如肠胃的蠕动,心脏的跳动,肺脏的呼吸等,但是这种能量消耗很少,生理学上叫“基础代谢”,即维持人体最基本生理活动时进行的新陈代谢活动,比如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代谢。
那么,五脏藏精而不泻、六腑化物而不藏这种特性,在临床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呢?根据中医常识结合我自己的临床经验,病在脏则程度重比较难治(特别是器质性病变的时候),病在腑则程度轻比较好治。六腑之病变常常表现为传导功能的失常,在性质上常常表现为实症,这与六腑在表性质属阳也是相应的。那么在治疗原则上,以疏通和恢复其传化通导功能为主。构成六腑的细胞其特点是一般都比较软弹性比较大,比如肠胃的平滑肌,自我修复和再生能力比较强。
这里有个难点需要解释一下:皮肤在体表这显而易见,一般人很容易理解。中医说六腑在表性质属阳,这一点似乎不太好理解,六腑明明在体腔内嘛!怎么说是表呢?
其实,内外和阴阳一样,有其层次性和相对性。比如说,我站在自己家门口,相对于自己家的房子来说,我是在外面,相对于小区来说,我是在里面。如果把思维和视角稍稍扩展一下,说六腑在表的说法就很容易理解了,用现代科学常识也是可以解释的。我们知道,一个系统,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的可以称为“外表面”,比如皮肤与空气相接触。但是,六腑是空心的容器,它们还有一个“内表面”,也是直接与系统外的物质接触的,比如消化道内壁直接与食物和残渣接触,其实也是暴露在垃圾和细菌的环境下,相对于人体自身组成物质来说,这当然是表面。所以,人体患外部感染性疾病,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体表皮肤,另一种是呼吸道消化道,俗话说“病从口入、病从鼻入”。
五脏之病变常常表现为藏精的不足,在性质上常常表现为虚症,这与五脏在里性质属阴也是相应的。那么在治疗原则上,以补充其物质缺乏为主。构成五脏的细胞其特点是一般都比较硬弹性比较小,自我修复和再生能力比较差。
所以,对于六腑,西医经常动则切除一大半甚至全部摘除,对于五脏则比较谨慎不敢轻易切除,因为切除六腑对身体的伤害和影响比较小一些。
脏腑学说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要点,它认为脏腑是表里配对的,比如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在西医看来,肝胆位置在一起有相互关系还好理解,肾和膀胱有尿道相连通这也能说得过去,说脾胃有什么关系就想不通了,心与小肠、肺与大肠那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码事,怎么是表里关系呢?因为西医是从形态上来看的。
其实,这里面有很深刻的道理和依据,因为这种依据不是形态上的,而是功能上的无形可见的,所以西医无法理解,但是在中医临床上却可以得到有效的验证。比如说肺与大肠相表里,两者位置遥远形态上看似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在经络理论中两者是有密切关系的,不但在手臂上两者的经络是相对而行的,在体内器官上两者也是通过经络联络的,所以在功能上有紧密的联系。比如中医认为,大便的顺畅和通调,必须在肺气正常肃降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实现,甚至有时候鼻炎也会严重影响大便通畅,这在中医上叫做“上窍不通、下窍不利”,即鼻子塞住了,那么大便也不通畅。因为中医认为“鼻为肺之窍(上窍)”,肛门也叫“谷道(下窍)”,当然是大肠的出口。
那么,脏腑理论在临床上怎么运用呢?
既然有脏象,显然也有腑象。象者,现象、表象、形象,即事物展现可见的部分,比如易经说卦象。根据易经原理,象的背后必然有数的对应。脏腑之象的背后,则是功能的分工、联系和对应。
众所周知,易经原理体现在天地宇宙万事万物之中,自然界的天文地理概莫能外。比如日月星辰朗朗悬空,这一表象的背后,有万有引力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可以用数量来计算的。作为自然现象之一的生命系统也一样,在脏腑表象的背后,有其内在的功能联系。
根据藏象理论,中医认为生命系统以五脏为中心构成和活动。但是,这里很容易让人想到一个问题:生理活动的功能种类繁多,其病理表现也种类繁多,而藏象理论中只有六脏六腑,两者之间如何对应呢?
这里涉及到关于中国古人思维特点的一个基本问题。在逻辑学中,思维有两种特点和方向相反的类型,一种是从普遍到特殊、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称为演绎思维,西方科学和西医走的是这条道。另一种是从特殊到普遍、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称为归纳思维,中医走的是这条道,也就是中国古人所谓的“繁中取简、执简驭繁”。
显然演绎思维需要具体观,而归纳思维则需要整体观,而两种思维方式各有其特点和优劣。但是,从历史和实践来看,显然是后者更适合于生命科学(包括医学),也就是中医要优于西医。当然,如果能够两者结合,则更好更全面一些。比如,中医的阴阳思想中,虽然把万物归纳到极其简单的二元框架之中,但是,它也说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然后又说“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就是既能演绎又能归纳,兼顾两者的思维。这种综合双向的思维用在中医上,就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
在中医藏象理论中,每一对脏腑各管一个层次或者说一个方面或者说一大类功能,在简和繁之间找到了通道和联系点。西医也分类,它把人体分为八大系统,每个系统由一系列组织器官构成,负责一种功能。两种分法完全不同,而且这里有一个根本的区别,中医是一个(对)器官负责一系列(一大类)功能,是一对多的映射,西医是一系列组织器官负责一个功能,是多对一的映射,造成这种视角区别的原因就是上面说的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的不同。
即使结合现代科学的知识来看,中医的这种分类方法也比西医合理得多。比如说,西医认为肾脏、膀胱、输尿管组成泌尿系统,负责水分的代谢,中医则认为肺、脾、肾三脏共同参与水分代谢,显然这种认识更系统更全面。肾脏直接过滤水分这点是中西医看法相同的,但是中医还认为“肺主通调水道,脾主燥湿”。从自然科学知识可知,人每天通过呼吸排出的水蒸气占了水分代谢的一部分,还有从皮肤汗腺排出的水分也占了一部分,中医认为这也与肺相关(肺主皮毛)。
再比如说,西医认为肺和气管、鼻腔等组成呼吸系统,认为呼气和吸气都是由这个系统完成的,这只是看到了空气进出肺部这个现象。中医则认为呼吸是由肺和肾共同完成,叫做“肺主吸气、肾主纳气”,这种认识很抽象很深奥!西医可能想不通:呼吸与肾脏有什么关系呢?但是,练过气功的人就知道,中医的这种说法是很合理的!中医所认为的呼吸,不仅仅是指空气的进出,而是整个呼吸运动,所谓“肾主纳气”指的是体内的真气而不是空气,这和气功中说“气沉丹田”是一个道理,古人甚至说“圣人之息在踵”,就是说圣人的气息在脚后跟呢!注意,这里是说“息”而不是“吸”,即“气息(真气)”而不是“呼吸(空气)”。空气是不可能呼吸到丹田的,更不可能到达脚后跟的,但是,在呼吸运动中,真气的运行与空气的进出其实同样的重要,甚至前者更重要,因为真气运行是空气能正常进出的前提。
上面说到,五脏各分管人体的一个层次(或者说一大类功能),而且按照人体结构内外对应。比如说,人体由表及里,分别是皮肤、肌肉、血管、筋膜、骨骼,中医认为分别由肺、脾、心、肝、肾所主管,这就是五脏为中心,各主管一个层次。还有另一种对应,就是五脏对应五官,心、肝、肺、脾、肾分别对应舌头、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中医叫五脏各“开窍于”五官,即五脏在头部都有一个对应的出口。另外还有一些附属的对应,比如指甲是“筋之余”——即筋的末端分化而来,当然归肝主管;牙齿为“骨之余”——即骨骼的末端分化而来,当然归肾主管;头发为“血之余”——即血液分化而来,当然由心主管;还有大脑为“髓之海”——即骨髓汇聚之处,当然由肾组管。
功能也是一样,五脏各管一系列功能,比如肾的功能:主藏精,主纳气,主水液,主骨,主生殖,司二便,开窍于耳,其华在发等;肺主皮毛,司呼吸,开窍于鼻等……
这样,就把人体所有组成部分和所有功能都纳入到以五脏为中心的系统中去了。